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業(yè)全
大黃類藥材炮制前后蒽醌類化合物含量變化探討
趙業(yè)全
目的 探討大黃類藥材炮制前后蒽醌類化合物的含量變化情況。方法 大黃類藥材 10 份為研究對象 , 采取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比分析炮制前 (藥材 )后 (飲片 )中蒽醌類化合物 (大黃素與大黃酚 )的含量變化情況。結(jié)果 10 份大黃藥材炮制為大黃飲片后 , 飲片中大黃素 + 大黃酚總量基本上都有明顯升高 , 但有 3 份飲片中的總量要稍微低于藥材 ;繼而對藥用大黃、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藏邊大黃四種藥材與飲片中的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對比分析可知 , 藥材與飲片中大黃酚含量除了唐古特大黃之外 , 皆高于大黃素含量 , 其中唐古特大黃中的大黃素則遠遠高于其他三類大黃 , 其余三種大黃之間差異性不顯著。結(jié)論 大黃類藥材炮制后 , 蒽醌類化合物 (大黃素與大黃酚 )的含量有明顯的變化 , 大部分會出現(xiàn)升高現(xiàn)象 , 但也有少部分會出現(xiàn)降低。
大黃類藥材 ;炮制;大黃素;大黃酚;蒽醌類化合物 ;含量變化
大黃屬于常用大宗藥材 , 2000 年中國藥典中收藏的基原植物主要為掌葉大黃、藥用大黃或唐古特大黃的干燥根與根莖[1]。為了進一步分析大黃類藥材炮制前 (藥材 )后 (飲片 )蒽醌類化合物的含量變化情況 , 本文針對 10 份大黃類藥材進行分析 , 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 10 份大黃類藥材全部經(jīng)相關(guān)研究人員鑒定 , 同時由本市相關(guān)飲片廠炮制加工為飲片 , 其中包括掌葉大黃5份、藥用大黃3份、唐古特大黃1份、藏邊大黃1份。
1. 2 方法 本次研究的 10 份藥材與飲片皆采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 所用儀器為日本島津 LC-10AD 系列色譜儀 ,檢測器為島津 SPD-10A 紫外型 , 蒽醌類化合物大黃酚與大黃素的對照品皆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 , 分析純包括甲醇分析純與色譜純等。色譜分析的條件設(shè)置為色譜柱為 Merck C18(250 mm×4.6 mm, 5 μm), 柱溫控制為 40℃ , 檢測的波長則設(shè)定為 254 nm, 流速則控制在 1.0 ml/min, 進樣量約為 20 μl, 此外流動相則為甲醇 - 水 - 磷酸 , 比例設(shè)定為78.70:20.90:0.40[2]。根據(jù)相關(guān)的操作要求與規(guī)范對藥材與飲片中大黃素與大黃酚的含量進行測定 , 其中色譜儀進行分析 ,而計算則采取外標法處理。
1. 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大黃藥材與飲片中大黃素與大黃酚的含量 , 分別進行對比分析 , 同時對四種類型的藥材與飲片中的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進行分析。
1. 4 統(tǒng) 計 學 方 法 本 次 研 究 相 關(guān) 數(shù) 據(jù) 采 用 統(tǒng) 計 學 軟 件SPSS17.0 處理 ,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 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大黃藥材與飲片中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情況 10 份大黃藥材炮制為大黃飲片后 , 飲片中大黃素 + 大黃酚總量基本上都有明顯升高 , 但有 3 份飲片中的總量要稍微低于藥材 ,詳見表1所示。
表1 10 份大黃藥材與飲片中大黃素與大黃酚術(shù)含量對比 (mg/g)
2. 2 不同大黃種類炮制前后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情況 通過對藥用大黃、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藏邊大黃四種藥材與飲片中的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對比分析可知 , 藥材與飲片中大黃酚含量除了唐古特大黃之外 , 皆高于大黃素含量 , 其中唐古特大黃中的大黃素則遠遠高于其他三類大黃 , 其余三種大黃之間差異性不顯著 , 詳見表2。
表2 四種大黃藥材與飲片中大黃素與大黃酚含量情況對比 (mg/g)
作者通過查閱大黃類藥材炮制前后蒽醌類化合物含量情況的文獻來看 , 相關(guān)的研究與報告并不多見 , 本次研究借鑒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思路及經(jīng)驗[3,4], 故而使得測量中的樣品 ,尤其是掌葉大黃與藥用大黃樣本數(shù)較多 , 代表性更強。從本次研究測定的結(jié)果來看 , 掌葉大黃與藥用大黃炮制前后的大黃素與大黃酚兩種蒽醌類化合物含量基本上保持一致 , 相似性很高 , 但是唐古特大黃藥材炮制前后的大黃素與大黃酚同其他幾種大黃藥材及飲片之間的差異性十分明顯 , 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本次研究中唐古特大黃的樣本較少 , 可能出現(xiàn)了特異性。因此 , 為了進一步確定唐古特大黃炮制前后蒽醌類化合物含量水平與其他種類之間的對比情況 , 還需要深入的采取更多的樣本進行研究[5]。
總之 , 大黃類藥材炮制前后蒽醌類化合物如大黃素與大黃酚等含量存有明顯的差異 , 大部分情況下炮制后會出現(xiàn)升高現(xiàn)象 , 但也有少部分會出現(xiàn)降低。
[1]吳虹 , 王炎 , 溫棚 , 等 .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法同時測定何首烏中二苯乙烯苷和 5 種蒽醌類化合物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12, 40(9):32-37.
[2]梁英 , 喻大昭 .大黃素的化學合成及結(jié)構(gòu)修飾研究進展 .有機化學 , 2011, 31(8):1324-1333.
[3]楊敏 , 許伯慧 , 汪冬庚 , 等 .不同炮制方法對大黃中 5 種蒽醌類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南通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13, 33(5): 385-387.
[4]劉小花 , 胡芳弟 , 李文 , 等 .大黃中不同活性成分的綜合實驗 .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 , 2013, 30(3):47-51.
[5]楊月娥 , 胡文帥 , 龐婕 , 等 .道地產(chǎn)區(qū)大黃中 5 種蒽醌類化合物含量測定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 2011, 39(11):6378-6379, 6429.
2014-04-23]
434200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