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琛
【內容摘要】現(xiàn)在的中學語文的教學越來越得不到學生的青睞。有的老師說話沒有條理,有的老師說話啰啰嗦嗦,有的老師是“茶壺里下餃子 ——有貨倒不出”。所以優(yōu)化教學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從上課時的導入到課堂的提問再到課堂中對學生情感的鼓勵和最后的結束語,用心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精心設計每一句教學用語,可以不斷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讓教學語言更好地服務課堂、點綴課堂。
【關鍵詞】語言 導語 評價 結語 高效課堂
教學離不開語言,教師語言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杰出的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碑斀處煹亩枷矚g聽老師上課。特級老師的觀摩課,常常令我們回味無窮,拍案叫絕。教學的語言和教學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現(xiàn)今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的教學語言仍然有不少問題存在:有的老師信口開河,東拉西扯,說話沒有條理,學生感覺是在云霧中,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老師擔心學生不懂,把知識反反復復講解,卻讓學生更加模糊不清;有的老師心里知道,但不能用語言將自己的意思清楚地表達出來……這些現(xiàn)象無不在告訴我們,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語言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一、導語要引人,未成曲調先有情
導語是進入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導語,對整堂課的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精彩紛呈的導語往往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學生;像鑰匙悄悄地將學生的心扉開啟。導語導得得法,導到要害,導到心坎,就能起順風拉帆的作用,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時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美在哪里呢?”在同學們一番暢所欲言后,我用一段優(yōu)美的語言從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方面展現(xiàn)春天的美:“春天綠草茵茵,繁花似錦,和煦的春風喚醒眾生,淅瀝的春雨洗滌萬物,春天如詩似畫,美不勝收。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朱自清為我們鋪設的這個童話世界吧?!庇谑撬角傻匾I學生去感悟《春》的風光,領悟《春》的意境。優(yōu)美流暢的開場,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心,使他們帶著一種愉悅的心境走入語文學習的勝地。
又比如我在教授劉心武的《錯過》時這樣導入:同學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錯過很多很多:也許我們會錯過荷花池中難得一見的小魚,錯過天空中擠作一團的云彩,錯過一個動人的眼神,一次熱情的擁抱,一次誤會,錯過一段真摯的友誼;一夜小睡,錯過曇花的美麗……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都經歷過哪些錯過呢?能用簡潔的語言談談自己錯過的經歷嗎?
二、提問要精妙,一石激起千層浪
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重大的。不僅可以讓教師直接看到學生的反應,還可以了解課堂提問的質量。它是開發(fā)學生思維、糾正學生錯誤、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感情必不可少的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還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不諳熟發(fā)問的藝術,他的教學是不容易成功的?!痹陉P鍵時刻發(fā)出高質量、精彩的提問,才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頓悟。有效問題的提出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和重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中,我就提了兩個問題:一是魯提轄為什么要打鎮(zhèn)關西?二是魯提轄是怎樣打死鎮(zhèn)關西的?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討論得出重點。如《范進中舉》中,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作品中的范進,清醒的時候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這對表現(xiàn)他一見報貼喜得瘋起來,有什么作用?”“作家借一個報錄人之口,說出治療這種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表現(xiàn)了作家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中有沒有透露像范進那樣喜極發(fā)瘋的并非他一人?”這些問題涉及文章主題、寫作特點等許多重要問題。
有效的課堂提問應是從實際出發(fā),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與思想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來精心設問、發(fā)問;另外,還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找出能誘發(fā)他們思維的興趣點來問,使提問真正問到學生們的心“竅”上。課堂上適時、適度且富于藝術技巧的提問,能加快知識轉化為語文素質能力的進程,是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評價要鼓動,滿懷希望催人進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教師鼓勵和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賞識性的評價語言,是不可低視的“動力資源”,在一定的場合,一句話可以產生巨大的“現(xiàn)場效應”,有時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人生。
特級教師賈志敏曾執(zhí)教過《程門立雪》一課。在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在他的鼓勵下自愿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第一遍沒讀好,賈老師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并且對他說:“你能行!”哪知第二、第三遍他還是沒能流暢地讀下去,時間就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一般老師在這樣的公開課上遇到這樣的情況是盡快地擺脫這樣尷尬的局面,請他坐下去或者要求另外的同學站起來朗讀,可是賈老師不這樣,一直到了第五遍,這位學生才算流暢地把這段文字讀下來。賈老師當即提議要求同學們?yōu)樗恼?,并飽含深情地說:“你整整克服了五次困難,終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真不簡單。請你再讀一遍,讓大家欣賞欣賞?!辟Z老師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機,憑自己出色的應變能力,運用智慧的語言、朋友的口吻、長輩的愛撫,真情地去夸孩子的長處,委婉指出不足,使學生在老師充分信任,滿懷希望、富有鼓動性的評價中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在興奮中取得成功,在輕松中認識不足。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地展現(xiàn),“主動學習”真正落到了實處!學生也會因為聽到老師對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激勵語言而感到興奮,使他們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能激發(fā)內在的學習動力,最終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當然,老師的評價要注意實效,既不要大肆夸張“你是未來的科學家……”,也不要泛泛而談“不錯、很好……”。學會面對全體學生,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能起到“夸”、“啟”、“逗”、“賽”、“激”等效果,讓學生在評價中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不斷進取、具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
四、結語有深度,意猶未盡生啟迪
結束語,就是一堂快要結束時,老師對這堂課的內容提綱挈領地加以歸納總結的語言,教學中較好地使用結束語,可以幫助學生消化理解,鞏固強化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理清思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它的作用不可忽視。好的、有深度的結束語,能為一個片段、一堂課的教學畫上圓滿的句號,并能給學生帶來某些啟迪或留下無盡的回味且具有拓展延伸的功能。
學習了《三峽》一文后,我總結說“《三峽》向我們展示的是一軸三峽四季景色的山水長卷,讀來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奇險、清秀,我們仿佛置身于那險峻清幽的三峽美景之中。酈道元用文筆裝點三峽,科學家用智慧改造三峽,同學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三峽,用自己獨特的眼光欣賞三峽吧!”學生的激情得到很好的誘發(fā),對三峽的喜愛刻在了他們的心里。
曾經看過一位歷史老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她的課堂小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結尾處,這位老師先采用教師引讀的形式,用上“沒有了……也沒有了……”等連接詞,把課文的內容又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接著,她用低沉的語調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天以后,圓明園化為一片灰燼,什么都沒有了。”然后慢慢擦黑板,只留課題,其余都擦去,稍留殘跡,全場一片沉默。這位老師哪里是在擦掉自己的板書?。糠置魇悄M著英法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留下的哪里是字體的殘跡,分明是被焚毀的圓明園的廢墟!在老師的一擦一拭之間,在那一塊稍留殘跡的黑板上,留給了學生無限的遐想,無邊的思考,無窮的哀思。
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偠灾?,教師的課堂語言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充滿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彈奏出美妙動人的樂曲,在學生的頭腦中回響激蕩,開啟每一顆求知的心靈。
【參考文獻】
[1] 劉橋英.《優(yōu)化教學語言 成就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陳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