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寫作導(dǎo)引】
現(xiàn)代寫作學提出,根據(jù)表述內(nèi)容的需要,文章需要用不同的語言方法進行表達。記敘交代故事、描寫描摹情狀、抒情傳達情感、說明解說功用、議論表達觀點。文章有文體之分,不同的文體使用的表達方式各有不同,如寫一篇家庭記趣的文章往往以記敘和描寫作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但如果是就家庭風氣對人的成長的影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么記敘就得退居二線,讓議論這種表達方式來占領(lǐng)寫作的主陣地了。
在一篇文章中并不是只能使用一種表達方式,實際往往是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結(jié)果。比如在寫人記事、寫景抒情的文字中如果能在記敘和描寫之余恰當?shù)卮┎遄h論,就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
但不是所有的議論都能起到好的效果,運用不當,就適得其反,請看下面三個例子。
例一:
遠望,“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近看,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大圓盤點綴著綠波。雨過天晴,珠玉滾動,風致十足。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漲裂似的,還有的花謝蓬出,如一只綠色的小碗,似一朵未開之花,亭亭玉立。我想生命就要像荷花一樣,即使身出污泥,也要出淤泥而不染。
例二:
“他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這種精神多么值得學習?!?/p>
“這些美麗的景物不正體現(xiàn)著春意嗎?”
例三:
“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蔽矣X得這句名言真是太切合實際了。當一個人遭遇坎坷的時候,你越想著它難,它仿佛就越難。你充滿自信,敢于向它挑戰(zhàn),它仿佛也退縮了。所以,當你遭遇坎坷與不幸時,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挺過去,你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困難也會向你屈服。你就能當上心靈上的強者。要知道,肉體上的強大并非是真正的強大,心靈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這三個例子,例一在描寫部分對荷花的葉、葉上的露珠,花朵的花型、花色,蓮蓬的形態(tài)進行了生動的描繪,但并沒有突出蓮“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質(zhì),所以最后一句議論和前面內(nèi)容脫節(jié),枝逸旁出。例二這種貼標簽式議論看似在總結(jié)前文,其實又空洞無物,既不能揭示事物的深刻含義,也不能概括人物的本質(zhì)特征,更起不到深化文章主題思想的效果。議論要像味精,適量運用能起到提鮮的作用,例三中的議論太長,觀點也不夠新穎,一句話能解決的問題要用四五句來說,主要是小作者行文缺乏節(jié)制所致。綜合以上三例,我們可以看出在以記敘描寫為主的文章里面表達自己的看法,既要建立在敘述、描寫的基礎(chǔ)上,與之融為一體;又要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在語言的表達上還要簡明、凝練,讓人眼前一亮。
如何做到讓議論眼前一亮呢?這里介紹幾種方法:
1.警辟凝練,發(fā)人深省。
在以描寫和記敘為主的文章中,議論往往起到深化主題、點明主旨的作用,所以議論的深度折射的是作者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深度。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到遷客騷人在兩種不同的景色下登樓的不同心境,由此悟到古仁人之心的核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而闡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顯得水到渠成,感人肺腑。失意卻不失志,沉郁但不沉淪。拋卻個人的悲喜得失,始終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一般俗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句話面前都變得無地自容,自慚形穢。
