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語言組織和邏輯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歸宿,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從基礎訓練和情感培育兩方面入手,探索小學生說話教學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強化訓練;情感;善于觀察;勇于表達
很久以來,小學的作文被禁錮在模式套用,有失實際的不良教學氣氛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要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倍ǜ窳诵W說話教學的基調(diào)。那么如何擺脫俗套,將小學說話教學帶入新的境界呢?
一、強化訓練,打下牢固基礎
語言是一種天分,也是一種能力發(fā)揮,后天的練習也是很有作用的。對小學教師來說,用規(guī)范的教學、多頻次的練習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否定的是,傳統(tǒng)的說話教學在基礎練習方面還是有優(yōu)勢的,比如,對字詞的規(guī)范練習、語法的運用、習作的基本方式方法等。這些方法能將學生的生活用語字面化,能讓學生嘗試習作,克服白話是特別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是行為習慣破、培養(yǎng)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從強化閱讀入手,一點一滴,引導學生從生活化語言向文學語言轉(zhuǎn)化,為將來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善于觀察,勇于表達
學生階段,說話教學的定位應該是立足生活。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范圍還僅僅停留在表面化,語言表達也是對生活的直接敘述,所以,對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描述就成了小學生作文的主題。因此,不急于讓學生在文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求語言的規(guī)范和邏輯的順暢就好,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說。如此看來,多關(guān)注生活、善于觀察、勇于表達就是關(guān)鍵,教師往往給學生留作文題目時也能體現(xiàn)這點,如,寫一下小動物,寫一篇景物描寫,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教師過于將題目死板化,會讓學生的思維僵固,缺乏自主性。所以,教師一方面要正確引導,讓學生用心觀察任何事物,并且有表達的愿望,這樣,作文的素材就廣泛了。
三、以情升華,漸入佳境
在語言基礎過關(guān)的前提下,加入情感的成分,就是小學生說話的終極目標。好的文章要有“真情實感”,更能將語言升華成思想。雖然小學習作還處于文章的初級階段,但將習作轉(zhuǎn)向情感是必經(jīng)之途。但這種情感的引導是很見教師功底的,經(jīng)常會看到小學生作文中,在作文的結(jié)束語中喊一些空洞的口號,這不是真情實感,也是小學作文的誤區(qū),原因是學生沒有感觸,不是有感而發(fā),那么教師就要科學引導。首先,要教會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學會語言情感的抒發(fā),再有就是啟發(fā)孩子對事物的思想性,如,對動物的保護,地球的珍愛,身邊事物的關(guān)注,國家、民族的熱愛等,只有有了真情流露,寫出的東西才是真實的、感人的。
說話、習作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要教師堅持基礎訓練,有效情感啟迪,小學生的表達水平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參考文獻:
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3.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婁山關(guān)鎮(zhèn)鞍山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