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冬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圖書館如何開展針對老年人的服務
金曉冬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逐漸增多,這種現象已經引起政府機關的高度重視,文章主要分析了老年人閱讀的優(yōu)點和有效利用圖書館的優(yōu)勢,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快樂的晚年生活。
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
隨著我們國家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加,逐漸進入老齡化的社會,60歲以上的老人已逾2億,這一龐大的群體顯示著巨大的潛力,對于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幫助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發(fā)揮他們的余熱,圖書館在這方面的探索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首先讀者群相對比較集中穩(wěn)定
年齡層次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大多數是退休在家的干部職工,就我們館的實際情況來說,男性讀者群要大于女性讀者群。他們的思想觀念,身體狀況,知識水平相對比較高,沒有思想和經濟上的負擔,退休以后賦閑在家,有時間到圖書館看看書寫寫字,充實自己,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快樂。他們有自己固定的閱讀范圍和交流的對象,也會按照自己的作息時間來圖書館,幾分報紙,一本雜志,他們都要樂呵樂呵一陣。所以這部分讀者群是非常穩(wěn)定的。
(二)看書閱讀的時間相對比較長
老年人看書閱讀和年輕人相比,要仔細認真的多。因為都是退休在家,所以時間上面很充沛。像我們館平時看書是以老年人為主,假期則是學生和老年人為主,在圖書館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群就是老年人,他們特別喜歡那種有深度的書,用大量的時間去品讀,細細的琢磨。特別是對那種傳統(tǒng)的文本方式的書籍特別感興趣。曾經有位在報刊閱覽室常??磮蠹埖膹埲A風老人告訴我,退休后他帶了2年孫子,孫子大點后他每天上午都來圖書館。一方面出于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從報紙雜志上獲取一些健康、養(yǎng)生方面的知識。
(三)他們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作息時間規(guī)律
老年階段的奮斗就是人生的自我完善和升華,實現老年的價值。老年讀者通過到圖書館看書閱讀,本身就是參與和融入這個社會的過程。像來我們館看書的老年讀者,很多都有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9點半到館,中午或則下午4點鐘才離開,這本身就是給年輕人做了榜樣。他們看過的書讀過的報紙又整整齊齊的放回書架,常常使我們這些年輕人豎起大拇指。我想這和他們的經驗有關也和他們一生的經歷有關。他們在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時候,也向這個社會傳遞著正能量。
(一)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
公共圖書館應承受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責任,熱心的為老年讀者服好務和做好他們的工作。在環(huán)境,物質條件方面為老年讀者提供方便。比如為老年讀者配備熱水瓶,茶杯,老花鏡,放大鏡等物品。主動的用愛心提示牌把光線充足,位置好的座位給老年讀者預留下來,方便他們的生活。還可以根據他們的愛好,為老年讀者設立專架;挑選服務態(tài)度好,善解人意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老年人的工作。
(二)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要根據老年讀者的類型,閱讀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自身的優(yōu)越條件和設施,開辦老年書法,繪畫,花卉等講座,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圖書館可與老干部局、老齡委、老年人協(xié)會等社會團體和機構合作,在圖書館報告廳內為老年讀者就有關健康知識、戲曲藝術、法律常識等老年人普遍關注的話題舉辦專題講座。借助講座、座談或研討會等各項活動,讓更多的老人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
(三)學習國外圖書館的先進經驗,為他們開辟專門的老年人閱覽室
很多發(fā)達國家的圖書館早就很重視對老年讀者的工作,其中最突出特點就是成立專門的老年人閱覽室。根據老年人的特點,拿出專門的經費來支持這個閱覽室,購買當年的報刊,雜志,配備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輔導他們,里面有紙和筆,還包括急救箱。使老年讀者閱讀相對集中,避免和其他讀者爭搶書刊引發(fā)矛盾,讓資源最大化的用在老年讀者身上。甚至里面可以用多媒體的形式,如文藝、電影、講座、戲曲、風景名勝等定期向老年讀者播放,從而滿足老年讀者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需要。
(四)開展送書上門,送書到社區(qū)的活動
如果一個圖書館有自己的某種特性或則某一特色的服務,在同行業(yè)中形成差別,那這種優(yōu)勢就會吸引跟多的讀者特別是老年讀者。有些老年讀者因為年齡大,體質弱,視力和聽力下降,不能過多的行走,通過建立流動的圖書館,為那些喜愛閱讀但由于身體狀況以及其他客觀原因而無法親自到館的老年讀者增設送書上門服務;利用流動書車,定期為偏遠、經濟落后地區(qū)及福利院、養(yǎng)老院的老人送書上門,讓那里的老人足不出戶也能閱讀到喜愛的書籍,享受到圖書館的優(yōu)質服務。
通過以上各種形式的工作,我們欣喜的看到,就我們重圖來說,主城區(qū)內有閱讀習慣的幾萬名老干部,老工人,老知識分子中的70%已經學會利用圖書館,光顧圖書館。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發(fā)揮各界人群的作用,特別是老年讀者的作用,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1]姚明.老人天地.北京:老人天地雜志社,1996.11:32—34.
[2]姚梅.公共圖書館如何做好老年讀者服務工作[J].圖書館,2000(6): 72—74.
G250
A
1005-5312(2014)08-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