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公務卡在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李曉燕
文章從公務卡的定義、特點、優(yōu)點、應用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措施等方面闡述了公務卡的應用,并指出了公務卡使用的重要意義。
公務卡;預算;財務管理
為了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規(guī)范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業(yè)務,減少現金支付結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強財政監(jiān)督,規(guī)范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在預算單位全面推行了公務卡結算制度。
公務卡是指財政預算單位人員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yè)務的信用卡。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用、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和五萬元以下的零星購買支出等,主要是將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下原使用現金結算的小額公用經費支出項目規(guī)范為公務卡結算。
公務卡與其他(一般意義)的信用卡有本質區(qū)別,不僅具備了普通信用卡授信消費的一般屬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特殊屬性。公務卡將財政財務管理的有關要求與銀行卡的獨特優(yōu)勢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型的財政財務管理工具和手段,在卡中選擇、額度設定、組織申辦、結算報銷和信息管理等方面都有專門的公務卡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作為一種新型的財務結算方式,公務卡將銀行、個人、單位、財政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由銀行授權信用額度(原則上每張公務卡的信用額度不超過五萬元、不少于兩萬元),個人持卡支付承擔用卡的經濟責任,單位報銷還款,負責公務還款責任,財政負責監(jiān)督管理。
1.減少了現金的使用,提高了財務工作的安全性
推行公務卡,就是在公務小額支出中率先全面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減少現金使用。以前當公務人員出差、公務用車進行維護等時,需要經過借款審批——開出支票——銀行提現——借款——消費開票——發(fā)票審批——歸還借款(多退少補),從借到還中間不僅需要經過多道手續(xù),而且加大了財務對往來賬務核算的工作量。公務卡只需POS小票和發(fā)票一次性審批就可完成。就筆者所在單位而言,財務上基本就沒有現金的存量,公務人員報銷時如果涉及少量的現金也是通過網銀支付到公務卡,由持卡人提取現金。與傳統(tǒng)的提取一定備用金相比,提高了財務工作的安全性。
2.減少了個人往來款項的清理,提高了財務對支出核算的及時性
傳統(tǒng)的現金管理模式下,公務人員辦理公務支出時需預借現金,由于預借款涉及人多、面廣,不懂財務知識的人認為借款已經領導審批,很長時間不報賬,期末需經財務人員多次反復催促還款、報銷,不僅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不能及時反映財務支出的狀況。
公務卡具有20-56天的透支免息期,持卡人使用公務卡支付結算的公務支出,必須在發(fā)卡行規(guī)定的免息還款期前五個工作日內到所在單位財務部門報銷。因個人報銷不及時造成的罰息、滯納金等相關費用由持卡人承擔。公務卡的這一特性把個人利益與公務支出報銷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公務卡持有人在報賬上被動變?yōu)橹鲃?,提高了財務對支出核算的及時性。
3.加強了財政財務管理和反腐倡廉的建設,杜絕了“小金庫”
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中將公務卡明確作為公務消費的一種支付結算方式,對辦卡流程、使用方法、賬務處理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公務卡使用前,由于大量現金的使用,有的單位采用虛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現金。如我省2009年查處的“小金庫”資金中,虛列支出轉出資金設立“小金庫”總額1144.22萬元;有的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咨詢費等名義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如我省2009年查處的“小金庫”資金中,套取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和咨詢費等設立“小金庫”總額1024.94萬元;還有以假發(fā)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在我省2009年查處的“小金庫”資金中,以假發(fā)票等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總額16.51萬元。
