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耿
參加過五屆世界杯、三屆奧運會的巴西體育記者若昂·卡洛斯·亞松桑表示:“巴西富有文化、藝術資源,音樂、人種上與文化上的混血、桑巴、馬拉卡納(球場)都能使得這場盛大的秀與眾不同。”
這個在文化上給人以色彩斑斕意象的國度,可書之處綿延不絕。本文主要講述在世界杯的組織中有獨特體現的巴西文化,以及其為本屆世界杯打上的巴西烙印。
“巴西小方法”
在世界媒體關于巴西世界杯的報道中,占比最多的內容恐怕是工程延期。
在距離揭幕戰(zhàn)還有45天時,12座球場仍有3座未準備好;共64場比賽中,有14場還未確定在哪踢。
而在球場建設之外,里約與圣保羅之間的子彈頭列車還沒有開通,薩爾瓦多市的地鐵按照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世界杯之后運營,大部分機場的改造也與世界杯無關。
巴西總統羅塞夫給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打了十幾分鐘電話,主題只有一個:保證不會誤事。
但是,總統的保證并不能扭轉國際社會對巴西人辦事拖拉的印象。由于不滿世界杯籌備進展,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兩年前就曾指責:“得在屁股上踢一腳,巴西才能往前走?!?/p>
往屁股上踢一腳也未必有用,得到的可能只是軟綿綿的回應?!伴e散文化”深入巴西人骨髓,他們還發(fā)明了一個詞以論證懶散的正當性——“巴西小方法”(Jeitinho),堪稱“國家級拖延癥”。
“巴西小方法”可以用葡萄牙的一句諺語來解釋:“沒有最后1分鐘,什么事也完不成?!?/p>
國際奧委會歷史上第一個市場總監(jiān)麥克爾·佩恩對《圣保羅頁報》說:“每屆奧運會都要面對拖延癥,國際奧委會目前面對的是過去30年來最嚴重的?!?/p>
盡管奧運會還有兩年的準備期,但工程進度落后已是事實。國際奧委會執(zhí)行主任、專門負責協調里約奧運會籌備的費利5月7日表示,里約籌備工作比計劃延遲兩年?!妒ケA_州報》還援引國際奧委會的數據稱,在距離奧運會開幕還剩兩年多之時,里約的籌備工作僅僅完成10%。
國際奧委會決定由費利每月訪問一次巴西,督促進度,免得2016年里約奧運會變成“里約大冒險2”。
世界杯和奧運會,使巴西人的拖延癥充分暴露,也引發(fā)了一些人的反思。體育專欄作者雷南·普拉特斯表示:拖延癥正使巴西失去借助兩大賽會實現現代化的機會。
SporTV的評論員毛利西奧·諾雷加則說:“世界杯只能以‘巴西小方法來處理了,我們向世界展示了最糟糕的一面,巴西該成熟、成長了,惡作劇夠多了?!?/p>
無序并快樂著
在世界杯的組織工作之中,與拖延一樣飽受詬病的是無序。
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甚至不顧巴西人顏面,提醒游客:“球迷來到巴西,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和充足的準備。你不能睡在沙灘上,因為世界杯期間是冬天……安排好你的酒店,你不能背個雙肩包就來。也不能從一個城市開車到另一個城市,別以為你是在德國,可以很輕松地走遍全國?!?/p>
球王貝利對巴西的殿堂級球場馬拉卡納的批評,直指細節(jié)中的無序:“我在馬拉卡納找?guī)M去之后竟然無從下腳,令人作嘔,這種骯臟和落后的形象實在令人汗顏!”
其實,巴西并非沒有大型活動接待經驗。從2007年起,巴西就是國際活動的熱鬧舞臺:泛美運動會(2007)、世界軍人運動會(2011)、“里約+20”峰會(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大會)(2012)、世界青年節(jié)(2013)、聯合會杯(2013)。而在2014年的世界杯與2016年的奧運會之后,還有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9)。
只能說對無序的習慣、無視甚至享受,是整個拉美的行事風格。比如,美洲杯作為水平最高的洲際比賽中組織最差的,一直都不靠譜。舉辦周期基本是想起來就辦一屆,2015年第44屆,而第45屆已經決定放在2016年,以慶祝南美足聯成立100周年。主辦國也像臨時約飯局一樣商量著來,本來這屆是放在巴西的,屆時巴西剛搞完世界杯,不想搞了,就讓給了智利,而智利的粗心有一例證,其鑄幣廠四年前竟然將50比索硬幣上的國名Chile誤拼為Chiie。受邀國也像南美球員的女朋友一樣不太固定。
