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仕華
【摘 要】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極大地促進了課程的改革,課程的改革必然會對教學活動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的效果卻并不顯著,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一直困擾著廣大教師們。鑒于此,筆者將以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了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為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方法
引言
近年來,在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備受青睞,也是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禁錮,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課堂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靈活且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可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學生對此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育過程中,卻暴露出一些問題。由于我國對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研究缺乏深度,教師也沒有意識到這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在教學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為了滿足素質(zhì)教育的新要求,廣大教師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一番討論。
1.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合作學習缺乏主動性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不少學生缺乏主動性,不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在討論中很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導致那些積極參與的學生講個不停,而另外一些學生則只是做一個“聆聽者”,從表面上看來,討論的氣氛熱鬧、活潑,而實際上隱藏著各種問題。長此以往,一些能力欠缺的學生偶爾會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要求其他學生來完成,不把任務當回事,而能力較強的學生就會不做很多努力,以此來減輕自己的任務,不讓能力欠缺的學生偷懶。待討論完畢后,討論的效果也不明顯。
1.2合作學習形式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把合作學習當成是一種形式來豐富教學活動,就其表面來看,討論非常激烈,但實際上卻沒有顯著的成果[1]。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并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3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不完善
在小組討論完畢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簡單地給出一個團體評價,學生個人的看法或意見得不到尊重和認可。長期下去,評價主體就會變得單一;評價內(nèi)容也不具個性,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也發(fā)揮不了作用,教師也就忽視了其功能作用,就算重視了,也只是較為片面的強調(diào)“主旋律”而沒有落實好相關的工作;評價也只是針對整個小組來進行的,無法體現(xiàn)學生個體的成果。久而久之,評價機制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2.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2.1教師要做好科學合理的分組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情況做好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是否恰當會對學習效果和質(zhì)量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要遵循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分組原則,了解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如此便可以使小組組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凸顯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從而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滿足組員相互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要求。
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一個問題:“你覺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這時就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師再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開闊思維,又可以發(fā)揚小組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要發(fā)揮課堂的主導作用,保證合作學習有效進行。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是無事可做,而是要進行有效的管理,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在教學中,當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做好相關的工作,找出問題所在并及時解決問題,使合作學習進行的順利。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表揚活動順利進行的小組,幫助一些存在問題的小組,盡快找出問題,進入有效的討論等。
例如,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你怎樣看待中學生上網(wǎng)”這個問題,是非常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然而在進行討論和交流時,有些小組很難進入到正題,此時教師就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使小組盡快進入討論。如此就可以讓學生學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
小組合作學習的落腳點不是單純地解決問題,而是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鍛煉交際能力[2]。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把握時間,盡量讓其成果得到展示,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他們發(fā)言完畢,及時地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進行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尊重和認可,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合作學習。檢測完畢后,評價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從而增強各小組的團隊合作意識。
例如,在講述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學習中的苦與樂》這個課題時,究竟是苦大于樂還是樂大于苦就值得深入探討,這時就需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教師要用正確的觀念讓學生知道學習有苦也有樂,這兩者是不可分離的,只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學習,就會獲取學習的快樂。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然而小組合作學習在現(xiàn)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卻不盡人意,效果也不顯著,廣大教師還是無法在實際過程中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從其開展情況看來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就成為了廣大教師一個值得討論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葛成軍.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11(08):187-188.
[2]胡靖.新課程標準下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7(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