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琳
(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山東 濟(jì)南 250353)
淺談金陵十二釵的服飾色彩
王晨琳
(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山東 濟(jì)南 250353)
在《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服飾絢麗多姿,色彩運用極為美妙,色彩配置也顯得匠心獨具。服飾是人類生活的要素,也是一種文化載體,而在服飾三要素中是最為重要便是服飾色彩。通過研究金陵十二釵的服飾,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服飾色彩的魅力。
金陵十二釵;服飾;色彩
服飾,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同時也是人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fēng)貌的體現(xiàn)。然而在服飾文化中,服飾的色彩是尤為重要的。服飾色彩是人們對服裝的第一印象,它有極強(qiáng)的吸引力,若想讓其在著裝上得到淋漓盡致的施展,必需充足掌握色彩的特征。
《紅樓夢》中服飾的華美、高貴、富麗堂皇,一一展現(xiàn)了家族人物的地位與精神風(fēng)貌。書中出現(xiàn)的服飾色彩令人嘆為觀止,黃色類計有蔥黃、金黃、鵝黃、柳黃以及近似桔黃的蜜合色;綠色類有蔥綠、水綠、柳綠、豆綠、翡翠、松花綠和秋香色;紅色類最多,計有杏紅,銀紅、桃紅、杏子紅、水紅、石榴紅、碧玉紅、茜紅、玫瑰紅、大紅再加上似為酒紅的大紅等;此外還有石青、藕合、玫瑰紫、荔枝、茄色等等。中國從古自今紅色是吉祥的顏色,是很受民眾喜愛的,有“中國紅”之說,曹雪芹也很偏愛紅色,在《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服飾中,幾乎每人都有一件紅衣裳,共性中的個性,每一個人物還是有其代表色的。不管是十二釵,就連一個小丫環(huán)和小斯,在服飾上也不雷同,而曹雪芹在對他們服飾描寫上,做到從服飾看人心,既重視人的外表,又重視人的內(nèi)心。服飾是人的第二皮膚,也是人們對美的一種追求,一種張揚和一種延續(xù),曹雪芹在書中很注重對服飾的描寫,他把人物的心靈、外在和智慧的美充分結(jié)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xiàn)出極為震撼的作品。
金陵十二釵之首為林黛玉和薛寶釵,林黛玉服飾以白、藍(lán)、綠等冷色調(diào)為主。瀟湘館為林黛玉的住所,因而她被稱為瀟湘妃子。瀟湘館環(huán)境清幽,有青竹相伴,微風(fēng)拂過,青竹隨風(fēng)搖擺不定,此凄涼冷清與黛玉的處境不謀而合。書中寫道黛玉服飾的時候,是月白繡花小毛皮襖,月白象征黛玉的純潔之美。黛玉的進(jìn)府造型十分出眾,眾多服飾中,給人們留下極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入府時所穿的白色襦裙和那件繡有綠蕊梅花的白色披風(fēng)了。披風(fēng)是中國舊有的一種外披服飾,一般無袖、頸部系帶,披在肩上用以防風(fēng)御寒,多為一片式結(jié)構(gòu),在中國清代時主要用作上層社會婦女的禮服外衣,含高貴之意,并有“一口鐘”、“羅漢衣”、“篷篷衣”等名稱。短者可稱“帔”,長者又稱“斗篷”,斗篷一般連帽。黛玉身上所穿的這件白色披風(fēng),以輕紗為原料,剪裁簡單,唯一的裝飾便是下擺的那一枝梅花,枝干倨傲,色澤清冷,純手工的刺繡更見氣度不凡。白瓣綠蕊梅花有稱“綠萼”,珍貴少見,與黛玉“世外仙姝”的身份不謀而合,是黛玉眾多衣飾中最能體現(xiàn)其風(fēng)骨的點睛之作。
另一位奇女子是薛寶釵,她的服飾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及哲學(xué)文化在生活中的集中表現(xiàn)。從她的服飾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她的個性、審美心理,更能從中了解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藝術(shù)的精髓,從而了解當(dāng)時整個社會的審美傾向。
薛寶釵是具有典型自然美的代表人物,“不覺奢華,惟覺淡雅”是她外在形象的最合適寫照。在著裝方面也遵從了自然美的原則。首先,在服飾色彩上,她大都選用了自然界具有的原生態(tài)的色彩,如蜜合色的棉襖、玫瑰紫的坎肩、蔥黃色的棉裙等都是一些自然界的植物顏色。其次,在服飾的材質(zhì)上也都選擇了動植的毛發(fā)等天然纖維,如鶴氅、棉裙、絲綢,可謂取之自然用之于自然。最后,在服飾搭配方面,她也是遵從簡約原則,力求保持樸素、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明清時期女子服飾造型以秀美、清麗為主,一切從簡,主要是為了突出個人自身的形象氣質(zhì)。寶釵服裝的素雅風(fēng)格與她個人的個性、喜好、以及所受的傳統(tǒng)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都有關(guān)系。
對于王熙鳳,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鳳姐家常帶著秋板紫貂昭君套,圍著那攢珠勒子,穿著桃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fēng),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里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nèi)的灰?!碧壹t,桃花的顏色,比粉紅色略鮮潤的顏色,顯示出女性的柔美,石青色也是清代的正色,清代的常禮服和官服都是是青色的,桃紅、石青都是運用自然界的色彩描述,再加上大紅色的搭配,體現(xiàn)了王熙鳳奢華的一面。
《紅樓夢》中最神秘,最傳奇的美麗女子,她有國色姿容、天香韻致,她風(fēng)情無限、又處境堪憐———她就是秦可卿。衣服簪環(huán)基本上沒有大區(qū)別,都是身穿蜜合色的褙子,頭戴漂亮的水鉆珠子箍,額前一顆晶瑩的紅寶石,頸中都是琺瑯項鏈。裙子的顏色也一樣,是嬌艷的桃紅,腳上還有一雙大紅色的繡花鞋。
官宦世家出身的妙玉獨自一人在大觀園櫳翠庵內(nèi)帶發(fā)修行,是個正值青春妙齡的女尼姑,她的服飾,雖在書中沒有具體交代,不過按照一般出家人的穿著,大概是一般的僧袍挽髻,這一身裝扮,雖說比不上大家小姐,比一般尼姑可要美麗動人,真應(yīng)了岫煙對她的評價“僧不僧,俗不俗”。妙常冠是以軟木為胎外蒙布帛的狹條形,然后再以兩片相疊的巾幘覆在頭上,后有長帶垂下,是帶發(fā)修行的尼姑們常配之冠,有時也搭配觀音兜。
“服飾是遞給社會的第一張名片。”從一個人的著裝我們能夠了解他的內(nèi)心,從一個時代的服裝而了解那個年代的文化?!都t樓夢》中的色彩運用是極為美妙的,其色彩配置也顯得匠心獨具。無論在服飾色彩描寫本身的細(xì)致工筆上,還是從刻畫人物的個性特征上,《紅樓夢》都煥發(fā)出獨特的光芒,服飾色彩的描寫顯示出了作者揮舞彩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功力。
J523
A
1005-5312(2014)08-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