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星
摘 要: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覺得高一物理難學,特別是對意志品質薄弱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哪遣糠謱W生,更是使他們過早地失去學物理的興趣,甚至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如何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跨過“高臺階”,就成為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本文試圖從以下五個方面探討高中新生在學習物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物理教學;高臺階;對策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感覺到物理學科是高中最難學的課程。而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xiàn)的“高臺階”。針對高一學生學習物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展,但總的模式不發(fā)生根本變化。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在初中已經掌握的知識,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異。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教學實踐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采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xiàn)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無法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xiàn)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觸到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币虼私處熞岣邔W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lián)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能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
三、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
要改進課堂教學,教師就應每一節(jié)課都設法創(chuàng)造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類比、等效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lián)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lián)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和基本規(guī)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著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在講解習題時,可以采用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策略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用簡單的方法就把十分復雜的問題解決了,心里肯定有喜悅和驚奇的感覺,對這種解題方法、思維過程的印象也會十分深刻。
四、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思維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于不涉及系統(tǒng)內力、系統(tǒng)內各部分運動狀態(tài)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解答比用“隔離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上課聽得懂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五、妥善過渡,降低臺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首先,開始時,教師要適當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新課的引入,盡量從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舊對比,前后聯(lián)系,這要求高一物理教師必須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另外,對教學中涉及到的數(shù)學知識,要做必要的復習與講解。在進行例題分析時,不僅要分析清楚物理過程,也要對數(shù)學運算做較為詳細的分析與演析,還可適當復習或補充三角知識(如反三角的表示、倍角公式等),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例題、作業(yè)和測試題一開始不宜太難,期中和期末的測試題應根據(jù)學生實際,盡量控制在60分以上和95分以下,以免學生盲目樂觀或喪失信心。其次,對書本上精練的概念、定律、定理的敘述,要做適當?shù)恼Z法上的分析,用淺顯的語言剖析含義,從多角度去闡述它們(文字、公式、圖像等)。最后,一定要及時幫助學生找出出現(xiàn)經驗錯誤的原因并及時進行糾正,以免類似的錯誤重犯。
總之,教師要充分認識高中新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特點和現(xiàn)實困難,尊重學生的實際,多想辦法,研究規(guī)律和遵循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跨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學習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