其實只要我們留心撿拾,會發(fā)現(xiàn)這些凝結(jié)了作者先進思想和人格魅力的議論句在優(yōu)秀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從魯迅的“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記念劉和珍君》)到吳伯蕭的“跟困難做斗爭,其樂無窮”(《記一輛紡車》);從宗璞的“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紫藤蘿瀑布》)到茨威格“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偉大的悲劇》)……這些議論語言警辟精粹,言人之所未言,讓人在咀嚼品味之余深深地被句子中的哲思所震撼。
2.妙用修辭,文采飛揚。
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用“木偶人”點出了閏土在生活的重重壓迫下愚昧麻木的精神狀況,用“圓規(guī)”概括出了楊二嫂的外貌特征和刻薄個性,結(jié)尾把希望比作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精彩地表達自己對于未來的兩點看法:希望后輩們有新的生活,這希望既可以是渺茫的,又可以通過大家的努力奮斗實現(xiàn);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充滿了對少年早慧但卻不會生活、待人接物、與人交往的自己的無奈和感慨;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形容“這一年所寫的《第四交響曲》,是一朵精純的花,蘊藏著他一生比較平靜的日子的香味”,形象地表達了《第四交響曲》帶給人的聽覺享受;高爾基在《童年》里也用這樣一議論來表現(xiàn)在母親改嫁、繼父兇狠、常在學校受侮辱的阿廖沙內(nèi)心的孤獨和抑郁:“于是,在我心靈里,籠罩在那種被稱之為‘愛之上的瑰麗斑斕而又生動含蓄的光環(huán)失去了魅力,漸漸地消逝在時間的隧道里了”。這些生動而別致的表述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說理變得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除了比喻、擬人之外,其他修辭手法也要靈活運用?!秹乜谄俨迹褐腥A民族的精神象征》中:“陜北,貧窮,閉塞;陜北人,頑強,質(zhì)樸?!边\用對偶的句式和對比的手法,熱情謳歌陜北人在落后貧窮的環(huán)境中頑強奮發(fā)的精神。培根的《談讀書》中說“讀史使人明志,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這種排比的句式淋漓盡致地闡述了廣泛的閱讀各類書籍能夠增智長才的道理。賈平凹在《秦腔》的最后用“秦人自古是大苦大樂之民眾,他們的家鄉(xiāng)交響樂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還能有別的嗎?”的反問揭示八百里秦川的勞作農(nóng)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們喜怒哀樂的文化意義,同時表達出對秦腔的深深眷戀,這些修辭手法我們在斟酌議論的語句時也不妨采納。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利奧波德《像山那樣思考》一文的最后引用梭羅的名言“這個世界是救星的荒野”來表現(xiàn)荒野給世界的啟示;梁衡《跨越百年的美麗》中引用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的評價“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當中,瑪麗·居里是惟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來贊美居里夫人的實事求是、超凡脫俗;劉亮程在《父親》一文中也引用了《圣經(jīng)》開頭的“要有光,就有了光”來表達對父與子之間這種特殊情誼的感悟……雖然我們在習作中更應(yīng)該說自己的話,提高自己的表達水平,但是在學習寫作的初期,如果有意未竟而言已窮的情況下能夠借用警辟深邃的名人名言、詩詞諺語來幫助自己闡發(fā)觀點,不僅會使人眼前一亮,還能提高整個文章的檔次,展現(xiàn)作者自己豐富的學識。
2009年南京市中考滿分作文《今天真好》中小作者敘述自己“今天真好”是因為“今天拉琴表演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又緣自于昔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師長“嚴格而溫暖”的訓練。文末有這樣一段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呵,不是嗎?有付出,總有回報。當汗水流盡的那一刻,勇敢地笑啊,便可說聲:‘今天真好!”如果沒有冰心的詩深化主題,僅憑“有付出,總有回報”來點明主旨,明顯失色不少。
