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緯
民國時期,遼寧有一個叫高鵬振的土匪。他做土匪之前,家境富有,性情豁達,曾就學于沈陽文登書院,返鄉(xiāng)后廣交俠客義士,習文練武,以詩酒酬唱為樂。民國十一年某日,高鵬振在郊外射得一只狐貍,被東北軍的一位營長知道了,非要奪為己有不可。高鵬振說什么也不給他,這位營長竟惱羞成怒,派人搶去狐貍,還把高鵬振綁至營中,毒打了一頓。高回家以后,越想越氣,心一橫,持槍尋至軍營,將營長及其小老婆擊傷。然后拉起一支綹子,自號“老梯子”,只搶大戶、不擾百姓。他為匪10余年,據(jù)稱從未殺過一名平民百姓,沒有燒過一次民房,沒有奸污一名婦女,被當?shù)孛癖姺Q作“大爺”。
像高鵬振這類人物,是由于對社會現(xiàn)實嚴重不滿而又找不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去改變這種現(xiàn)實而淪落為土匪的。他們以行俠仗義為己任,抒大丈夫之胸懷,標榜以手中武器掃盡天下不平。這些人率領(lǐng)的匪幫多是只搶大戶,不掠民眾,因此被百姓稱為“義匪”。
在眾多的土匪中,還有一種“洋匪”,也就是外國土匪。由于列強侵入,外國的土匪也趁機進入中國,危害社會。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吞并中國,實現(xiàn)它的所謂“大東亞”政策,除了進行政治、軍事、經(jīng)濟的侵略活動外,還慫恿、支持一大批法西斯軍官、政客、浪人潛入中國,喬裝成中國人,嘯聚徒眾,組成匪幫,干擾中國政局,殘害中國民眾。
王希亮的《土匪秘錄》一書中描述的江大辮子、“天鬼”隊、鐵甲等,就是這種土匪的代表。“江大辮子”真名叫道見勇彥。他是日本明治維新“三杰”之一西鄉(xiāng)隆盛的部將道見十太郎之子,其父在明治十年日本西南戰(zhàn)爭中為主殉葬。此人性格暴戾乖張,中學時就充當過暴力團頭目,以充任打架斗毆的指揮、逃學鬼、降級大王而聞名。后來,道見學習漢語,研究中國文化,“立志投身于中國大陸的諜報活動”。1902年進入中國,在上海充當出版中文書籍的作新社成員,其間先后到中國的漢口、宜昌、重慶、香港、廈門、臺灣等地旅行,并開始模仿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蓄發(fā)留辮子,還起了個中國名字——江倉波。也就是從這以后,他有了一個綽號“江大辮子”。
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陷入更加混亂動蕩的局面,“江大辮子”感到這是為日本帝國建功立業(yè)、擾害中國的絕好時機。因而,他來到日本駐中國使館求見青木宣純大佐,道出自己的愿望。在青木的支持下,“江大辮子”來到中國東北,收編東北匪隊,組建“東亞義勇軍”,長期在中俄邊境從事各種破壞活動。
(摘自《晚清民國眾生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