石澤龍 趙慶偉
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診斷效果觀察
石澤龍 趙慶偉
目的 探討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診斷效果,為急性肺栓塞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醴陵市中醫(yī)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4例,均經過臨床體征分析、血氣分析、心電圖檢查、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結果 胸片、CT或螺旋CT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其它方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片、CT及多排螺旋CT檢查是診斷肺栓塞的最佳選擇,合理采取以上檢查方式,或者是聯(lián)合使用以上檢查方式能夠實現最小死亡率和最大效價比的臨床診斷效果。
急性肺栓塞;診斷;放射診斷;診斷價值
近年來,臨床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肺栓塞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疾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危重疾病。肺栓塞在臨床上具有致死率較高、誤診率較高、漏診率較高的特征,肺栓塞疾病的診斷治療涉及到較多的學科,因此,臨床上對于肺栓塞進行準確的診斷,對于有效治療肺栓塞,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目前,臨床上對于肺栓塞的診斷,主要采取的是放射診斷,目前用于肺栓塞診斷的放射診斷方法較多。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醴陵市中醫(yī)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4例肺栓塞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16例,患者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50.3±4.2)歲。44例患者的致病原因為:20例由于骨折導致,16例由于手術導致,4例由于腫瘤導致,4例由于長期臥床導致。44例患者均經過臨床體征分析、血氣分析、心電圖檢查、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2]。
1.2 研究方法 患者均給予臨床體征分析、血氣分析、心電圖檢查等輔助診斷,進行初步的診斷,然后在此基礎上分別對其進行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3]。
患者均進行臨床癥狀、體征分析,陽性患者多表現出胸悶、氣短、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臨床癥狀;體征表現為,病變區(qū)域可叩及濁音、呼吸音稍弱,心率加快、心濁音界擴大,可以聽到肺動脈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并且伴隨有收縮期和舒張期雜音,部分患者還可以聽到奔馬律[4]。
患者均進行血氣分析,患者的動脈血氣,診斷標準為:PaCO2為39.2~47.5 mmHg,PaO2為50.3~58.5 mmHg[5]。
患者均進行心電圖檢查,以心電圖表現電軸右偏,極度順時鐘向和右束支傳導阻滯為陽性診斷結果,部分患者可有T波倒置、病理性Q波和肺性P波[6]。
患者經X胸片,陽性患者多表現為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或多發(fā)片狀陰影,沿肺葉或肺段分布[7]。
患者均進行CT或多排螺旋CT檢查,急性肺栓塞患者可有血管截斷征,軌道征,偏心型或附壁型充盈缺損等[8]。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分析,有22例患者初步診斷為急性肺栓塞;血氣分析有24例患者被診斷為陽性病例;心電圖檢查有22例患者結果異常;經X胸片或檢查,38例診斷為急性肺栓塞;CT或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提示陽性40例。胸片檢查、CT或螺旋CT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其它方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T或螺旋CT的檢出率稍高于胸片,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方法檢出率比較
肺栓塞在臨床上具有致死率較高、誤診率較高、漏診率較高的特征,肺栓塞疾病的診斷治療涉及到較多的學科,因此,臨床上對于肺栓塞進行準確的診斷,對于有效治療肺栓塞,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對于肺栓塞的診斷,主要采取的是放射診斷,目前用于肺栓塞診斷的放射診斷方法較多。最常用的是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檢查。
急性肺栓塞的胸片或CT檢查提示,患者會出現區(qū)域性肺血管紋理變細,稀疏,甚至是消失,患者的肺野的透亮度會大大增加,并且伴隨有肺野局部浸潤性陰影或者是伴隨有尖端指向肺門的楔狀陰影?;颊叩姆尾粡埢蛘呤桥蛎洸蝗?,患者的右下肺動脈干出現增寬或者是伴隨有截斷征,患者的肺動脈出現彭隆,并且其右心室出現擴大,同時可見橫膈出現抬高并且會伴隨有少量的胸腔積液。胸片或CT檢查能夠對患者的心肺情況進行初步的評估,結合心電圖的檢查結果,能夠促進臨床的準確診斷。胸片或CT檢查結合心電圖是肺栓塞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病情較重患者的急診中具有較大的適用性[9]。多排螺旋CT檢查以及電子束CT肺血管造影檢查也是臨床應用較多的放射診斷方式,其中CT肺動脈血管造影對急性肺栓塞的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度,是急性肺栓塞疑似非高?;颊叩闹饕\斷方式。而多排螺旋CT檢查具有敏感度較高,安全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成為非高?;颊叩氖走x臨床診斷方式,逐步取代了CT肺動脈造影成為了急性肺栓塞臨床診斷的金標準[10]。
本次研究表明,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檢查是診斷肺栓塞的最佳選擇,合理采取以上檢查方式,或者是聯(lián)合使用以上檢查方式能夠實現最小死亡率和最大效價比的臨床診斷效果。
[1] 戴汝平.肺栓塞的影像學診斷[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29(5):263-264.
[2] 劉秀杰.肺栓塞的核素現象檢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29(5):264-265.
[3] 陳小燕,梁克民,孫忠民,等.過去46年肺栓塞患者基礎病因及診治情況的變遷[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9,14(13):264-265.
[4]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24(5):259-264.
[5]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79.
[6] 溫偉,張新超.50例老年人急性肺栓塞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0,5(6):431-433.
[7] 陳亞娣,葛世俊,朱海東.25例肺動脈栓塞的診治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1,8(6):253.
[8] 苗冬梅.52例急性肺栓塞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9,24(5):451-453.
[9] 李雯,劉劍羽,曾祥祝,等.肺動脈血栓64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影像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9,31(18):2048-2049.
[10] 周桂鳳.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診斷效果觀察[J].數理醫(yī)學雜志,2013, 26(5):609-6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47
湖南 412200 醴陵市中醫(yī)院 (石澤龍 趙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