這些讓完美主義者不能容忍的細節(jié),反而盛放著巴西人的散漫快樂。歷任《泰晤士報》和《倫敦晚旗報》總編的西蒙·詹金斯爵士就建議巴西人干脆這樣素面朝天地迎客,效果反而更好。“他們完全可以放棄新建場館,邀請全世界到他們?yōu)?007年泛美運動會而建的體育場館。然后告訴國際奧委會鑲金帶銀的官員、贊助商及VIP們,沒有豪華公寓、轎車以及專屬道路,只能露營在科帕卡巴納海灘上。這座嘉年華之城可以舉辦一屆體育的狂歡節(jié),它能證明窮市也可以主辦與富市不相遜色的大型賽事。與其忍受拖延與無能的指責,不如展示自己的勇氣與膽識?!?/p>
前任總統盧拉甚至爆了粗口,認為沒有必要按照“FIFA標準”興建球場、交通設施,快樂才是世界杯的真諦。
“用腳走總不會有問題吧。走著去、光腳去、騎車去、騎驢去,以任何的方式過去,但是我們現在操心的是有沒有地鐵,地鐵是不是還要修到球場里?我們應該保證這些人看得上比賽、應該有更好的巴西美食、應該將賓館里的客人招待得好一點兒?!彼f。
對不起了,內馬爾
如果想借世界杯去足球王國巴西感受足球文化,那就錯了。
一個月前,Unicarioca的調查顯示,只有55%的里約市民會在世界杯期間支持巴西隊。而在上屆世界杯期間,里約的大街小巷插滿了國旗、貼滿了海報。如今只在馬拉卡納足球場周邊零零散散地貼了些黃綠色的海報,而在科帕卡巴納與依帕內瑪兩大海灘,根本就沒任何表示。
國家隊在主場所受到的禮遇尚且不如客場。
巴西網民制作的一首互聯網歌曲《對不起了,內馬爾!》(目前效力于巴薩的內馬爾是如今這支巴西隊的頭號球星和領軍人物),說明了足球與民生在民眾心目中孰輕孰重。endprint
歌詞寫道:“對不住了內馬爾,這次我無法為你喝彩,贏得冠軍或許能讓人們綻開笑顏,但為這個世界杯花費十億我們可稱不上是真正冠軍,我們有一座座豪華漂亮的球場,但巴西的學校和醫(yī)院卻是破舊不堪,生命中有許多比足球更重要,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有一點點進步?!?/p>
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的教授佩德羅·特倫格羅斯對西班牙《國家報》說:“再沒有四年前的氛圍了,政府并沒有在意將人民納入世界杯中。首先,世界杯給人很多改善生活的希望,但是大多都落空了。其次,留給民眾的球票太少了,他們根本無法參與這場派對。政府許諾很多,兌現很少。其結果是灰心和沮喪的氣氛?!?/p>
巴西人對足球絕對不是超越現實利益的愛。
就連足球本身,更多是個謀生工具。球員被稱為“腳力勞動者”,球員出口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項重要產業(yè),每年有近千名球員被輸送至世界各地。
他們或棲身在歐洲二流聯賽,生活富足,還有點小小的理想,一旦哪天在聯盟杯上一戰(zhàn)成名,就可由中產階級晉身頂級豪門。他們中,還有的人生活在戰(zhàn)亂的安哥拉,或是生活在天寒地凍的北歐,或是迷失在香港璀璨的夜色中,或是在努力適應火辣的泰國菜;有的人習慣了大俱樂部球場里的人山人海、彩旗飄飄,有的人在立陶宛的球場里最多只看到過200名觀眾,有的人在越南聯賽每月只有150美元,中等球員平均拿到5000美元月薪。
他們都是“足球王國”的子民,出門在外不一定都能混成“國王”級的球星。
塑造巴西新文化
世界杯等大事件是傳播國家形象的良機。巴西政府抓住這個良機,扭轉在賽事組織過程中被毀的形象。他們在賽事中植入了不同于傳統想象中“他者”的巴西新文化。主要包括:
在圣保羅伊塔格朗球場的世界杯揭幕戰(zhàn)中,球迷們見證了一項令人興奮的最新醫(yī)學科技進展:由一名高位截癱者開球,他將盤帶六步。
這個奇跡要歸功于巴西神經科學家米格爾·尼可萊里斯,他發(fā)明了一套機械外骨骼,身體活動受限的殘疾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大腦發(fā)送指令,驅使肢體運動。這個項目屬于“重新行走”——美國、瑞士、德國和巴西研究機構的合作項目,是巴西科學的一個夢幻般的貢獻,數以十億觀眾將會見證直播。
每場比賽之前,數十億觀眾會看到“為了和平和反對種族主義”標語。世界杯成為種族多元化的巴西引領種族平等這一崇高事業(yè)的另一個機會。
在強生公司(官方贊助商)的倡議下,巴西政府決定嘗試一次少有的全國動員:“愛心之旅”。12座主辦城市共同完成巴西歷史上最大的獻血活動,其目標是拯救“一個馬拉卡納球場的人”,即80萬人。
針對世界杯撕裂了巴西社會的批評,組委會有展示社會包容性的舉動——邀請5萬名場館的建筑工人,在為他們特別搭建的舞臺上參加一場秀。10%的門票將以30雷亞爾的低價出售給特定年齡的觀眾及特殊的社會團體。
這還是史上第一屆關注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世界杯,其中一場比賽將在一個完全依靠太陽能發(fā)電的地方進行:米內羅的光伏太陽能已經向配電系統注入超過1兆瓦的電力,除了供應球場,還有1200戶居民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