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飛
【摘 要】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決定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要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首先要能夠記憶。在化學教學中,常有學生反映:元素符號等化學用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化學基本理論及其計算、實驗等,太多太難記,記住后也容易忘記。筆者以為可以從文章中的幾個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 記憶力 效果 教學
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而創(chuàng)造不過是運用知識.所以學習的任務,就是把人類知識經過選擇、提煉和加工,儲存在自己的頭腦里,在需要的時候,變能把知識重現和再認出來,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基礎,為生活工作實踐中的使用作準備。學習的任務之一,就是把人類知識經過選擇、提煉和加工,儲存在自己的頭腦里,在需要的時候,就能把知識重現和再認出來,為高深的學習打基礎,為生活的使用作準備,正如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過: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而創(chuàng)造不過是運用知識?,F代教學強調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要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首先在借助知識的記憶。而在化學教學中,常有學生反映:元素符號等化學用語,元素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化學基本理論及計算、實驗等,太多太難記,記住后也容易忘記。那么怎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性,加強學生的理解
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結合起來,提高記憶效率。初中化學知識覆蓋面大,內在聯系千絲萬縷,而化學用語和化學量的規(guī)定與運用又千差萬別,不少學生由于沒有掌握好已學過的知識,在知識系統(tǒng)中失去了線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識上,表示出記憶效果不佳。要幫助學提高記憶效果,就力求在教學中將新舊知識系統(tǒng)化,使學生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真正理解并掌握一個完整的概念如:有關溶解度計算的教學。先復習“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給出溶解度的計算公式。進一步強調指出:這一個公式必須具備:一定溫度下,百克溶劑中,溶解達飽和,溶質克數一定,此時溶質克數即溶解度。這樣,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增強了記憶效果,又掌握了計算的方法。另外,初中化學的概念、理論,涉及到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運動和變化,它與宏觀形象或事實有質的不同,是更為抽象而難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有較深刻的記憶,在教學中,科學地把一些概念、理論形象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如講“電解質的電離”時,出示小黑板的圖象,學生對電解質的離解及運動,一目了然,印跡深刻。
二、多次回顧,加強記憶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告斯對遺忘現象作了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以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即遺忘 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規(guī)律,教學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幫助學生與遺忘作斗爭。首先,組織有效地復習如:及時復習,強化記憶,因為重復是記憶之母。教師要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提問的目的首先是減少學生的遺忘,鞏固學生的記憶,再是對新課掃平道路?;蛘撸稚土?。教學中要利用一切機會抓好平時的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當然這還得要注意復習方法。復習要避免機械重復,每次復習都應給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發(fā)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其次,編制記憶規(guī)律口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編制一些正確的記憶規(guī)律口決,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如要求學生記憶元素化合價時,可編為:“一價氫鋰鈉鉀銀,二價銅鈣鎂鋅,三價鋁鐵四碳硅,正五負三氮和磷,氟氯溴碘負一價,氧硫負二用得勤”。再如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時,可編為:“氣體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即實驗開始時,先通氣后加熱,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后停止通氫氣。)
最后,反復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根據對遺忘規(guī)律的研究,已 貯存的知識信息,若不反復運用,強化信息的痕跡,將會自動喪失而使得到的知識流失。所以在教學中經常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如有代表性讓學生做些上節(jié)、上章以至上冊的習題,增加一定數量的綜合題,可多次刺激,強化記憶,減少遺忘。
三、注重把機械記憶轉為理解記憶
注意知識內的縱橫聯系。例如,把沸點、熔點、氣體密度和分子量聯系起來;把反應條件和物質性質及反應產物聯系起來;把物質性質和物質結構聯系起來。首先,重視講課語言的形象直觀,有些概念和理論不能通過實驗觀察到具體現象,只能用形象的語言或比喻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形成理解記憶。例如,固體體積的大小主要決定分子體積的大小,而氣體的體積大小則主要由分子間的距離來決定的??膳e例說:10個籃球和10個乒乓球緊密挨著,各排成一橫行,兩橫行長度相等嗎?學生回答:長度不相等,這說明什么?說明兩種固體物質,雖然分子數相同,但由于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同,故體積不等,所以一摩爾任何固體,分子數相同,但體積是不相等的。接著提問學生,10個籃球和10個乒乓球每隔一米排一個,那么,兩排長度是否相等呢?學生回答,“基本上相等”這又說明什么呢?說明若分子之間距離相對比較大并且基本相等時,相同數目的分子的體積是相等的。從而比較容易地得出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其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抽象問題的理解。例如,鹽的水解過程學生較難掌握,我就以醋酸鈉為例,把醋酸、醋酸根、氫離子、水分別制作成離子和分子模型,再加上動作、聲音,通過多媒體上播放出來,這樣,醋酸根與水反應生成醋酸和氫離子的過程非常形象、直觀,從而,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記憶。
【參考文獻】
[1]鄒濤.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提升學生的記憶力[J]魅力中國,2013(07)
[2]胡浩瀾.初中化學有效記憶的方法[J].學習導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