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文
你還有幾顆牙
◎ 李國文
魯迅對于中醫(yī)的偏見,是由牙齒引起的。
年輕時,先生苦于牙患,請教過一位懂中醫(yī)的長輩,那位老先生把臉一板,認(rèn)為是不知節(jié)制之過。后來,他才弄明白,在這位中醫(yī)的眼里,齒病的原因在于腎虧,腎虧的原因在于縱欲,白白讓人冤枉了一頓,自然沒法開心。
不過,牙齒很重要,千萬不要得牙病。在一般人心目中,牙病不算病,因而疼死了沒人問,但實際上,一個健康人,應(yīng)該具有一副好牙齒?;硌腊椠X、撒氣漏風(fēng)、狗竇大開、口臭厭人,都說不上健康二字。尤其老是捂著腮幫,老是倒吸冷氣,老是齜牙裂嘴,就無法像電視廣告詞所說“吃嗎嗎香”了。而一旦到了吃嗎嗎不香的那天,估計病魔在打你的主意了。
所以,我認(rèn)為一個健康的人,其標(biāo)準(zhǔn),首先是要牙好。人老了以后,仍有一副好牙,是絕頂?shù)男腋!?/p>
據(jù)報載,英國作家毛姆在他古稀之年寫過一篇文章,說他還剩有26顆牙齒,應(yīng)該說,這狀況不算好。毛公走遍全世界,自然吃遍全世界,估計他在印度次大陸呆的時間頗長,咖哩和酸漿之類肯定食得過多,因而牙齒負(fù)擔(dān)較重,消耗相對厲害,可以理解??墒牵斯詈竽軌蚧畹?1歲,不能不歸功于這些牙齒。吃西餐,第一考驗就是牙齒,牙不跟勁,可就“食不甘味”了。
我在倫敦的餐廳里見識過洋人對付面前盤子里巴掌大小一塊牛排的頑強戰(zhàn)斗力,不禁為洋人牙齒的那一份勞累感慨:實在太辛苦了!同時也為我們中國人以素食為主的牙齒慶幸。吃中餐,基本上是不怎么費勁和費事的。這大概也是同屆古稀之年的我留存下來的牙齒要多一些的原因。記得那“忙時吃干,閑時吃稀,干稀搭配”的“瓜菜代”時期,對付南瓜,對付紅薯,對付爛菜幫子,還用得著牙齒嗎?舌頭就給你包圓了。那年頭,牙齒等處于長期休閑狀態(tài)之中,英雄無用武之地,得以休生養(yǎng)息。
因此,我得出的結(jié)論或許有些偏頗,但我認(rèn)為,有健康的牙齒,才會有食欲,才會有胃口,才會有一份吃的快樂。那么,作為一個健康人,這大概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楊曉威 摘自《沈陽晚報》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