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獲獎影片《風格之戰(zhàn)》上映已經(jīng)過去不止三十年了,這個片子引起世界人們對上世紀八十年代鮮為人知的紐約涂鴉文化的關注?,F(xiàn)在,一個新的紀錄片希望揭示更無人知曉的中國涂鴉藝術家?!秶娖岜本犯?6個“graffers”穿過中國首都——北京,這個充滿混凝土墻和建筑工地的城市本該是一個惡搞的天堂,但據(jù)這部紀錄片的導演Lance Crayon估計這個團體的數(shù)量只有幾十個。
數(shù)量很少,卻不是因為政府在壓制。盡管中國官員出了名地挑剔其他藝術,卻對涂鴉視而不見。和Lance Crayon最初預見的正好相反,他發(fā)現(xiàn)這些藝術家公開在白天工作并且吸引著拍照的人群,而路過的警察對此漠不關心。西方同行們只有幾分鐘時間去完成他們的藝術,中國的涂鴉者卻奢侈地擁有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不停地完善設計。
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被定罪的涂鴉藝術家將面對巨額的罰款或幾年牢獄之災。但在中國,雖然涂鴉是違法的,從業(yè)者卻很少面臨處罰。有限的被捕者基本拘留一個晚上或支付超過500元人民幣的罰款就行了。
而且中國政府曾經(jīng)資助過涂鴉藝術。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在本地藝術家提交了他們的設計用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他們在一段官方認可的300米長的涂鴉墻上作畫。最近,一段長城也被宣布成為授權的涂鴉區(qū)。
當然,中國的開放或許可以通過先例解釋。現(xiàn)代中國涂鴉只有幾十年,但在墻上寫字在這個國家已經(jīng)有很長的歷史,并不會讓人為之驚訝。
自漢代起中國的文人就開始將文字刻入石頭和樹,后來他們把詩題到寺院和路邊旅店的墻上。歷朝歷代,從早期的皇帝到現(xiàn)在的共產(chǎn)黨領導人,他們的書法作品在風景名勝區(qū)都可以見到。
從一開始戶外題詞就成為政治斗爭的核心。近代,毛澤東的紅色大字報貼滿中國各地的墻上,并在同一時間,打擊任何通過手寫海報質(zhì)疑他正統(tǒng)的人。毛澤東去世后,不同政見者制作自己的大字報貼在北京西單的某面墻上,最后成了著名的民主墻。
今天中國街頭涂鴉藝術家知道循規(guī)蹈矩。雖然他們也會碰觸通貨膨脹、污染等敏感問題,但避免將矛頭指向政府。他們也知道,國有建筑是禁地。
如果說美國的涂鴉誕生在貧民區(qū),那么中國的graffers則來自中產(chǎn)階級。據(jù)介紹:“在中國,大多數(shù)做涂鴉藝術的是學生,不是黑幫,更不貧窮,因為噴漆罐相當貴?!?/p>
而且中國的涂鴉不是顛覆性的,而是可以盈利的。本地藝術家甚至與紅牛、阿迪達斯以及路易·威登等商業(yè)品牌合作。中國新興的涂鴉文化萌芽于消費主義的興起,雖然這個群體很小,但當越來越多的人能買得起噴漆罐并且有閑暇時間去享受涂鴉,這種文化無疑會更加繁榮,只要政府允許。
本欄目責任編輯: 滿凱艷(mankaiya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