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運用】
1.下列黑體字注音、詞語字形全對的一項是( )
A.心無旁鶩(wù) 樂(lè)業(yè)
羨慕(mù) 言行相顧
B.征(zhèng)引 禪(chán)師
佝(gǒu)僂(lóu) 斷章取義
C.駢(pián)進 褻(xiè)瀆(dú)
佛(fó)門 不二法門
D.承蜩(tiáo) 教誨(huì)
層累(lěi) 強聒(guō)不舍
2.結合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1)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yè)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yè)”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
斷章取義:
(2)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xiàn)與調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
強聒不舍:
3.文學常識積累。
(1)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號_____,是中國近代_____派的代表人物,曾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__________變法”。
(2)“安其居,樂其業(yè)。”這句話選自春秋時期
(學派)的代表著作 。
【課內精讀】
閱讀:“第一要敬業(yè)……我說的敬業(yè),不外這些道理?!保ㄒ娬n文)完成下列題目。
4.選段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5.作者引用了莊子和孔子的名言,從論證方法來看屬于什么論證?二者去掉一個好不好?為什么?
6.“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yè)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蹦阍鯓永斫膺@句話的含義?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币勒兆髡哌@一標準來衡量,請你舉一個例子并對相關人物進行簡評。
【拓展延伸】
論毅力
□梁啟超
天下古往今來種種成敗的人和事,它們所經(jīng)歷的道路是如此的紛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們?yōu)槭裁闯晒??又為什么失敗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則失敗。
人生的歷程,大體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順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順逆這兩種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著輪流出現(xiàn)。無論事情是大是小,必然會遇到幾次乃至十幾次的阻力,這種阻力雖然有的大有的小,但總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開始的時候一定會說“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認為天下事本來就是很簡單、容易的,等到馬上嘗試,阻力突然來臨,就頹然喪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較弱的人,憑著一時的意氣,通過了這第一關,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縮了;意志能力稍強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縮;又堅強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縮。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縮也就越難。不是極其堅強的人,就沒有能夠善于達到他的終點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縮,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順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會有大的順境。經(jīng)過了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情況以后,而后隨之才會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觀者只是非常羨慕別人的成功,認為這個人大概是個幸運兒,而老天總是因為某種緣故寵愛他;又認為我遭遇不順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這種人哪里知道所謂的“不順”啊、“幸運”啊,對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這些“不順”,同時又利用這些“幸運”,正是他成我敗的區(qū)別所在。
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泵献釉唬骸坝袨檎?,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背蓴〉囊?guī)律,看看這兩段話也就知道了。
(選自《飲冰室合集》,有改動)
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9.選文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10.文章結尾引用孔子、孟子的名言有什么重要作用?
11.結合文章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順境與逆境”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