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第四天) 晴
臺南-高雄-東港-枋寮-墾丁 共165公里(總360公里)
今日有點惡戰(zhàn),在路上12個鐘頭,騎行165公里,平均時速約20公里。
途經(jīng)高雄,時間所限,唯有穿入市區(qū),隨意瀏覽—下。2006年我曾涉足此地,可今次已找不回那些記憶,好在還記得石友楊先生的展館在出高雄不遠(yuǎn)的東港路上,可惜時值中午,大門緊閉,電話也打不通,只好留下信息繼續(xù)上路。
“李先生,你為啥不預(yù)先打招呼?”兩個小時后,楊先生打來電話。
老實說,騎行途中,什么時候到哪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再說通知了對方,等于麻煩別人,這可不是我的性格。碰上了是緣分,碰不上也無所謂,友情會永在。
“你們到墾丁后,去找屏東雅石協(xié)會會長游先生,他會迎接你們……”原來楊先生有了安排。他的熱情令我感動不已。
東邊的天黑得特別快,17點一過,就要打開行車燈,可我們離墾丁還有40多公里——又要行夜車,速度明顯減慢,加上海洋夜風(fēng),阻力非常大,轉(zhuǎn)動了一天的雙腿,真有點灌了鉛的感覺。
晚上7時半,終于到了墾丁,78歲的游會長已經(jīng)等候多時,寒暄之后,老會長帶我們?nèi)ニ木瓢沙酝盹垺?/p>
今晚四星級享受(旅店有wiFi),明天不走了,盡享臺灣最南部的美麗風(fēng)光。因為我的《出行攻略計劃書》中四天的行程,現(xiàn)實中,我們?nèi)炀透愕唷?/p>
2013年11月22日(第五天) 晴轉(zhuǎn)小雨
墾丁-貓鼻頭-海生館-鵝鑾鼻-墾丁 共73公里 (總433公里)
早晨依舊6點起床,輕裝上陣,按墾丁國家公園主要景點指示圖,選幾個重點去觀光游覽。
貓鼻頭,臺灣南面海邊的一個公園,沿著靠海的林間道騎行20多公里即到。
鵝鑾鼻,臺灣最南面的一塊陸地,是臺灣八大景之一,除了紀(jì)念碑外,還有座先前遺留下來的燈塔,頗有歷史意義。
海洋生物館,館很大,分為海洋珊瑚、臺灣水域、世界水域、珊瑚王國幾個水族館,人在中間的通道迂回,海底世界一目了然,真讓人流連忘返。
明天還要游泳,目標(biāo)臺東,要騎行140多公里。
2013年11月23日(第六天) 晴
墾丁-楓港-壽卡-大武-大麻里 共110公里(總543公里)
一位朋友曾對我說,臺灣騎行如吃生菜那么容易。我也認(rèn)為難不到哪里去,又不是西藏。可今天的現(xiàn)實告訴我,我輕敵了。
墾丁去臺東有兩條路:從滿州鄉(xiāng)至旭海過大武,是鄉(xiāng)道;另一條回頭路是過楓港、達(dá)仁鄉(xiāng)到大武,是“國道”。原計劃不走回頭路,可石友游會長再三強調(diào)鄉(xiāng)道路況不好,上坡多,沒人煙,沒救助點,容易迷路,況且兩邊路程差不多,極力勸我們走“國道”。我們走26線轉(zhuǎn)9線。
20多公里后從楓港轉(zhuǎn)向9線,道路就直插入山里,幾十公里一路爬坡,九曲十八彎,山路窄,雙向都是一車道,根本沒有自行車道,來往車輛特別多。
最可恨的是今日的風(fēng)特別大,阻力不用說,有幾次橫風(fēng)差點將我刮倒。
20多公里的上坡,費盡全力時速也在10公里以下,后來的下坡雖然省力,但路況危險,速度依然上不去。
今日12小時才騎行110公里,原計劃騎到140公里外的臺東,現(xiàn)在不得不在晚上7點鳴金收兵,飲馬大麻里鄉(xiāng)。
今日爬山我們一直騎行而上,引來過路司機的喝彩。老實說,騎行爬坡就算多慢的速度都要比推車舒服,這是經(jīng)驗。
下午2時多抵達(dá)太平洋邊的南田,看見路邊有間雅石商店,走進(jìn)一看,滿地的南田石,老板竟問我們是廣州來的嗎。
原來臺北石友阿基告訴他我們會經(jīng)過這里。石店張老板非常熱情,向我一一介紹他們家鄉(xiāng)的南田石。還有些南田石雕件,其中一件刻著“我愛太太”,見其如此愛妻,我就請他兩口子合照一張,之后,他風(fēng)趣地說,有時我們是從右到左讀“太太愛我”的——原來如此,我又有了哄老婆的方法了。
熱情的張老板說用汽車搭我去太平洋海邊拾石頭,明知自己要趕路,但經(jīng)不起南田石產(chǎn)地的誘惑,就跟他去了。10公里長的海岸線,布滿有白色花紋的鵝卵石。
1個多小時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去,象征性拾獲了幾塊小石,張老板又送我和老羅各一塊小石留作紀(jì)念,本來不愿意負(fù)重騎行,但石頭實在太漂亮了。
明天,將聽著太平洋的波濤歌聲,一路向北,向北!
2013年11月24日(第七天) 晴
大麻里-臺東-成功-長濱-北回歸線-豐濱 共148公里(總691公里)
東海岸的日照特別短,下午5點剛過天就黑了,真不想這么快收工。出發(fā)前一直強調(diào)不要夜間騎行,可實在沒辦法,時間寶貴啊。
15天的自由行,除了騎行還要觀光、訪友、尋石、賞石,不抓緊時間不行啊。
昨天爬完幾十公里的臺灣最高公路9號公路楓港至壽卡段,累得兩只腳仔今晨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樣。一瓶活絡(luò)油快要抹完了,才感覺輕松了點,可一上公路,雙腿起動就十分困難,尤其看著那10公里、100公里的里程牌,多堅強的意志都會受影響。幸好,雙腿起動至勻速時,就會有慣勢機械運動了。
臺11線沿著東海岸一直向北延伸,右邊太平洋拍來的驚濤駭浪,開始看到時都有激動??沈T著騎著,就審美疲勞了,只顧埋頭騎行。
沿海公路坡長不陡,比昨天爬山舒服多了,汽車較少,寬闊的馬路五分之二讓給摩托和自行車使用,可見自行車在臺灣待遇之高。每個警察局也都是鐵騎人士休息的驛站。
“騎士”在臺灣真的受人尊重,連老百姓都另眼相待。今日早餐后,老板娘送一袋熟花生給我們,連買水果都優(yōu)惠于我們。
既然有點受寵,自己就自覺不自覺地檢點起來。在大陸郊外騎行,處處是廁所,可在這里,不得不憋著點,到了化妝室(洗手間)才可解決。
騎行臺灣之后,我和老羅有望變?yōu)榫恿恕?/p>
今晚騎行148公里,下榻離花蓮還有50公里的豐濱鄉(xiāng),一個小地方,一個小民宿,好在鎮(zhèn)上有間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我需要它的免費WiFi,順便買瓶活絡(luò)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