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六一放假,我和媽媽去鄉(xiāng)下大姨家玩,正趕上大姨家插秧。我還沒見過秧苗,于是跟著一起來到地里。
田里綠油油一片,大姨夫正蹲著一棵一棵地往外拔。我問大姨:“為什么要拔出來呢?還扎成一捆一捆的?”大姨說:“那是秧苗,一會兒要拿到水田里去栽?!?我更糊涂了,問:“既然還要往地里栽,為什么還要拔出來,還不如不拔呢!”大家聽了都笑起來。我很納悶。
聽了大姨的解釋,我才知道,原來秧苗是在育苗棚里長大的,育苗棚是沒有水的旱田,而水稻的后期生長離不開水,所以必須栽到水田里。再說,育苗棚里的水稻苗非常密集,生長空間不夠大,所以也需要拔出來重新插秧。
說著話,大姨開始蹲下身拔秧苗。我看了一會兒,感覺很簡單,于是也蹲下來拔。不料秧苗太嫩了,我一拔就斷了,連拔幾次只有一棵是完整的。大姨告訴我,要捏著秧苗的根部來拔,并且速度要快,力氣要勻。我學著大姨的樣子,拔出來的秧苗漸漸完整了。
我在秧苗地里忙活了一上午,都快被太陽烤糊了。我揉揉酸痛的腰嘆道:“累死了呀!”大姨笑笑說:“這就累死了?要想吃到香噴噴的米飯,這才剛剛開始,接下來還要插秧、放水、除草、收割……”我一聽,不禁嘆道:“種莊稼真辛苦呀!”
通過這次下鄉(xiāng),我終于理解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含義。我長這么大,這是最累的一天,但是我感覺很快樂。
(134200)吉林省集安市開發(fā)區(qū)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邢艷麗
【簡評】
語文版四年級下冊習作8要求寫某個節(jié)日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小作者寫的是六一去鄉(xiāng)下大姨家的經(jīng)歷和感受。這次鄉(xiāng)下之行,“我”長了很多見識,體驗了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印象很深刻,讀后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文章將事件的過程交代得詳細具體,寫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