4.言盡其值,揮灑自如。
寫人記事、寫景抒情文中的議論雖然在文章的情節(jié)和畫面之外,卻在全文的結(jié)構(gòu)之內(nèi),它功能多樣,位置靈活??梢韵茸h后敘(描),提綱挈領(lǐng);也可以先敘(描)后議,提煉升華;更可以夾敘(描)夾議,時時總結(jié)。
郭沫若在《白鷺》一文中開篇就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點出白鷺的純潔優(yōu)雅,接著寫其“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統(tǒng)領(lǐng)了下面三段,繼而用三幅畫面展現(xiàn)白鷺在清水田里、晴天的清晨、黃昏的空中的詩意美,最后用一句“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收束全文,再次表達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首尾圓合,渾然一體。《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中以“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弊鳛槿牡臉屑~,既是對前半部分作為學者的聞一多的說和做的總結(jié),和開頭一、二兩段呼應(yīng),又開啟了下文對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的交代。行文中夾敘夾議,多次用議論來照應(yīng)文題,不僅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嚴謹,而且形成了一種旋律和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總而言之,議論這種表達方式無論在哪一種文體里都非常重要,但是想把它寫好,非得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養(yǎng)成關(guān)注時事,思考生活的習慣,在觀察和體悟中提高自己的眼界,錘煉自己的思想,要知道語言只是載體,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
例文:
假如我是一朵云
省溧中初中部初一(3)班 王唯一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將做一朵自由的云。
我會慢悠悠地飄在空中,看著底下的人們忙碌的模樣,讓自己的時間停止,不去做什么亂七八糟的想象。同太陽聊聊天,同藍天撒撒嬌,同月亮唱唱歌,同星星說說笑。然后就飄向遠方,去看長城的綿延萬里,金字塔的宏偉雄壯,塞納河的清澈美麗,大堡礁的多彩奇妙……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將做一朵努力上進的云。
因為大地需要我的各種情緒,我笑了它就溫暖,我哭了,它就濕潤。如果沒有我的情緒,或許這個世界會變得很枯燥。我會在春天下一場溫柔的雨,聽萬物蘇醒的聲音,看農(nóng)民欣喜的表情;我會在夏天下一場及時的雨,給人們消消暑、降降溫;我會在秋天下一場詩意的雨,順便將掛在樹上一個春夏的樹葉帶到土里,讓人們發(fā)發(fā)閑愁;我會在冬天下一場不大的雪,讓大地睡一覺,然后獲得瑞雪兆豐年的夸贊。即使我只是一朵云,雖然我只能盡一份力,但我會認真地履行我的職責。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將做一朵調(diào)皮幽默的云。
當小孩兒們指著我叫道:“媽媽,你看好大的面包掛在樹上!”我會友好地朝他笑笑,其實我是一朵云。我要給人們帶來驚喜,看到他們睜大眼睛的表情,就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叫道:“看啊,好大的面包掛在樹上!”我還是會微笑,其實我真的還是一朵云。可是如果歇在樹上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那么我被認成面包也無妨?;蛘呤桥艿侥淖掌胀ㄍǖ男∩降纳窖郎藉憻挼睦先藗冮_個玩笑:“看啊,你爬到了云上!”讓他們的皺紋舒展,咧開了沒有牙的嘴:“看啊,我真的爬到了云上!”我偷偷地笑,讓他們的心態(tài)更年輕也挺好。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將做一朵灑脫逍遙的云。
我漫步在天空中,讓湛藍的天有一抹白色提亮。我不知道我長胖了也叫高積云,我不知道我減肥成功也叫卷云,我不知道我戴頂高帽也叫積雨云,我不管姓甚名誰,總之我就是一朵云。我會笑著奔跑,迎接每一天的太陽,哪里有那么多無謂的煩惱,要我去解決,去思考。
……
如果沒有假如,我的生活該多么美妙!
