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恒 遲萬巖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jù)一案例住宅工程進行了分析,該工程在對樓板模板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采取了雙拆式的支撐體系。該工程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所需造價低廉,施工簡便,能夠極大的降低材料周轉使用的數(shù)量,并且還能夠有效的保證建筑工程的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所具有的經(jīng)濟效益。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頂板模板的早拆支撐體系實際應用進行了闡述,以期為其他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提供參考。
【關鍵詞】模板;樓板;早拆支撐
案例住宅工程的建筑面積為31300㎡,通體為剪力墻結構,從地下2層,到地上15層都是標準層,而標準建筑層的面積為1850㎡,每一層樓有6個單元,整個建筑的戶型有3種。在進行結構施工的過程中,按照單元的不同來劃分成為流水段,依據(jù)我國制定的建筑規(guī)范“當樓板跨度≤2m,混凝土強度達到≥50%設計強度標準值,即可拆除底模”作為設計的原則應用了早拆支撐體系。
1.設計思路
地上結構在進行施工時,每層所需耗時大概為6至10天,而地下一層在進行施工過程中所需的工程耗時更長。由于我國6~10月的天氣溫度較高,在以往天氣的同等條件下的混凝土試塊,僅僅只需要3至5天便能夠達到工程設計強度的50%以上,而混凝土完全達到工程設計強度基本在12天能便能夠完成。依據(jù)這些特點,早拆支撐體系在進行配制的過程中,應該平配制充足一層木板、鋼管、U托、方木以及早拆柱頭,當建設施工到建筑上層同一流水段的時候,必須要將本層絕大部分的立桿、模板都拆除掉,僅僅只保留呈斜線狀態(tài)的立桿和模板,在拆除部分立桿和模板之后,便將U托以及方木也完全拆除。利用人工的方式來將材料通過事先預留的洞或者樓梯運輸?shù)浇ㄖ蠈樱笤傩略霾糠至U、后拆模板以及所有早拆柱頭,如此一來便能夠又一次形成完整的流水段所需的施工材料。
等到工程施工到上一層時,第二層的拆除方法與第一層的所采取的方法完全相同,同時,將第一層所保留的后拆立桿、模板、早拆柱頭都完全拆除,將第二層所拆除的方木、架料、模板等都運輸?shù)降谌龑?,在完成第三層之后,再按照一、二層的方式循環(huán)往復,直到建筑的結構工程建設完畢。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當結構施工到建筑第八層的時序,需要對舊模板進行集中更換,從而使得兩次新模板的使用率都能夠達到周轉7次以上,讓施工材料使用率達到最大化,提高建筑工程的經(jīng)濟效益。
2.頂板模板早拆體系的基本構造
(1)模板、方木。采用15mm厚的雙面覆膜木模板,100mm×100mm方木作為主龍骨、100mm×50mm方木作為次龍骨。
(2)鋼管。立桿長為2050mm,橫桿有1350mm、1050mm、750mm、450mm共4種規(guī)格。
(3)早拆柱頭。主要由方頭頂板、三角支架和馬蹄圈等功能性部件組成。其中三角支架和馬蹄圈用于托起方木;中部定位孔用于固定馬蹄圈,具有快速早拆的功能;上部方頭頂板直接支撐到模板下方,可確保方木和大量模板拆除后,荷載仍能得到有效傳遞。
3.操作要點
(1)根據(jù)設計排板圖所示,支搭橫立桿,并放置早拆柱頭和U托。
(2)主龍骨放置于三角支架上,再在主龍骨上放置次龍骨。
(3)在次龍骨上鋪設早拆木模板,方頭頂板上鋪設后拆木模板板條。澆筑混凝土時,由于重力作用,方木會擠壓收縮,模板表面標高會稍微下降,而早拆柱頭是直接頂?shù)侥0迳希士蓧嚎s空間較小,為保證拆模后混凝土的質(zhì)量不受影響,通常將方頭頂板旋轉至使其上表面低于次龍骨上表面3~5mm處。
(4)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在強度達到設計強度50%之后,就必須要將其中所存在的U托部件、立柱等進行拆除處理,對于其中的早拆柱頭馬蹄圈,要采取橫向擊打的方式,確保能夠和三角支架同步下落,當完成了模板以及早拆模板的拆除工作后,便可以將材料使用人工方式送到上一層。
4.早拆體系的應用
4.1降低成本
