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玲
張雪和張梅是孿生姊妹,姐妹倆打小穿一樣的衣服、扎一樣的頭飾、背一樣的書包,相像得就連眼睫毛也一根不多、一根不少,不差分毫。母親帶著她倆上街,路上遇著熟人無不摸摸姐妹倆的小臉蛋驚嘆幾句:“就像一個模子里塑出來的呀!真是太神奇了!”母親這時一臉滿足:“有時連我也分不清呢!張雪、張梅地亂叫!”
轉(zhuǎn)眼就到了姐妹倆要填高考志愿的時候了,父母的意思是姐妹倆填同所大學、同樣的專業(yè),將來也可在一處工作相互照應,卻不料臨填表時張梅玩了花招。等大學通知書到家時恰似一顆炸彈從天而降,父母傻眼了。張雪錄的是意料之中的本省師范大學,張梅錄的卻是外省的航空學院。母親的哭泣怒罵也改變不了事實,張梅雖然一個人孤零零地轉(zhuǎn)了幾趟火車去航空學院報到,但總算有驚無險如愿以償?shù)厣狭诉h程計算機管理專業(yè)。
大學畢業(yè)后,張雪聽從父母的意愿在家邊的中學當了一名英語教師,很快被學校的一名英俊瀟灑的數(shù)學老師以排山倒海之勢追到手,一年后,便給父母添了一個粉嘟嘟的小外孫,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遺憾的是張梅瞞著父母考了研究生,兩年后的她正埋在一堆書本里準備考博呢!
張梅博士畢業(yè)后,如愿成了國家航空研究所最年輕的一名女教授。老兩口最擔心的事終于來了,每天不是發(fā)短信便是打電話催促張梅要趕快解決終身大事。被逼無奈的張梅只得告訴父母自己有男朋友已經(jīng)五六年了,因雙方都想先追求事業(yè)一直沒有談婚論嫁,老兩口松了口氣,忙著叫張梅帶未來女婿回家讓家里人過過目。大跌眼鏡的是,張梅的男朋友其貌不揚,只有大專學歷,還是叫人無法接受的自由職業(yè)——網(wǎng)絡寫手。最讓父母痛心的是,未來女婿出自農(nóng)村家境微寒,言談雖風趣但舉止粗俗,尤其吃飯時嘴巴“吧唧、吧唧”地發(fā)出響聲。老兩口想:女婿不是博士后也該是高干子女,如今卻是這樣拿不出手的貨色,叫自己以后如何再向老同事們炫耀?想到這一層,老兩口的喉嚨就像插了根魚刺。
但事實總會讓人低頭,幾個月后張梅夫婦決定旅行結(jié)婚,老兩口雖死沉著臉也只能默默準備喜糖等女兒女婿回來好發(fā)給親朋好友。張梅旅行的地點是國際旅游勝地——夢幻般的愛琴海,據(jù)說愛琴海的天空和海水藍得像伊麗莎白女王王冠上的藍寶石,陽光純粹得像白雪公主透明的眼眸,在愛琴海曬個沙灘浴會讓身體所有毛孔舒張。張雪打小就比張梅有浪漫情結(jié),早聽說過愛琴海是真正的人間仙境,回想自己“蘇杭七日游”的蜜月旅行,心情馬上就像鐵架上的燒烤。幾天后,張雪美麗的眼睛變得比魚缸里的金魚還要凸上幾圈了。
一年后,張梅生了個瘦精精的小女兒,幾個月大的小丫頭眼睛滴溜溜轉(zhuǎn)得比大人還要快,拿外婆外公的話說這叫“一報還一報”,這丫頭長大絕不是省油的燈,張梅以后可有的苦頭吃。女兒兩歲時張梅老公因一部網(wǎng)絡小說被馮小剛看中翻拍成熱播劇,一時成了圈內(nèi)炙手可熱的名編劇。高額的版稅讓張梅一家在京城過上了上流生活,名車、花園別墅不在話下,全家每年還到世界各旅游勝地度假一次。
剛放暑假,張雪和父母接到張梅的邀請:全家“歐洲一月游”。老兩口出最遠的門是省城,連飛機也沒坐過更不要說出國了。不消半天全城一半以上老年人都知道張家二老要到歐洲旅行了,就連平時最吝嗇、電視臺退休、喜歡攝影的陳老頭也忍著心疼神神秘秘地送來一臺微型攝像機,手把手地教張家二老怎么使用,千叮萬囑地要幫他多拍幾張歐洲名勝古跡。
張家二老興奮得摩拳擦掌、四眼冒光,恨不得一下就上了飛機飛到了歐洲,而女兒張雪的心情……怪我筆拙,沒有辦法形容了。
責任編輯:侯娟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