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周菊+胡松
修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改,是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一個過程,也是寫作活動由初級階段通向高級階段的階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復修改、多次加工的結(jié)果。一篇好的文章是靠反復斟酌、精雕細作才會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對于現(xiàn)在的作文評改教學,我們除了重視,還應思量具體可行的操作模式和指導方法。
一、在課堂上滲透作文評改教學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時機,就可以對學生進行作文評改指導。在積累古詩時,讀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這首詩時,我靈機一動,借助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對學生宣講認真修改作文的妙處。王安石在選“綠”字之前,先后用過“到、過、滿、入”等字,但都覺得還是不夠達意,于是經(jīng)過仔細推敲之后,最終選定了“綠”字。一個“綠”字使詩句有了色彩感、形象感,更增添了動態(tài)美,展現(xiàn)了春天來臨時的第一色彩,更呈現(xiàn)了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初春氣息。當學生體會一個“綠”字竟有如此妙用之后,都意猶未盡,一個學生舉手說:“元朝王冕的《墨梅》中有一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中的‘流字,我認為應用‘留字,是留下的意思,更準確?!笨吹酵瑢W們興致這樣高,我干脆讓學生拿出日記本,交換閱讀,互相查找別人作文中不準確的地方。很快,有個學生舉手說:“小明(化名)在寫《第一次學打羽毛球》這篇作文中,我認為在‘要先把球丟到空中這一句的‘丟到空中用得不準確,因為‘丟一般是往下扔,這里應改成‘拋到空中。”另一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空中給人的感覺是很高的地方,羽毛球不可能拋那么高,我認為改成‘拋起來更準確。”他的回答立刻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很多學生都用一雙銳利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同學日記中寫得不準確的內(nèi)容,并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一節(jié)閱讀課中閃現(xiàn)出的一抹靈光讓老師順勢一導,變成了一節(jié)作文評改訓練課,學生從中也是受益匪淺的。
二、寫好單元作文,搞好作文評價
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各有側(cè)重點,對于學生訓練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技巧有很好的練習效果。因此,在寫好單元作文的基礎上,搞好評改訓練,就可以讓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具體練習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施。
1.學生的自評要做到“脫胎換骨”
每次作文寫好后,我都會先讓學生反復讀自己的文章,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認真斟酌,找出最理想的答案。教育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好作文,自己認真修改是多么重要,哪怕使自己的作文“脫胎換骨”,但只要把握住作文的魂,一篇令你耳目一新的作文便會呈現(xiàn)在你眼前,那便是你努力的結(jié)果。
2.學生的互評要做到“互利雙贏”
當學生進行認真的自評之后,我便組織學生互評,讓同學從讀者的角度來審視作文,找出作文中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幫他改正過來。搞好互評是有很大好處的,既可以使別人的作文盡善盡美,又可以從別人的作文中汲取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方法,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在學生互評時,我都會要求學生寫好旁批和尾批,總結(jié)出自己閱讀這篇文章之后的心得,提出自己在評改時的建議,由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對每次為別人評改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負責任的態(tài)度,從而達到“作文”和“育人”的雙贏。
3.老師的評改要做到“錦上添花”
在學生自評和互評之后,老師同樣也要進行認真的評改。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之后,已經(jīng)掃清了大部分錯字、不準確的詞和有語病的句子,使文章較之前更為圓潤、飽滿。但學生畢竟知識有限,鑒賞能力不足,對有些深藏的語病很難發(fā)現(xiàn),這時就需要老師的火眼金睛,讓他們的作文錦上添花。最后把作文發(fā)回到學生手中,讓學生仔細讀同學和老師的評改,并和自己先前寫的內(nèi)容對比,學會分析自己平時在寫作文時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三、平時寫好小練筆,及時做好評價
要想寫好作文,平時就得練習。因此,我除了搞好單元作文之后,平時也讓學生多寫小練筆(日記、周記等)。并及時做好評價,在每次學生寫好日記之后,找出有特色的日記當著大家的面讀出來,讓全班學生來集體評議,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最后再由作者本人根據(jù)同學們的意見來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有時也從有些學生的作文中選幾篇作文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內(nèi)的“作文自由評改區(qū)”內(nèi),號召大家平時利用課余時間來研讀,在上面寫上自己寶貴的意見。再由作者本人根據(jù)大家的評改工工整整地謄寫一份,貼在“美文區(qū)”內(nèi),并符上評改同學的名字,讓其他人在欣賞美文的同時,來感謝那些默默付出辛勤勞動的同學。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同學們認真修改作文的情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