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娟
26年,一日三餐,口對口喂腦癱女兒吃飯,天天如此,山東漢子薛蘭芹對女兒的愛,灑滿了一分一秒的時光。品讀這樣一分一秒的堅持,瞬間就打濕了我們的眼眶。
26年前,薛玉紅出生在山東省高唐縣一個貧苦的家庭。她出生40天的時候,父親薛蘭芹帶她去醫(yī)院,醫(yī)生對孩子檢查后,說:“是先天性腦癱,治不好了?;厝グ?,別抱啥希望了?!甭犃酸t(yī)生的話,這個倔強的山東漢子把心一橫:“治,必須給孩子治,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看病?!毖μm芹把父親留下來的宅基地賣了,準備再變賣家具的時候,妻子哭了。家已經(jīng)不像家了,整個屋子里,除了一張破舊的床,唯一能賣的也就剩那臺黑白電視機了。
村里人都勸薛蘭芹:“別傻了,孩子啊,沒得治了,再治下去也是無底洞,日子還過不過?”有人勸他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還有人說:“遺棄孩子的那么多,有的才是唇裂小毛病,出生下來就扔了,你這樣帶下去,有個啥好啊。再說你養(yǎng)了她20多年,也對得起她了?!?/p>
面對眾人的勸說,薛蘭芹也不是沒動搖過。好多次夜晚,他抱起了女兒,邊走邊落淚,一步一步挪到了縣福利院門口,幾經(jīng)躊躇放下孩子,把被子再給孩子捂緊點兒,才走幾步,心里想著孩子是不是冷啊,起風(fēng)了,孩子一直這樣吹著,得感冒了吧?這樣想著,就又去把孩子抱在了懷里,匆匆走回家,生怕再丟下孩子。他堅定地想,只要自己沒有老到不能動,孩子絕不送出去。
他就這樣守著女兒,每次他吃飯都是自己先嚼好,然后口對口喂給女兒。有時候女兒會嗆著,他就慢慢地拍打拍打女兒的后背。還拿紙給女兒擦擦嘴,一舉一動就像在照顧一個三歲的孩子。26年來,女兒的一日三餐,他就是這樣喂著,延續(xù)著女兒的生命。26年來,女兒就是這樣,每一秒都活在父親的堅持里。
而薛蘭芹只覺得這是一份責(zé)任,他說:“這樣喂著吧,孩子還能多活兩天,就盼著她能好,自己能吃?!?/p>
這么多年來,薛玉紅雖然沒能說幾句完整的話,但這么多年來,父親對她的照顧,對她的愛,她一直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她一直躺著,身體已經(jīng)畸形發(fā)育,不到1米3的她,卻留著一條約1米長的辮子。誰要給她剪短,她都哭著不讓,聽說長頭發(fā)可以用來賣錢,她要留著賣錢給父親換轎車呢。
一個是飽經(jīng)滄桑的父親,一個是長久臥病在床的女兒,父女倆并沒有被磨難壓倒,反而很樂觀,偶爾還開開玩笑。父親逗女兒:“你多享福啊,光躺著。”不能說全整句話的女兒說:“我-不-享福,念-書的-才-享福-呢?!甭牭竭@里,一個父親落淚了,總覺得虧欠孩子。
這世間很多事情,說不上誰對誰虧欠。父女一場,是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
(編輯/張金余 張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