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萍 馬維紅 趙 娜
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門診輸液室是醫(yī)院的窗口,具有患者多、人員流動頻繁、輸液量大、用藥種類多、病種雜、護士少的特點,國內不少醫(yī)院門診輸液室存在人滿為患的現(xiàn)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及健康觀念的轉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護患糾紛的發(fā)生也呈上升趨勢。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是一所區(qū)級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年均門診輸液量約10萬人次,日均輸液量近300人次,其中嬰幼兒占45%~56%,在嬰幼兒門診輸液全程服務過程中稍不小心,很有可能出現(xiàn)輸液安全隱患,容易引發(fā)醫(yī)療糾紛[1]。因此,改進門診輸液室的管理就成了醫(yī)院護理管理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近幾年來,我院重視輸液室的管理與改進,在這方面進行了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現(xiàn)報道如下:
門診輸液室服務質量的高低是醫(yī)院整體水平的反映。為了更好服務于患者,醫(yī)院對門診輸液室進行了調整,建立專門的兒童輸液室并設立在兒科診室區(qū)域,方便及時解決患兒輸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設置專門的搶救室,根據不同年齡段及疾病種類將輸液室相對劃分為一、二、三、四4個區(qū)域,防止交叉感染。室內安裝專門輸液椅、空調、彩電、呼叫系統(tǒng)、監(jiān)控和自動空氣消毒機等設備,設有報欄、分病種健康教育小冊子、卡通畫和動物畫、電視播放動畫片,提供飲水機和飲水杯、便盆,方便輸液患兒及家長取用等,布置舒適、安靜、安全、美觀的輸液環(huán)境,營造具有兒童心理特色的溫馨輸液區(qū),使患兒在較舒適的條件下得到快捷安全的護理治療。
醫(yī)院為兒童輸液室配備老、中、青結構合理的護理人員,以中青年護士為主,合理進行排班,安排年齡偏大的護士主要負責接診、配藥、巡視等工作,中青年有穿刺經驗的護士或護師負責嬰幼兒輸液,減少了因穿刺技術不過關引起的投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滿意率。在輸液高峰期實行彈性排班,分工明確、定崗定位,根據各班技術含量及所負的責任不同,進行績效考核,與勞務費掛鉤。
護理人員業(yè)務水平、技術質量的高低直接反應到醫(yī)院聲譽。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全體護理人員每月定期組織業(yè)務學習,對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討論,提出整改措施,解決問題;定期培訓專門為嬰幼兒穿刺的護士,選擇業(yè)務骨干講課和操作示范,對調入科室的新護士必須進行3個月小兒穿刺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單獨上崗,保證靜脈穿刺一針見血。
當患兒及家屬來到輸液室時,接診護士對每位來輸液的患兒家長主動說“你好”,用塑料筐盛接藥物及就診卡,刷就診卡打印輸液粘貼單,采用反問式方法核對患兒姓名,家屬回答正確后,再仔細核對性別、年齡、藥物名稱、質量、數(shù)量、劑量、濃度、用法、輸液天數(shù)及有無配伍禁忌,給男、女患兒分別系上藍色、粉紅色腕帶,根據病情合理編號,并在輸液標簽上編好輸液瓶數(shù)(如 3-1、3-2、3-3,……),保證液體不遺漏。 最后將編號和剩余藥物交給家屬,告知家屬輸液大概需要時間并到輸液區(qū)等候,按順序將盛裝有藥物、輸液粘貼單塑料筐一同送到加藥室。
貼瓶護士根據輸液粘貼單核對姓名、性別、年齡、藥物名稱、質量、數(shù)量、濃度、劑量、用法及有無配伍禁忌,按輸液順序擺好藥物。對一些需要特殊輸注的藥物,在輸液粘貼單上注有相應標識,如滴速快或慢、避光輸液等。
配藥護士再次查對輸液粘貼單上的藥物與所放藥物是否相符,輸液順序是否安排合理,劑量準確無誤后,嚴格執(zhí)行一人一針一筒一次性使用的原則配藥,避免輸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并在輸液單的加藥欄上簽全名及加藥時間。配藥時做到液體現(xiàn)配現(xiàn)用確保藥液的質量,配藥無浪費、保留空安瓿,留插管護士再次查對,杜絕錯配或漏配液體。
