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華 程建云
俗語云:“百看不如一做。”“做”,成為有效學習的重要手段,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因為化學實驗生動、直觀、真實、有趣的特點,對學生在形成概念、探求規(guī)律、提高能力等方面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世界發(fā)達國家都特別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如德國化學教育界盛傳:“沒有實驗的課,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課?!倍绹刻没瘜W課至少做一個演示實驗;日本有半數(shù)以上化學課在實驗室度過。有鑒于此,中國的化學教育也開始重視實驗教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突出化學學科特征,更好發(fā)揮實驗的教育功能。”這是中國學生的福音。
一、實驗教學,當前農(nóng)村初中的痛
當前初中尤其是農(nóng)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還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與課程標準還有相當差距,主要表現(xiàn)為以講解或圖片代替演示實驗,以演示實驗代替學生實驗等。這其中當然有教師怕麻煩、追求教學“效率”趕進度以及學校缺少管理力度等主觀因素,但也有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主要表現(xiàn)為:
1.硬件欠缺。目前農(nóng)村初中實驗室裝備多數(shù)達不到二類標準,藥品器材沒有配齊,有的僅能勉強維持演示實驗。玻璃儀器等易損件數(shù)量不足,化學藥品定量配發(fā),囿于經(jīng)費等因素,學校難以及時補充,導致實驗難以維系。
2.師資薄弱。不少學校沒有專職實驗員,由任課老師兼任。多數(shù)學?;瘜W實驗員數(shù)量不足,往往只達到教育行政規(guī)定數(shù)量的半數(shù)或更低,而化學實驗準備工作多半很復雜,準備一節(jié)分組實驗課,可能需要兩至三節(jié)課,因此,導致工作量大,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保障實驗教學順利開展。
3.效益制約。有些演示實驗可見度小,坐在后面的學生很難觀察清楚,有些實驗反應時間過長,師生都“耗不起”,有些實驗還有一定危險性。以上種種因素迫使教師放棄實驗。
二、多媒體輔助,緩解矛盾的過渡性選擇
上述客觀因素在短時期內(nèi)無法完全克服,而實驗教學的需求又是實實在在的。那么我們?nèi)绾卧谶@一對矛盾中做出理性選擇呢?我認為,充分利用人類文明的新成果——多媒體技術,來輔助實驗教學是緩解此矛盾的一個過渡性辦法。
首先,從認知規(guī)律來看,這是可行的。研究表明,人類接受外界信息主要來自視覺、聽覺等,其中80%來自視覺,15%來自聽覺。以視聽為主要方式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于學生認知可產(chǎn)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而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化學實驗教學,可成為我們的一個新嘗試。
其次,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在當今信息社會,計算機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稱之為計算機輔助教育(CBE),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以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信息量大的優(yōu)點受到廣大師生青睞。多媒體課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要素,計算機模擬型多媒體課件是其中一種類型,主要用于輔助實驗教學。經(jīng)過電教設備的升級換代,現(xiàn)在各校大多建設了多媒體教室,這為輔助實驗教學提供了物質(zhì)條件。
三、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下面從提高認識、促進效益、克服困難等方面談談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的嘗試與思考。
1.提高實驗認知,減少風險消耗
化學實驗有許多危險因素存在,這是導致實驗教學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這些危險除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外,基本與實驗操作方式有關。但這些不當?shù)牟僮鞣绞皆谄綍r教學中只能靠老師講解其因果,卻不能用實驗證明,這就不易給學生留下印象。如果運用計算機模擬這些錯誤操作,放慢動作,把錯誤的因果演示清楚,加深學生對錯誤操作因果的理解,則能有效避免這類危險的發(fā)生。如,對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的操作教學,可制成Flash課件,對錯誤操作產(chǎn)生的后果進行模擬,將試管口向上傾斜,導致加熱時水倒流試管炸裂;試管內(nèi)未塞一團棉花,導致水槽內(nèi)水變成紫紅色;用酒精燈焰心加熱,導致試管破裂等,讓學生認識到錯誤操作的嚴重后果,然后組織實驗,實驗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類似于此的模擬實驗還有濃硫酸的稀釋、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等。
