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立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學生的自我教育時曾說:“在我們教育集體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中有一條信念起著巨大的作用,即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而健康心靈的塑造離不開自我努力,人是有自我意識并具有自我教育潛在能力的。對小學生而言,隨著年齡和知識閱歷的不斷增長,自我意識也不斷發(fā)展,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為他們進行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為了切實、有效地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我校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作為教育學生的出發(fā)點,旨在塑造學生自信、自強、自立、自尊的品質和精神。
搭建自我教育平臺。我校學生日常自我教育的管理體系由以下兩個部分構成:一是由學生志愿者組成的學生自治體系;二是由學校教師組成的教師輔導體系。為了給學生搭建自我教育的平臺,學校將周一確立為“自我教育日”,給學生提供自助管理的空間和機會,根據(jù)學生特點將用餐、放學、課間休息的自主管理權交給學生。有管理崗位的小志愿者要進行管理、帶領同學們進行自評,服務崗位的小志愿者則要設計活動,提供服務?!白晕医逃铡辈粌H是對學生而言的,也是教師靜下心來進行反思的日子,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反思自己為學生提供的指導和監(jiān)控。
建立學生自我教育的評價體系。將自我教育與成長記錄緊密結合,提高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意識。在學生中實施《自我教育成長手冊》,手冊以自評為主、他評為輔,鼓勵學生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自我教育成長手冊》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信息的收集,更多的是學生成長的記錄,旨在從學習習慣、道德修養(yǎng)、品質等幾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做得更好。這種形成性評價體系把學生六年來的發(fā)展變化記錄下來,評價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成長、自我約束的過程,使他們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不斷進步。
建立班級自主管理機制。我校班級志愿者承擔著班級管理、班級建設、形成良好班級氛圍的重要職責。崗位的設立依據(jù)班級實際,有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桌椅排排隊”“黑板小伙伴”等簡單勞動崗,也有適合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服裝整齊”“板報策劃”等服務崗。通過志愿服務活動,一方面指導志愿學生認識自我價值,發(fā)揮個人能力,在志愿崗位上加強服務反思、提高服務本領;另一方面由小志愿者組成班級自主管理團隊,帶領班級同學進行自評,發(fā)揚優(yōu)勢,改進不足,增強班級凝聚力。
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平臺。實踐中的自我教育以學校推進的“游戲課”為依托。“游戲課”是學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統(tǒng)一設計的,分四步完成課程:說明游戲規(guī)則、組織游戲活動、分組進行討論、全班總結匯報。并提出反思的具體內容,如誰在游戲中表現(xiàn)最好,為什么?誰在游戲中表現(xiàn)欠佳,為什么?你認為小組勝利(或失?。┑脑蛟谀睦铮吭鯓幼龅酶??通過游戲完成反思的過程。
創(chuàng)建“小家務”建設崗位。學校大隊創(chuàng)造性地設立了4個紅領巾志愿服務崗位:文明傳遞崗、禮儀示范崗、少年先鋒崗和愛心服務崗。這些崗位是學校為學生參與勞動實踐、體驗服務他人、增強對集體的責任意識特別設立的,全體學生可自愿選擇報名。全體隊員在學習禮儀、實踐禮儀的過程中傳遞著文明,增強了責任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樹立榜樣群引導學生。榜樣群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豐富的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現(xiàn)實性的范例中受到一次次深刻的心靈觸動,而且能夠使他們體會到先進榜樣普遍存在,并非高不可攀,從而受到啟發(fā),引起學習意向,并以榜樣調控自己的道德行為,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教師們通過品生、品社課教學,為學生樹立榜樣群,引起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強化了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了學生自我教育意識。
一個學生只有當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變成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諸實踐的時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實現(xiàn)。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之中,使學生主動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我們要抓住每一個能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契機,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多一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空間,讓學生自覺進行自我教育。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