插管護士根據保留的空安瓿再次仔細查對所配液體與安瓿是否一致,按序號進行插管,將配好的藥液放入塑料筐從治療室內窗口傳遞給靜脈穿刺臺護士。
4.5.1 核對患兒身份及液體瓶數(shù) 穿刺護士按貼瓶單先后編號呼叫患兒姓名、查對液體總瓶數(shù),采用反問式核對患兒名字及腕帶標識,待患兒家屬確認無誤后進行穿刺。穿刺后在輸液單上注明開始時間、滴速并簽名。
4.5.2 掌握進針技巧 提高穿刺技術 由于嬰幼兒頭皮靜脈是呈網狀分布,血液可以通過側支回流頸內靜脈或頸外靜脈再回流到心臟[2],根據嬰幼兒自身特點常規(guī)選擇頭皮靜脈。準確判斷進針角度是關鍵,因進針角度與患兒疼痛感有關,角度偏小會增加患兒疼痛感,偏大可減輕針尖面壓力,減輕局部疼痛感。穿刺時動作干凈利落,盡量做到一針見血。
4.5.3 掌握頭皮針固定技巧 靜脈穿刺成功后,僅是輸液成功的一半。嬰幼兒靜脈輸液速度宜慢,時間較長,活動頻繁,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控能力,針頭容易脫落或穿破血管,導致藥液外滲、局部腫脹,嚴重者可出現(xiàn)局部壞死,頭皮針固定方法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院總結了2種固定方法:①頭皮靜脈穿刺固定法。操作護士首先準備六條膠布和一個無菌棉花球,穿刺成功后,左手食指迅速固定針柄、拇指托起針尾端,右手迅速取2條膠布交叉貼在針柄上,初步固定好頭皮針后,把棉花球墊在針柄下并依次將其余膠布貼好,遇到吵鬧、汗多的患兒應在頭部繞一圈膠布加強固定。②手背、足背靜脈穿刺固定法。操作護士先準備好長10 cm、寬5 cm的小紙板、3條或以上長20 cm的醫(yī)用膠布,穿刺成功后,固定好手部、足部頭皮針,用小紙板墊在患兒掌腕、足踝處,注意紙板兩端超出關節(jié)5 cm,限制掌腕、踝部的活動。
巡視護士負責護送穿刺好的患兒就座,根據病情、年齡、藥物的性質調節(jié)好輸液速度,告知家屬藥物作用、不良反應具體癥狀、不能擅自調節(jié)輸液滴速和更換液體、不能離開輸液室輸液等注意事項,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加強巡視,巡視過程做到“向上看”液體是否輸完,是否需要更換液體或拔針,“平視”觀察滴速是否合適,“俯視”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漏,有無腫脹、針頭是否堵塞、是否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和病情變化,隨時指導患兒家長約束好輸液中的患兒,輸液肢體擺放在遠離父母側,頭皮靜脈輸液的患兒叮囑家長采用喂奶姿勢懷抱患兒[3]。認真傾聽家屬的主訴,及時排除輸液故障。
指導患兒家屬在拔針后正確按壓穿刺處10 min,避免局部出現(xiàn)瘀血、腫脹,告知家屬回家后24 h不能熱敷穿刺部位,防止血管擴張引起再次出血。
遇到高熱患兒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優(yōu)先治療,高熱驚厥患兒搶救時,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內準確無誤地進行搶救,用藥治療后交款。由于多數(shù)家長會表現(xiàn)得驚慌失措,護士要重視家長的心理感受,盡可能給予語言上的安慰,消除家長恐懼心理。
藥物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現(xiàn)的與藥物治療目的無關的或有害的意外反應。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而門診輸液室是藥物不良反應的高發(fā)地點。隨著藥物種類的增多,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藥物不良反應上升的重要因素。我院嚴把配液時間關,避免配好的藥物長時間放置而致藥效下降,甚至引起不良反應。中藥注射劑提取工藝繁雜[4],藥物中某些雜質可作為抗原與血漿蛋白結合成為高致敏原,誘發(fā)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應高度重視并嚴密監(jiān)測中藥注射劑,中、西藥并用中間應用生理鹽水沖管,告知患兒及家屬不要空腹輸液,做好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確保輸液安全,有效地減少護理差錯事故和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預約輸液”服務是護患(患兒家長)雙方通過現(xiàn)場或電話預約商定的形式,對“預約輸液”需連續(xù)幾天輸液的患兒由家長約定、護理人員有計劃地安排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共同協(xié)商完成小兒輸液過程的一種服務方式[5]。開展“預約輸液”服務是醫(yī)院細節(jié)服務的體現(xiàn),它逐漸成為患者的需求。我院為了更好地為患兒及家屬提供方便,患兒家屬根據自己的情況預約輸液時間,使患兒到醫(yī)院后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杜絕了門診輸液患兒排長隊等待輸液時間過長的現(xiàn)象[6],提高了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同時避免了可能出現(xiàn)的輸液高峰期,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服務質量。
