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軍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昆明分院,云南昆明 650000)
擬建管道為某截污管道,沿某河岸布置至污水處理廠,場地屬沖湖盆地地貌類型,管道沿線廣泛分布軟土地基,穩(wěn)定性差;場地內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地下水位高,對基坑開挖影響大。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介于4.0 m~7.0 m,大部分屬于深基坑施工?;油练介_挖是本工程的難點之一。由于工程工期緊,時間上不允許大量施打鋼板樁進行基坑支護,根據對基坑土體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性驗算,大部分管道溝槽開挖采取放坡開挖,開挖量非常大,基坑兩側不允許堆土,土方需運輸至15 m以外堆放。部分采用鋼板樁支護的溝槽開挖,由于基坑內支撐分布較密,機械施工難度大,效率低。由于地下水位高,對溝槽邊坡穩(wěn)定性有較大影響,施工過程中要重點監(jiān)控土體變形情況。
該施工工藝用于靠近污水處理廠側(右側),因施工場地限制(管道中心線距便道排水溝約6.5 m),經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擬采用1∶0.6放坡開挖。左側無場地限制,采用1∶1放坡分兩臺開挖,開挖總深度按本施工段最大值6.5 m計,第一臺開挖深度3.5 m,第二臺開挖深度3.0 m,兩臺之間工作面6.0 m?;娱_挖必須分段、分層均勻開挖,開挖高度不得大于0.5 m,避免基坑壁受力不均產生變形(見圖1)。
圖1 基坑放坡開挖示意圖(單位:m)
2.1.1 右側放坡設計計算
1)基本計算參數。
a.地質勘探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地質勘探數據表(右側放坡)
b.基本計算參數:
地面標高0.00 m,基坑坑底標高-6.5 m。
c.地面超載見表2。
表2 地面荷載數據表(右側)
d.放坡參數見表3。
放坡級數為一級坡。
表3 放坡參數表(右側)
2)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見表4。
其中,n為滑動體系條數;γk為整體滑動分項系數,可取1.3;γ0為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Wi為第i分條土重,滑裂面位于粘性土或粉土中時,按上覆土層的飽和土重度計算;滑裂面位于砂土或碎石類土中時,按上覆土層的浮重度計算;bi為第i分條寬度;Cik為第i分條滑裂面處土體固結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標準值;φik為第i分條滑裂面處土體固結不排水(快)剪內摩擦角標準值;θi為第i分條滑裂面處中點切線與水平面夾角;Li為第i分條滑裂面處弧長;S為計算滑動體單元厚度。
表4 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數據表(右側)
計算結論如下:
第1步開挖內部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均1.33>1.30,滿足要求。
2.1.2 左側放坡設計計算
1)基本計算參數。
a.地質勘探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地質勘探數據表(左側放坡)
b.基本計算參數:
地面標高0.00 m,基坑坑底標高-6.75 m。
c.地面超載見表6。
表6 地面荷載數據表(左側)
d.放坡參數見表7。
放坡級數為二級放坡。
表7 放坡參數表(左側)
2)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見表8。
表8 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數據表(左側)
公式同右側放坡。計算結論如下:
第1步開挖內部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為1.77>1.30,滿足要求。
第2步開挖內部整體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為1.85>1.30,滿足要求。
該段管道橫穿已建某市政道路,開挖深度達7 m,不宜采用大開挖,擬采用原地面開挖1.5 m卸載后,選用拉森Ⅳ型鋼板樁進行基坑支護,防止管溝兩側的土體坍塌。鋼板樁長12 m,沿截污管道兩邊連續(xù)設置成封閉的帷幕,溝槽內設置一道φ325×10無縫鋼管支撐,鋼管水平間距為5.0 m,垂直位置為樁頂面向下1.5 m。為加強鋼板樁的整體剛度,沿鋼板樁墻面全長設置圍檁。圍檁用H型鋼組成,在縱斷面上用角鋼與H型鋼、鋼板樁焊接連接。在兩根H型鋼接頭處用槽鋼焊接連接(見圖2)。
2.2.1 鋼板樁的計算
1)地質勘探數據如表9所示。2)基本計算參數:基坑坑底標高-7.00 m。支撐分別設置在標高-3.00 m處。計算標高分別為-3.50 m,-7.0 m處。3)地面超載見表10?;觽缺谥匾韵禂禐?.00,為二級基坑。采用閉合鋼樁,其型號是拉森Ⅳ型。截面面積 A=0.020 0 m2,截面慣性矩 I=0.000 315 74 m4,截面彈性模量E=206 000.00 N/mm2。計算基坑隆起量:基坑底最大隆起量為0.00 mm。內力及位移計算:采用m法計算。計算采用位移法有限元,單元最大長度為0.1 m。因為計算中有大量矩陣運算,故不提供計算過程。水平間距及剛度表見表11。
圖2 基坑鋼板樁支護開挖示意圖
表9 地質勘探數據表(鋼板樁支護)
表10 地面荷載數據表
表11 水平間距及剛度表
各工況的最大內力位移如表12所示。
表12 各工況最大內力及位移表
全部工況下的最大內力位移如下:最大樁(墻)頂部位移為:0.00 mm。最大樁(墻)位移為:3.05 mm。最大正彎矩為:43.4 kN·m。最大負彎矩為:-22.7 kN·m。最大正剪力為:15.7 kN。最大負剪力為:-32.00 kN。
2.2.2 鋼板樁的檢驗
鋼板樁運到工地后,需進行整理,清除鎖扣內雜物,對缺陷部位加以整修。為確保每片鋼板樁的兩側鎖口平行,同時,盡可能使鋼板樁的寬度都在統(tǒng)一寬度規(guī)格內。對于樁身殘缺、不整潔、銹皮、卷曲等都要做全面檢查,并采用相應措施,以確保正常使用。
2.2.3 鋼板樁的吊運
裝卸鋼板樁宜采用兩點吊。吊運時,每次起吊的鋼板樁根數不宜過多,并應注意保護鎖口免受損傷。吊運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單根起吊。成捆起吊采用鋼索捆扎,單根吊運要采用專用的吊具。
2.2.4 鋼板樁的堆放
堆放的順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應考慮到以后的施工方便,鋼板樁應分層堆放,每層堆放數量一般不超過5分,各層間要墊枕木,枕木間距一般3 m~4 m,且上下層墊木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堆放的總高度不應超過2 m。
2.2.5 鋼板樁的施打
根據現場條件,采用單獨打入法。從一角開始逐塊插打,每塊鋼板樁自打起打到結束中途不停頓。此法施工簡便,速度快,彈藥注意控制每塊樁的斜度不應超過2%。
2.2.6 鋼板樁內支撐架設
內支撐的設置,除了考慮受力外,還應考慮不妨礙施工,內支撐設置,一邊挖土,一邊安裝,支撐安裝必須非常及時到位,隨挖隨撐,根據水壓力和土壓力計算決定支持數量。
2.2.7 土方開挖
基坑支護后的開挖是本工程的難點之一,基坑開挖深度大,必須采用長臂履帶式挖掘機挖土。第一臺開挖在鋼板樁施打前進行,開挖深度1.5 m,第二臺開挖在鋼板樁施打后進行。當挖到基底0.2 m時,采用人工開挖清基。
2.2.8 鋼板樁的拔除
本工程采用振動錘拔樁。鋼板樁逐根試拔,易拔樁先拔。
2.2.9 鋼板樁土孔處理
對拔樁留下的樁孔,必須及時回填處理,回填方法采用填入法。填入法所用材料為石屑。
本工程在僅有15 d工期的情況下,大部分管段采用基坑放坡開挖方式節(jié)約了時間。部分管段基坑采用鋼板樁支護開挖,在保護已有道路的前提下,高效率的完成管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