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衡量訓練效果實在太難了?!被蛘?,“學員完成訓練之后,我們根本沒有管道可以評估他們的學習成果?!?/p>
管理顧問柯帕翠克夫婦(James and Wendy Kirkpatrick)表示,這是許多沒有衡量員工訓練效果的訓練者所常用的借口。他們認為,訓練一定要衡量效果。
他們指出,規(guī)劃訓練時,必須從一開始就考慮結尾。在安排訓練課程時,思考公司如何能從該訓練獲得最大的成效,可以是提高產品利潤,也可以是將數據全面數字化,將之訂為訓練的目標。如果無法清楚說明目標,有可能是訓練的方向走偏了,也有可能訓練并非必要。接下來,思考學員在接受訓練后,必須有何表現或行為,才能幫助公司達到訓練的目標。所謂的表現或行為必須是具體的,能被觀察,也能被測量。對于比較抽象的技能訓練來說,這個步驟尤其重要。例如,領導力訓練課程結束后,受訓主管是否做到每周都跟直屬員工面對面溝通。
從一開始就考慮結尾,等于分析了公司的需求,確保訓練有其價值。一旦厘清了希望學員做到什么,以及訓練對于公司的幫助何在,緊接著可以開始規(guī)劃課程本身。
在設計訓練時,別忘了同時設計訓練結束之后的活動與工具。學者布林克霍夫(Robert O. Brinkerhoff)的研究顯示,訓練過后,如果公司不再次強調內容或者追蹤結果,學員在訓練中學到的東西,只有15%會真正被應用到工作上。
在設計訓練后的活動與工具時,有三點特別需要注意:首先,跟學員的主管一起擬出訓練之后,學員在工作上需要產生的改變,并且跟主管討論,他們在整個訓練過程所需要提供給學員的支持。
其次,訓練目標應該是具體寫出,學員將會在工作上展現何種行為。例如,接受訓練之后,員工將可以正確地輸入訂單到公司的系統(tǒng)里。
最后,在設計訓練內容時,一并設計追蹤訓練成果的方法。不要把訓練想成單一的事件,發(fā)生之后就結束了,而要把訓練想成持續(xù)進行的程序,有多個組成部分。創(chuàng)造學員在實際工作上的幫手,或者重新提醒他們訓練的內容。
完成課程規(guī)劃后,下一步是向學員解釋,訓練之后,公司對他們在工作表現上的期待與要求。在訓練當中可以不時詢問學員:“你覺得這個信息可以如何運用在你的工作上?”提醒他們將來要把所學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