護士不但要有扎實、嫻熟的操作技術,還要有豐富的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護士的溝通能力和家長的態(tài)度往往起決定作用。嬰幼兒接受靜脈輸液時,面對醫(yī)院特殊環(huán)境,存在恐懼、緊張、哭鬧、反抗等心理行為[7],根據嬰幼兒心理特點,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注重心理護理[8],加強與患兒及其家屬間交流溝通,從患兒角度去思考,運用多種心理干預方式,對患兒多采用贊美性、鼓勵性、告知性語言,對能主動配合遵醫(yī)行為患兒給予肯定、表揚,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
門診輸液室患者多,流動頻繁,極易造成空氣污染,空氣吸入是引起醫(yī)院感染的最常見因素。醫(yī)院獲得性呼吸道感染與醫(yī)院室內空氣質量密切相關[9]。我院醫(yī)護人員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及遵循無菌原則,定時自動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嚴格劃分無菌區(qū)和非無菌區(qū),各類物品定點放置。配藥時護士隨時清理配藥臺面、防止配藥過程交叉污染。護士給每位患兒穿刺前后消毒雙手,輸液時嚴格執(zhí)行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用的原則,治療車用物擺放整潔、干爽,防止交叉感染。加強醫(yī)院感染的科普宣傳工作,督促保潔員,負責室內清潔衛(wèi)生,每天用清水或消毒水拖地2次、擦座椅1次。加強醫(yī)院醫(yī)用廢棄物品的管理,醫(y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類袋裝放置,送指定地點進行毀形及無害化處理,防止醫(yī)院感染。
總之,我院通過對嬰幼兒患者門診靜脈輸液服務流程再造,使護士工作有章可循,規(guī)范了護理行為,減少了影響護理安全隱患因素,減少了護患糾紛,從而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和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增加了家屬對醫(yī)院的信任度。
[1]劉平,何少斌.優(yōu)質護理對門診分診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8):152-153.
[2]胡寶莉,王松.幼兒靜脈輸液難題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療,2009,28(33):132-133.
[3]鄒賢鳳,章國梅,吳明英.兒科門診輸液室規(guī)范化巡視對規(guī)避護理風險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18):1688-1689.
[4]溫宇鳳,毛斌妹,申桂蘭,等.沖管對中西藥之間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J].華夏醫(yī)學,2013,26(5):967-969.
[5]郭汝珠,曹美嫦,李彩虹,等.對小兒輸液廳實行“預約輸液”服務實踐的探討[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17(1):113-114.
[6]白樺林,秦桂林,向嬌娥,等.兒科門診靜脈輸液的量化考核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1,26(23):7-8.
[7]林卓英,林秋萍.急診輸液患兒的心理干預措施[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30(10):157-158.
[8]陳英華.嬰兒期患兒門診輸液的心理護理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3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