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禾
摘 要:英文影視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呈現(xiàn)的情景真實生動,語言豐富、地道。采用這種教學法,語言教學得以在真實情景中展開,社會建構主義和社會文化理論成為教學的理論基礎。這種情景教學不同于文本教學,它賦予了教師多重角色。
關鍵詞:英語教學;英文影視片;教師角色
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促使英語教學的方式呈現(xiàn)了多樣化。充分利用英文影視片進行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適應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英文影視片呈現(xiàn)的是真實交際情景,教學從真實語境出發(fā),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讓學生加深對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增強對語言的記憶,而影視片中語言的權威性使習得的語言更加準確、自然。真實情景的教學打破了利用文本傳授語言知識和培訓語言技能的教學框架,教學的中心與重心得到了有效的轉移,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英文影視片情境中教學,被賦予了多重角色。
一、理論闡述
以維果斯基的理論為基礎的社會建構主義是繼認知建構主義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論。它的基本觀點是知識來源于社會的建構,個體與社會是相互聯(lián)系的,學習與發(fā)展是有意義的社會協(xié)商。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diào)社會情景、互動和文化對認知發(fā)展的巨大作用,認為學習的本質(zhì)是共同體中社會對話的過程,知識具有建構性、情景性和復雜性的特點。英文影視片教學是在真實情景中進行的教學,體現(xiàn)了情景教學的理念。情景教學理論所倡導的學習是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學習應與真實活動緊密結合,學習者必須積極參與學習,要“合理地”“邊緣性參與”真實的實踐活動,并愿意隨時準備完成呈現(xiàn)的任務。
二、英文影視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1.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的設計者
影視片創(chuàng)設建構主義的情景化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在目的語的語境中進一步提高語用能力。語言學習是與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相關的。教師要根據(jù)影視片的內(nèi)容、語言特點、教學目標、學生實際認知水平設計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出引領性,要求學生課前完成指向性的預習,可以閱讀影片的介紹,原著簡易讀物或是查閱影評,借以達到教學前的接納,內(nèi)化部分新知并與先知建立相關聯(lián)系,利于課堂學習時高效的意義構建。
2.語言習得的指導者
英文影視片教學是對文本教學所缺乏真實語境強有力的補充。面對真實的情景授課,教師要指導學生采取多元的認知加工策略,發(fā)展新的學習風格,盡快進入建構主義的“情景”之中學習。教師要著眼于影視片不同情景對詞語選擇的影響、語義理解和語用掌握,指導學生學會不同語境中說話人如何表達,例如怎樣說見面語、道別語、抱歉語和婉轉語等。影視片是學習目的語文化中非語言行為的直觀教材,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豐富的非語言行為,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都承載了不同的文化和習俗。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行為方式,及時講解非語言行為的內(nèi)涵,促使學生將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有機結合,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互動中的促進者
課堂互動是一種社會交往,教師要促進學生與影視片之間進行互動活動,在具體的情境中,促使學生從不同認知角度進行互動協(xié)商,通過互動加快語言生成,主動建構起新的知識體系和新的語用能力,逐步掌握更高層次認知活動的方法和技能。在互動中,還要促進學生改變學習行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意識到在當下的學習情景中,自己是語言學習實踐的主體,他們的主體意識越強,語言習得投入的程度就越高,便于順利進行自我建構語言知識和技能。
4.文化建構的中介者
教師作為中介者的作用還要幫助學生獲得發(fā)展進步,學會處理問題,適應各種文化情況和社會變化以及掌握應付各種挑戰(zhàn)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策略。藝術價值高的經(jīng)典影視片是一個民族特定時期社會與文化形象的反映。影視片教學中教師應該扮演東西文化橋梁的角色,幫助學生了解各民族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發(fā)展史,識別、包容教育差異、思維方式差異、生活態(tài)度差異以及語言差異,避免因文化誤解導致文化沖突。共享多元文化,取其精華,存其真諦,提高對西方文化的認同和適應能力,推進文化和語言體系的重構。
5.學習過程的評價者
教師在評價時,要以學生心智發(fā)展為原則,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評價,也要重視對學生情感及行為能力的評價。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采用利于學生心智發(fā)展的形成性評價,幫助學生明確了解自己目前的實際水平和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引導并督促他們果斷采用新的學習方法。無論是信息獲取加工能力、語言運用能力還是學習策略的使用,教師都要給予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建立學習過程檔案,記錄下每次評價的結果,掌握學生現(xiàn)有認知水平發(fā)展的狀況,使之成為教師進行個性化指導、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的可靠依據(jù)。
英語影視片教學為英語教學和學習提供了真實語境,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認知過程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了語言知識與技能在真實情境中的獲得和發(fā)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隨著英語教改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會在教學重心從“教”向“學”的轉移過程中更加多樣,無論是課前的教學設計者,還是課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及評價者,教師的角色要以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做出更快、更準確的調(diào)整,從而滿足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77(3).
[2]廖錦輝.基于網(wǎng)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J].外語電化教學,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