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桃
【摘 要】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美,將能夠很好地化解人們對于政治課堂一味說教的誤解,重塑政治教學的形象。本文將在闡釋中學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美的主要特征的基礎上,扼要分析一下中學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美的深層意義,旨在為今后中學政治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語言美 中學 政治 課堂教學 重要性
語言是一門藝術,美的語言不僅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質,還能夠直接影響語言交際的效率和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事實表明,說話得體的人總能夠獲得他人的歡迎,營造和諧的氣氛,引起情感的共鳴。在中學教學中,政治教學也需要語言美。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币虼?,在政治課堂中滲透語言美將能夠有效地化解人們對于政治教學的枯燥、乏味的說教偏見,從而改變政治課堂的形象,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
一、中學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美的特征
(一)幽默的美
教育學家斯維特洛夫曾經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笨梢?,幽默對于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性。語言的幽默美指的是,在中學政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采取豐富多彩,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問題的解答。具體而言就是要敘述的語言娓娓道來,栩栩如生;說明的語言思路清晰,有條不紊;評論的語言一針見血,鏘鏘有力;解答的語言仔細認真,入木三分。如在講授“人生觀,價值觀”這一小節(jié)時,教師可以運用活靈活現的語言講述一個錯誤的人生觀的案例,并指出如果學生們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將是案例中的人物,從而在幽默風趣的氛圍中既達到了傳授知識的目的,也引發(fā)了學生們的人生思考。
(二)科學的美
恩格斯曾經說過:“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了解,就會牢牢記住,變成口語,而這是冗長句子絕對做不到的,”這正體現了語言的科學美。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語言的科學美一方面指的是教師在授課時必須保證語言的正確性、規(guī)范性、邏輯性,不能錯話連篇,悖句百出,這是最起碼的語言要求。另一方面則指的是科學的語言美必須簡潔明快,可以不是什么高談闊論,但絕對印象深刻,可以不是什么夸夸其談,但絕對精煉干凈。比如在講授“為人民服務”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要善于運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等這樣的名句,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中學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美的重要性
(一)語言美能激發(fā)學習興趣
試想一堂政治課,一位教師善用語言美,使得課堂教學趣味十足,氣氛活躍。另一位教師不善運用科學的、幽默的語言,教學死板呆滯,枯燥乏味。那么學生會更喜歡哪位教師的課堂呢?答案顯然是那位善于運用語言美的教師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教學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興趣能促使人們在工作、學習中目標明確,積極主動,從而自覺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獲取工作和學習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動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愉悅。如在講授“辯證”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靈活使用“我站在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下看我”等廣為人知的名言,并不時用有關辯證內涵的小故事來刺激,吸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語言美能陶冶學習情操
語言美能陶冶學生的學習情操,能讓學生在美好的語言的感召下由感官直入心靈,開啟想象的大門,深刻體會這個世界的事物,產生精神的震撼。蘇霍姆林斯基曾把教師的語言美比喻成一把精美的鑰匙,指出“美語”不僅能開發(fā)情緒記憶,而且還能深入到學生大腦最隱蔽的角落??梢?,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美對學生情操陶冶的重要意義。政治教學需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因為只有學生的熱血沸騰起來了,認知激情起來了,政治所蘊含的的相關知識才能夠在學生的內心中根深蒂固。以講授有關“中國共產黨”的內容為例,為了祖國的獨立自主,繁榮昌盛,我們黨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不倦。在戰(zhàn)爭年代里,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終于帶領中國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國;在和平歲月里,他們勇前進,搞創(chuàng)新,終于帶領中國人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是要用這些感情充沛,激情澎湃的語言來喚起學生沉悶的情緒,從而使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并樹立起偉大的理想抱負。
(三)語言美能引導學生舉止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政治教學中善用語言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外,語言美還可以引導學生的行為舉止。美好的語言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她不光外表漂亮,內心也在向往著美麗的花叢。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終日在美好的語言的熏陶下,學生的行為習慣也會向著美的一面發(fā)展??谏橛穸袨橛孤档默F象不能說沒有,但至少是很少的。從這個層面講,教師在教學中就更必須善用科學的、幽默的語言。如在教授“如何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的內容時,要學會運用“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苦中尋樂是人生的悠然,以苦為樂是人生的超然”等美語,這樣,學生不僅能欣然地進行接受,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有所注意,并不自覺地去履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實踐。
總而言之,美語是一種藝術的構思,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善用科學的,幽默的語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起到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舉動的作用。正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所說,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如果我們每一名教師都能認識到教學語言的重要性,并不斷地加以錘煉,在課堂中以鮮明、和諧的語言節(jié)奏、準確、優(yōu)美的詞語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漢民族語言的魅力,那么這樣的課堂,該是一種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嚴佐軍.新課程下政治課堂教學語言的變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劉淑娟.中學政治教師的語言特色[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3,(35)
[3]祝新蘭.中學政治教師教學語言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3,(18)
[4]彭國中.語言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46)
[5]王麗娟.有關中學生政治學科語言規(guī)范化的探討[J].大觀周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