藥品器材的消耗缺口難以及時填補,是制約實驗教學的又一因素。努力提高實驗成功率,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是解決這一困惑的一個重要手段。義務教育化學課程中涉及的化學基本操作技能有加熱、藥品的取用、稱、量及溶解、過濾、蒸發(fā)、溶液的配制等。這些技能的訓練有的是通過專門的實驗課來實現(xiàn)的,有的是融合在各章節(jié)中,如通過氧氣的制取和性質(zhì)實驗,引導學生掌握制氧氣的方法,認識氧氣的性質(zhì),也訓練藥品的取用、加熱、氣體制取等技能。傳統(tǒng)的基本實驗操作教學,一般是課堂上老師示范講解,學生看、聽,再動手練習。而老師在示范時,坐在后面的學生很難看清楚,動手練習時難免發(fā)生差錯,導致物品消耗成倍提高。通過播放基本操作教學視頻,在短時間內(nèi)直觀、生動地將規(guī)范操作呈現(xiàn)給每位學生,然后讓學生再動手練習,可有效提高實驗成功率。又可運用媒體技術,如PPT將各種儀器制成課件,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儀器進行移動、拼接、組裝,不僅增強學生對儀器的認識,提高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創(chuàng)新的能力。
2.放大實驗效果,促進效益提高
演示實驗是實驗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學生對新知識由感知到理解的關鍵。有些實驗演示的效果明顯,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點燃鎂條等,燃燒劇烈,前者火星四射,后者發(fā)出耀眼白光。但有些演示實驗可見度小,很難使全體學生都能觀察到,這會影響實驗的效果,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運用實物投影儀,放大投影,能夠使反應現(xiàn)象更加明顯。如紫色石蕊試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藍,在實際實驗時效果不明顯,用肉眼很難區(qū)分紫色與藍色,利用投影,則能讓現(xiàn)象明顯許多,比老師牽強強調(diào)其顏色變化能產(chǎn)生更強烈的效果。再如,根據(jù)金屬與酸的反應的劇烈程度,來判定金屬活潑性的實驗,用實物投影放大,看氣泡效果會明顯許多,讓學生印象深刻。
3.克服現(xiàn)實困難,解決“直觀”問題
有些實驗條件要求高,操作復雜,過程較危險,時間長,生成物或藥品本身有毒,不適合課堂演示,這時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視頻文件來教學。如,面粉爆炸實驗,實驗條件要求高,很難成功,可播放成功實驗的DVD。再比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該實驗即使在通風櫥內(nèi)進行,也難免二氧化硫污染;鐵生銹是緩慢氧化過程,耗時長,不宜課堂演示,也可制成課件課堂播放。類似的還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等實驗,利用課用Flash、Authorware等軟件制成課件,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減少了污染等危害。
有許多生產(chǎn)生活方式與化學有著密切關系,它們對于學生的化學學習能產(chǎn)生巨大促進意義,但我們卻無法將它們搬進化學課堂實驗中,比如,生鐵的錘煉等化工生產(chǎn),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等工藝流程,精彩紛呈,意義顯著。一般情況下,教學時只能枯燥講解,學生只能死記硬背。運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些內(nèi)容制成模擬動畫,穿插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如同實地參觀,能讓學生體會到科技服務生產(chǎn)的實際意義,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
從學生認識形成的規(guī)律來看,反復,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心理過程。一般教學中,對一個實驗,老師只演示一次,或?qū)W生動手做一次,以后的學習中碰到相關實驗內(nèi)容時,重做實驗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將平時用過的媒體課件或師生實驗實錄收集起來,在需要時,從庫中調(diào)出來,既方便又快捷,還節(jié)約了藥品和時間,教學效果增強,尤其適合于學科復習。
當然,以上所述并非希望以多媒體手段取代實驗,而只是從目前農(nóng)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提出的一種應對措施。事實上,這種取代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種模擬性的手段都不可能代替實際操作給學生帶來的現(xiàn)場感、探究感與成功感,它們在實驗教學中永遠只能居于輔助地位。
此文系江蘇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規(guī)劃2013年度重點課題《計算機技術下的化學實驗設計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