使用早拆體系到建筑結構體系中,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使得周轉材料的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達到循環(huán)使用的目的,大幅度降低工程建設成本。通過實際比較來看,使用早拆體系來進行工程建設的成本僅僅只有碗扣架體系所投入成本的57.1%。除此之外,該體系還能夠只通過一臺塔吊設備來展開施工,并且其建設工期還能夠縮短,由此體系所節(jié)省的建設成本是極為可觀的。
4.2減少模板、木方的損耗
以往傳統(tǒng)的建設方法是將頂模板拆除之后,由人工的方式來將方木、模板以及架料等運輸搬運到卸料的平臺之上,之后再通過塔吊來將模板、方木、架料等吊裝到建筑作業(yè)面之上,這種方式看似沒有嚴重問題,但是對方木以及模板等所造成的磨損極大,特別是模板,經(jīng)歷短短幾次如此的循環(huán)使用之后,便報廢無法使用。
本工程在進行修建期間是使用的15mm厚度雙面覆膜木模板,而相同品質(zhì)下的模板本身在使用以往傳統(tǒng)的工藝項目施工期間,所呈現(xiàn)出來的周轉次數(shù)僅僅只有4-5次。但在本工程之中,采取中途替換以及結構封頂剩余的方式,所呈現(xiàn)出的周轉次數(shù)達到了7次,甚至更多,并且有相當一部分的模板在多次循環(huán)使用之后,都能夠保持一個較為光滑的板面狀態(tài),其木模板的邊緣沒有出現(xiàn)任何分層開裂的現(xiàn)象,保持著完整的模板形狀,這類型模板所具有的剩余價值較大。
4.3對機械設備和其他輔助設備依賴程度低
塔吊本身在使用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其項目結構便是施工期間所存在的關鍵,而該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所需要應用到塔吊的地方僅僅只有3次:首先,當?shù)叵乱粚禹敯逶谶M行施工的過程中,便可以使用塔吊來直接將各個不同部分的材料全部吊到施工作業(yè)面之上,而在第二次進行調(diào)運的時候,是在建筑第八層的模板更換期間,使用塔吊調(diào)運的形式來進行新舊模板吊運。最后一次是建筑結構進行封頂之后,直接使用塔吊來將所有完全拆除的材料吊運到地面之上,從這幾個部分能夠明顯的看出,早拆體系實際上對于塔吊并沒有呈現(xiàn)出較大的依賴性。此外,使用早拆體系來進行建設,無需進行卸料平臺搭建,應用這一施工方式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面:節(jié)省人工;節(jié)能施工材料;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卸料平臺所導致的安全隱患。
4.4加快工期,提高工效
采用了早拆體系之后,塔吊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吊運大鋼模上,這時發(fā)現(xiàn)塔吊還有剩余運力可以利用,于是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了約185m2的鋼模板,盡管如此,塔吊每日作業(yè)時間仍基本保持在午夜12點左右結束,地上標準層工期變?yōu)?d一層,最快時為6d一層,從而使整個結構工期縮短至少15d,為裝修施工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采用早拆體系后,木工工效與以前相比可提高約40%。
5.結語
綜上所述,頂板模板支持體系的研究在近幾年格外引起行內(nèi)的重視,其在實際施工中的卓越表現(xiàn)備受行內(nèi)認可,但是現(xiàn)階段建筑工程的頂模板只有利用早拆支撐體系施工方式,才能夠有效的保證模板、方木、架料等磨損率下降到最低,使得工程的經(jīng)濟效益提升,同時還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以此來促進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超.獨立鋼支撐式水平模板早拆體系在住宅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產(chǎn)業(yè),2008(11)
[2]鄭寶順,劉建華,王文仲.高層建筑大開間樓板裂縫的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0(04)
[3]唐艷芳,張富貴.民用建筑裂縫的產(chǎn)生與防治[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