點評:文章用“假如我是一朵云,我將做一朵
的云”的議論句串聯(lián)起整個文章,使文章層次井然。文中賦予云以人的情感,對云的各種姿態(tài)變換做了生動的想象和描繪,文末用“如果沒有假如,我的生活該多么美妙”總結(jié),其實含蓄的點明云的情感就是作者的情感,云的自由的、努力向上的、調(diào)皮幽默的、灑脫逍遙的生活其實就是小作者渴望的生活。
春天里
省溧中初中部初一(3)班 邢恒怡
雪萊說:“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p>
——題記
初中的第一個學期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同學們個個以優(yōu)秀的期末成績完美收官,我卻一個人,守著 “年級第20名”這個讓我的心一陣生疼的成績,進入了寒假。
凜冽的寒風像刀一樣割著我的臉,滿腦子都是班主任失望的表情,同學們嘲笑的話語和爸爸責備的眼神。
整整一個寒假,我都被湮沒在悲哀的河流里,被埋沒在20名的塵埃里,被遺忘在漆黑的角落里,任寒氣一點點吞噬著掌心的熱氣,任失望一點點侵蝕原先的雄心壯志,慢慢地 ,心灰意冷,原先的一腔熱血蕩然無存,期末成績像一把枷鎖,牢牢地、死死地鎖住了我的心,束縛住了我的手腳。
“眼淚溫熱了冬天,心碎得像街上的紙屑”用這一句話形容這一個寒假,再合適不過了??梢哉f,那是我的瓶頸期。
不知不覺,走完了一個寒假。突然,在樹梢上鳥兒的歌聲中,在金鐘花的悄然綻放中,在蜂蝶的翩翩起舞中,在桃杏李的爭奇斗艷中,看到了春姑娘的腳印。
“出去走走吧?!蔽蚁?。
與冬天的一派死氣沉沉迥乎不同,春天里的萬物是生機盎然的,油菜花綻開了笑臉,柳樹對著湖水梳理著發(fā)絲;桃花兒羞紅了臉;草兒偷偷地探出了腦袋,拂著行人們的褲管;山茶在枝頭與春風相絮語……
這溫暖的景象一點點融化著我那顆冷若冰霜的心。
我悠閑地漫步,將自己置身于春天里,聽潺潺的流水聲,賞萬紫千紅的花兒朵朵,心一點點,一點點變得可愛、溫暖。
突然,我又看到了那棵樹。剎那間,淚眼婆娑。
它曾是一棵繁茂的樹,這一棵樹的存在,便抵得上許多棵平常的小樹。它佇立在草坪上,就像是一個巨人,足以遮天蔽日,十分引人注目。樹枝上總有幾個鳥巢,每到春天,鳥兒在樹上鳴唱,朝氣蓬勃。
可惜,好景不長。
正是由于它過于繁茂,擋住了教學樓的陽光,它被鋸掉了主干??粗賱诺臉涓赊Z然倒地,我這樣想:這樣的樹活不成了,多么可惜??!可惦記了一會兒,便把這棵樹拋在了腦后。漸漸地,這樣的一棵樹,便淡出了我的回憶。
今年再見,我對它的情感已由可憐,成了可敬——
在我面前的,已不是當初那個衰敗伶仃,死氣沉沉的,沒有主干的枯樹,而是一棵與其他樹木一樣朝氣蓬勃,甚至更加茂盛的參天大樹。鳥兒又回到了樹梢上,為春姑娘的舞蹈配著優(yōu)美的伴奏,它又變回當初的生機盎然,如果不仔細看,是不會發(fā)現(xiàn),這樣繁茂的參天大樹,已沒有了主干,余下的主干,那么的遒勁,那么的粗壯,給人一種飽經(jīng)風霜的感覺;層層疊疊的枝條那么茂盛,使得陽光只能透過間隙灑落在地面上,頗有些詩情畫意;枝丫像這巨人的大手,托起了他對生的渴望,對希望的追求,讓人望而生畏;由于營養(yǎng)不良,他的樹皮大部分已脫落,露出了翠綠色的光滑的枝干,似乎又給他增添了一絲絲凄涼的氣氛。這樣的一棵樹,并不起眼,但他獨自在角落里,與命運頑強地斗爭著,斗爭著,直到他戰(zhàn)勝了命運,終于,昂首挺胸,傲立于校園。
難以想象,一個巨人,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器官之后,還能又憑著堅強的意志,再次以高大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在一棵樹上,有與我一樣的經(jīng)歷,卻也有著比我頑強幾百倍的意志。
我愣住了。
回到家,我抽出了已蒙上點點灰塵的課本,苦心研讀。
聽著庾澄慶的《春泥》,默默將這樣一段歌詞刻在心里:“那些痛的記憶,落在春的泥土里,滋養(yǎng)了大地,開出下一個花季?!?/p>
海明威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p>
點評:小作者采用雙線并進的結(jié)構(gòu),以樹由盛而衰再到盛的命運感悟到“我”也不能意志消沉,也應(yīng)以頑強的精神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境。文中以雪萊的話作為題記,引用《春泥》中的歌詞和海明威的名言作為全文的總結(jié),點明文章的主旨,語言蘊藉深邃,耐人細品。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