公務卡的使用首先嚴格制定了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目錄中規(guī)定的支出項目必須使用公務卡結算。差旅費、會議費中有的還規(guī)定了定點飯店使用公務卡結算;公務用車的加油、維修、保險等支出必須在定點加油供應商、定點維修企業(yè)、定點保險企業(yè)刷卡支付,公務用車加油不允許采用轉帳方式進行預付。持卡人報銷時,單位財務人員根據持卡人提供的公務卡卡號、交易日期、消費金額和POS簽購單流水號等信息,系統(tǒng)自動從銀聯(lián)公司提取公務卡消費信息,財務人員查詢核對公務消費的真實性,發(fā)票與POS票簽購單位一致性,審核確認后才能辦理報銷手續(xù)。財務管理從源頭上杜絕了虛列支出、套取資金、使用非法票據的可能性,推進了源頭防治腐敗,制度上封殺“小金庫”工作。
4.提高了財政財務管理的透明度
公務卡消費后,支付的的信息將被準確、詳細地記錄,形成個人和商戶的交易檔案,報銷時單位財務人員通過經財網可以查詢到每筆消費的商戶名稱、時間、地點、金額等明細資料,使每筆資金的公務消費交易完全置于透明狀態(tài)下。避免了以往大量使用現金支付結算方式下信息不透明所導致的種種弊端。這對于深化公共財政改革,加強財政支出監(jiān)管,進一步提高財政財務管理透明度具有重要意義。
1.對公務卡認知觀念落后
不論是受卡人還是用卡人受傳統(tǒng)現金結算的束縛,從思想上受卡人不愿設立公務卡網點、沒有POS機具,用卡人不辦卡、象征性辦卡、辦卡后不啟用等,阻礙了公務卡制度實施進程。
2.辦卡流程的復雜導致辦卡的不及時性
辦理公務卡首先要經過持卡人申請——單位匯總——代理銀行受理——卡部中心制卡——郵寄申請人等過程,所有資料經過多道手續(xù)審核后又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申請人如果沒有接回訪電話、不知道郵寄時間等等,那么公務卡就不理順利辦理或拿到。而普通信用卡只需申請持身份證在柜臺就可當面辦理,出現問題可以隨時隨地解決。
3.用卡環(huán)境的制約性
持卡人從事活公務活動時,由于公務卡刷卡網絡環(huán)境不夠完善,一些商戶沒有設置POS機,經常會出現有的地方不能刷卡需個人墊付現金,如果沒有攜帶足夠的現金會給公務人員帶來不便。這樣不僅占用個人資金,而且將原來僅存在于單位提取現金時的安全風險擴大到了持卡人,容易引起持卡人對公務卡使用的抵觸情緒。
4.經財網還款系統(tǒng)與信用卡部對接的不協(xié)調性
持卡人公務消費后持發(fā)票和POS小票到財務報銷時,財務人員通過經財網公務卡還款系統(tǒng)找到相對應的還款信息,核對無誤后可及時還款。但往往在操作過程中有時找不到相對應的信息,會提示無此交易。操作人員不知道問題出在經財網還是信用卡部,經財網還款系統(tǒng)與信用卡部對接的不協(xié)調性會給持卡人及時還款帶來一定的制約性。
1.轉變受卡與用卡人的思想觀念
首先,要讓他們意識到公務卡具有的規(guī)范、透明、高效等特質,是公共財政管理的應有之義;在打擊假發(fā)票、源頭治理腐敗等實踐中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同時作為財政信息公開的重要基礎工作,為財政收支信息反饋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準確性提供了有效保證。其次,認清形勢,加強領導,積極主動配合公務卡改革的有關要求。要將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的決定上來,進一步提高對公務卡制度改革具有的重大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的認識。著眼顧全大局,增強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折不扣全面貫徹中央對公務卡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把公務卡改革作為加強財政財務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硬任務,納入本部門日常管理,健全和完善本部門公務卡管理制度,大力推動本部門所屬預算單位公務卡結算制度的實施過程,將改革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堅決完成本部門公務卡的改革任務,打好公務卡的改革攻堅戰(zhàn)。
2.提高公務卡代理銀行服務質量
公務卡代理銀行要為預算單位和持卡人提供優(yōu)質、便捷服務,尤其是從辦卡開始,盡量簡化辦卡手續(xù),縮短辦卡流程,及時反饋資金還款等信息,提高申請辦卡人的積極性;加強公務卡數據統(tǒng)計,密切關注公務卡使用情況,定期向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反饋信息。
3.積極推廣、擴大公務卡受理環(huán)境
銀聯(lián)公司要牽頭協(xié)調各收單機構和發(fā)卡行進一步擴大POS機具布設范圍,特別是加大縣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等區(qū)域的布設力度和密度,確保出差會議定點飯店、公務車輛定點加油供貨商和維修,保險定點企業(yè)全部布設POS機具,并引導商戶受理公務卡的積極性,為公務卡改革營造一個較為成熟和發(fā)達的用卡環(huán)境。
4.改進銀聯(lián)與經財網的銜接
銀聯(lián)公司與經財網還款系統(tǒng)應不斷改進,針對公務卡使用后無信息可查詢或其它影響公務卡還款的問題,要各自從自身找出原因,發(fā)現漏洞后及時改進,不要讓各單位感到無從下手,不能給持卡人及時還款作出解釋。
公務卡作為一種現代化支付結算工具,不僅攜帶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為都有據可查。推行公務卡制度,無論對提高財政財務透明度、推進源頭防治腐敗工作,還是對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推進全國銀行卡產業(yè)發(fā)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1]中國銀聯(lián).公務卡備忘錄,P8、P14、P11.
[2]山西省2010年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讀本.山西省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教材編寫組編,P38.
(作者單位: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