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學校教育是我國主要的教學形式,班級授課制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而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最直接的執(zhí)行者,因此,班主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管理策略;學生成長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如何當好一名班主任是我一直以來不斷摸索的一個問題,相對于中學班主任,小學班主任面對的是6~12歲的兒童,工作更加瑣碎,若不得法會無比艱難和疲憊,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勝任這項工作并把自己從繁重的事務中盡量解脫出來,那么,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就至關重要。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樹立班主任的個人威信
樹立班主任的威信尤為重要,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班主任的品德、能力、學識和教育藝術等因素在學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一種尊敬而信服的態(tài)度。班主任的個人威信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關系到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班主任應為學生樹立榜樣,努力提升自己的個人威信。比如,班主任在上課前提早一點站在教室門口等待全班學生,讓學生看到老師的守時,這樣遲到的學生就會減少,沒有準備好學習工具或還沒有靜下心來的學生就會很自覺地進入最佳狀態(tài),準備上課。實踐證明,威信高的班主任不論處理班務還是開展活動,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
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項工作的基礎。一是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二是研究學生的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
三、養(yǎng)成教育常抓不懈
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是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習慣良好的班級,班主任工作就會輕松不少,反之,不僅會給班主任工作造成負擔,甚至會對孩子的將來乃至一生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特別注重習慣的養(yǎng)成。當然,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節(jié)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由于小學尤其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于是,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課前、課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四、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除了利用班會晨會等專門進行道德教育之外,必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如,五年級數學下冊在講到“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應用時,主題圖是一個垃圾分類的餅狀圖,就可以很自然地讓孩子們說說對環(huán)境保護問題的看法,進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傊嘀魅卧谡n堂教學中,應該僅僅抓住“滲透點”,這個“滲透點”可以是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也可以是一個教學過程,看似輕描淡寫,長此以往會達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五、培養(yǎng)小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因此,班主任要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班級中的作用,帶動全班同學和集體不斷前進。當新的班級組合起來后,如果沒有突出領導能力的人才,先讓他們自由放松一段時間,使之在學習生活中互相接觸了解,達到互相較熟悉的時候,選出班干部名單,再根據這些干部本身的氣質和特點,分配具體的工作,然后召開班委會,提出每個干部工作的目標,讓他們做好工作的第一次準備。對這些班干部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培訓,一般情況下一周培訓一次,讓班干部邊培訓邊實踐,達到最佳效果,此項培訓爭取在一個月內完成。培訓內容可以包括崗位職責、基本工作方法、如何認識和同學間的關系以及如何處理班干部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等等,最后再放手讓班干部去做,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即可。同時,要注重對班干部的獎懲,因此,要建立班干部管理方法之類的書面規(guī)定。
六、設立班級管理制度
必須設立班級管理制度,內容可以包括課堂常規(guī)、環(huán)境衛(wèi)生、班級公物保管等多項內容,為便于考核,越詳細越好,基于此對個人和小組進行評價,兩周總結一次,然后按照制度進行獎懲,這會大大激發(fā)孩子的競爭意識和上進心。
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走近學生,親近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讓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真正感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班主任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是他們的朋友,與他們是平等的。在這個集體中,班主任只不過是引路人而已。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遵守班規(guī),誰也不愿去違反他們自己作出的規(guī)定,即使犯了班規(guī)也會甘心受罰并力爭改正,慢慢地,全班學生的自覺性、集體榮譽感就會在無形中形成。
八、協(xié)調與科任老師和家長的關系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須力爭本班科任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tài)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會上可以請個別優(yōu)秀家長介紹成功教育孩子的經驗,可以談教改的方向,談本期教學內容及要求,談本期整體情況,進行作業(yè)展覽或者談學校對家庭教育的建議均可。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順利輕松。
總之,新課程改革不僅要求我們培養(yǎng)人才,更要求我們培養(yǎng)素質多元化的,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優(yōu)秀人才,這就對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班主任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地進行探索、學習,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從而順利完成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