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軍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進行扎實、有效、樂學的識字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拓展延伸,主動掌握識字的方法,學會“捕漁”。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導學識字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三、四年級認識1600~1800個常用漢字。這樣大的識字量,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挑戰(zhàn)。在識字課上,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興趣索然;教師面面俱到,但學生只記皮毛,識字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教師反復強調,學生卻分辨不清。這樣的教學令人頭疼,怎樣才能有效的識字?怎樣才能進行扎實、有效、樂學的識字教學呢?這是筆者在校本教研中一直研究的問題。
識字方法有很多,各種識字方法看似獨立,但在實際操作中都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教師要根據生字的特點不斷變換,靈活運用識字方法。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字方法,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主要是憑借具體形象的材料進行分析、推理,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進而產生不自覺的模仿行為;容易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有獨立的愿望與要求;仍有游戲的需要,學習活動本身是否有趣,教師態(tài)度是否親切,成為其學習的主要動機……些心理資源,這就需要教師在本學年段的識字教學中,注意引導他們一邊學習新的識字方法,一邊梳理已經接觸到的漢字識記知識,逐步形成一套自主識字的方法,以形成較強的識字能力。其中,在“導學識字”部分,讓教師感到有路可循,同時也使得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受益匪淺。課前發(fā)放導學案,讓學生按照導學的要求課前自學生字,可以通過漢字的音、形、意、詞、反近義詞、謎語、古詩等多種方式把漢字記熟。而材料的收集可通過網絡、字典、向家人請教等途徑,第二天來到學校由小組綜合材料進行匯報。這樣的互動識字法非常受學生歡迎,最終能使學生很輕松地學會生字。
識字教學,貴在激發(fā)情趣,貴在利用漢字自身的人文情愫,結合低年級學生“萬物皆有情”的特點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這樣才能將枯燥的認識、記憶變成愉快的經歷,提高教學效率。一節(jié)課的精彩不在于收集材料,而是匯報自己的識字方法,課前為了得到最佳效果,學生都能精心準備自己的講解詞和識字工具,如字卡、圖片、實物等。有時候,他們準備的材料讓人出乎意料,在《玩出了名堂》一課中有“鏡”這個字,講臺上匯報的學生把子卡藏在身后說:“請同學們猜一猜,《白雪公主》中惡毒的王后經常拿一件寶貝問‘世界上誰最美麗,誰知道這件寶物是什么?”這下所有的學生都被吸引住了,爭先恐后地回答:“魔鏡?!碧釂柕膶W生繼續(xù)說:“‘鏡字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左邊是‘金字旁,右邊是‘竟然的‘竟。”隨后就有同學補充道:“我想給‘鏡組詞,我想給‘鏡找同音字……”就這樣,學生在極高的興趣中學會了這個字。當一個小組共同來整理一個字的時候,小組的學生分工非常明確,盡可能收集一切與字有關的信息:有整理字音的,有整理形近字的,有整理關于字的詞語、句子的,而最能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就是由字聯想到人,由人聯想到文。如在《陶罐和鐵罐》一課“感”字的匯報時,學生說:“‘感字是心字底由內心產生的一種情緒。其實中國古代很多詩人寫的古詩都是有感而發(fā),如李白。他被迫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長期的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而寫了這首《獨坐敬亭山》?!碑攲W生說出這些時,筆者都為之震撼,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就是一種突破??赡茉诖擞行┟撾x了識字教學的范疇,但學生的視野就是在浩瀚的語文學海中堆積出來的。這就是導學案帶來的益處。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要的結果不是識字而是整理講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收集整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正實現了“生本高效”的課堂,從而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由教師“教”轉變?yōu)閷W生“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給學生的是一種生活的經驗,一種學習的方法,只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捕到屬于自己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