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燕
“老沈,身體好了嗎?又耐得活守攤了!”有人打招呼道。
“好了好了,多虧了后人喲!”二爸笑容滿面,干凈利索地邊走邊應(yīng)。
外人完全看不出,他竟然患有嚴重的類風(fēng)濕病,曾一度癱瘓臥床。
二爸是我的繼父,我的生父因為車禍已離世多年。1991年,我們?nèi)置么蟮?7歲,小的15歲,都在縣城讀書,正是艱難的時候,家里的頂梁柱卻坍塌了。母親悲痛欲絕,茫然無助,整日以淚洗面,終于病倒了。繼父是醫(yī)生,很長一段時間給母親看病,他慢慢走近了母親,走進了我的家庭。
1993年,繼父進了家門。大哥二哥都管他叫“叔”,只有我叫他“二爸”,取其第二個爸爸之意。二爸跟鄉(xiāng)醫(yī)院簽了承包合同,自己單干,診所就設(shè)在家里。每天的病人絡(luò)繹不絕,他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大半夜的常常有病人敲門急診,還時時去村里出診,回來已是天亮。再苦再累,他都毫無怨言,掙的錢,除了維持診所的運轉(zhuǎn),其余全部補貼了家用。
父親去世后,爺爺奶奶仍舊跟著我媽生活。想著兒媳婦已改嫁別人,孫子尚未成家,爺爺生怕把父親辛苦經(jīng)營的這個家敗給外人,便時不時出點幺蛾子。有一次,爺爺叫回來幺叔,說要把我家盤個底,家里七東八西的要登記明白,省得被外人占去了。媽媽氣得不行,二爸反倒勸慰說,別跟老年人一般見識,他們?yōu)閷O子著想也沒錯,咱何必一個釘子一個眼呢,畢竟是老人。媽媽當時在供銷社工作,二爸在隔壁租了一間門市,一聲不響地把診所從家里搬出去了。這以后,他和媽媽的生活起居就在供銷社的宿舍里。宿舍特別簡陋,很小兩間房,沒地方做飯,在滴水檐溝搭個塑料棚作廚房。二爸不跟老年人計較,只要做點好吃的,總是讓媽媽給爺爺奶奶分一些端過去。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他會把爺爺奶奶接到一起吃飯。奶奶身體不好需常年吃藥,他怕藥拿太多了老人記不住,總是一日三次地給奶奶送過去,十幾年從不間斷。后來,爺爺奶奶老得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了,二爸和媽媽又搬回家住,一日三餐做好送到老人手里,對待老人比親生兒子還好。十幾年如一日的照顧終于感動了老人,爺爺去世的時候,硬撐著等二爸回家,叫他一聲爹之后才安心去了,把僅有的6000多塊錢全部留給了二爸,這可是老人家一輩子的積蓄了。想必,這是爺爺奶奶對二爸的最大認可了吧!
二爸也有親生子女,可他從不偏心,反倒把更多的愛傾注到我們身上。但是我的兩個哥哥,不知道是因為生父以前對他們過于溺愛,還是因為他們對繼父的抵觸,混跡社會都不學(xué)好,常生事端。在外打牌賭錢,輸了回家要錢,要不到就跟父母對著干。二爸除了沉默,就是勸說媽媽,對孩子要寬容,要忍耐。特別是二哥,媽幫他盤下一個十多萬的門市,短短兩年輸個精光,那時的錢啊,十幾萬可怎么賠得起。媽媽恨鐵不成鋼,氣急之下找個木棒非要打二哥,二爸攔在中間,說不盡的好話:“老王啊,莫著急,孩子還小,不懂事,肯定是被別人騙了,這怨不得他呀!”“不著急,不著急,這十幾萬你賠呀?”“行,我賠!”二爸說到做到,其后的七八年時間,他一直給二哥還債。他更加起早貪黑地掙錢,一天到晚在診所忙活,半夜才關(guān)門。他的生活極為簡樸,粗茶淡飯,衣服三五年也不添置一件新的,省下所有的錢還賬。后來,二哥結(jié)婚后,扔下八個月大的孩子,就和二嫂到外面打工去了,二爸和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yǎng)孫子,買最好的奶粉,用最好的尿不濕,直到孫子長大成人,現(xiàn)在讀高三了,還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十年間,二爸和媽媽還清了二哥欠下的十萬巨債,把孫子撫養(yǎng)大,還新修了兩棟樓房。我親眼見到二爸掙錢的艱辛,但從未聽到他一句抱怨的話。他時時念叨孩子在外面漂不是辦法,趁年輕應(yīng)該讓孩子學(xué)門技術(shù),一次次打電話叫二哥回家。2002年,二哥終于回家,二爸和媽媽商量,讓他去讀駕校,還幫他買了一輛長安輕卡,6萬塊錢,全是借的。可是,不到一年,二哥就低價把車賣掉又跑了。媽媽氣得直哭,二爸只是重重地嘆氣,一聲不吭,又埋頭還賬。大哥和大嫂一直在深圳打工,2004年有了小孩,不到兩個月就丟在家里由爺爺奶奶照顧。孫子到上學(xué)的年齡,二爸又催促媽媽到縣城帶孫子讀書,他自己一個人在家,還得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2008年,爺爺奶奶相繼過世,二哥添了小兒子,二爸回到醫(yī)院上班。漂了這么多年,二哥又回了家。在父母的耐心勸說下,再三的扶持下,他終于成熟了,懂事了。他為鄉(xiāng)醫(yī)院開救護車,兼村里保健醫(yī)生,又在家里開餐館,日子漸漸過得富足起來。二爸跟二哥一家住在一起,二哥多加體貼和照顧,生活極為融洽。
2012年,大哥在縣城買了房子。二爸覺得給二哥修了一棟樓房,可大哥卻沒有,心里一直歉疚不安,于是又拿出最后的積蓄,花了十萬把大哥的新房裝修好了。二爸退休之后,和媽媽、大哥一起居住在縣城,帶孫子讀書,過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二爸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他的兒子們終于成家立業(yè)了,盡管這個過程如此漫長。
可是,好景不長。2013年5月,二爸卻因為類風(fēng)濕病股骨頭壞死,癱瘓在床動彈不得。他生怕花子女的錢而拒絕就醫(yī),任憑媽媽怎么勸說都不聽。二哥得知后,親自開車送二爸去重慶、西安等地看病,輾轉(zhuǎn)數(shù)趟。在西安,二哥還抽空帶二爸去看看秦始皇陵和兵馬俑,二爸行動不便,遇到上下樓梯,二哥就一趟趟地背來背去。7月,二爸在重醫(yī)附一院做手術(shù)換股骨頭,我們?nèi)⒚煤蛬寢屧卺t(yī)院輪流照顧,整整半個月才出院。出院后堅持用中醫(yī)療法,大半年時間,二哥每個月按時從西安買藥,每周一次到縣城給二爸煲湯,在家人的照料下,二爸的身體恢復(fù)得特別快。
二哥在縣城盤下一個門面,二爸每天都去幫著看攤,他說:“只要還能動,能為后人做一點是一點吧!”而今,我們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父慈子孝,其樂融融,哥哥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早已改口叫爸爸了。
今年春節(jié),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看到二爸康復(fù)得這么好,都為他高興。二爸便樂呵呵地講后人如何孝敬他、如何對他好,對方便回一句:“那也是你先布秋風(fēng),才有雨下??!”
責(zé)任編輯:蔣建偉
美術(shù)插圖: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