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修燕
隨著城市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無論是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高速發(fā)展。如:幻燈、投影、錄像、電子白板、電腦等已被廣泛運用于教學領域。電腦作為教學輔助,電腦教育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因此,學習電腦應該從娃娃抓起。
一、電腦教學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電腦教學可以打破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把不易懂、難理解的東西運用于多媒體教學中,變原來較為生疏、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改變以往的靜觀、單項交流的教學方法集圖像、聲音、圖文于一體的動態(tài)雙向流的教學環(huán)境。這一過程,大大地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忙操作,嘴里忙講解,幼兒易分散”的現(xiàn)象。通過多媒體電腦教學,將教學的聲、圖、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認識,可較好地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剛開始,孩子對接觸電腦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話題。由于孩子年齡小,能力有限,對電腦知識的認知水平低,難于掌握、理解。像鼠標、鍵盤、光標的操作,在電腦的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知識。
1.繪畫《西瓜》
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在電腦里,繪畫較為孩子所喜歡。這一活動過程不單能發(fā)揮孩子的思維想象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如:教孩子畫西瓜。平時上美術活動課畫西瓜,無非用蠟筆、水粉之類作畫,次數(shù)多了,孩子不感興趣。而現(xiàn)在改變教學活動方式,用電腦繪畫,大大地提高了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實物西瓜。
(2)電腦顯示背景圖片。啟發(fā)幼兒想象圖上有哪些東西,它們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3)移動鼠標,畫面顯示出西瓜,啟發(fā)幼兒講述畫面內容,然后由電腦完整地講述西瓜的畫法。
從這一節(jié)活動的現(xiàn)場效果可以看出,與傳統(tǒng)的講述活動相比,先進的多媒體電腦教學可以使教師教得輕松,幼兒學得開心。教師運用了電腦及相關技術的繪畫功能,利用掃描儀輸入圖片,將圖片用“先分后合”的形式逐一講述繪畫過程,起到了很好的提示和啟發(fā)作用。
二、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并用
孩子們比較喜歡看影視、電視里的卡通人物,常?;孟胱约菏枪适吕锏哪衬橙宋铮槍和瘡摹巴嬷袑W,學中玩”為教學設計的原則,把電腦教學與語言結合起來,設計各種幼兒喜歡,容易掌握的教學活動來認識計算機,學習詩歌、故事等。
根據(jù)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大班的孩子為升讀小學學習的目的逐漸明確,能學會根據(jù)學習的目的來支配自己的活動,開始能有意地注意聽講,并開始注意學習的結果。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實驗和探索,我們初步發(fā)現(xiàn)如果把鍵盤操作與學習故事、詩歌結合起來,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最高,這樣的教學活動也更加主題明確、重點突出。在教大班孩子學拼音“o”時,在屏幕上出示“大公雞”喔喔的圖片,加上聲音,幼兒變成了“大公雞”。部分幼兒戴上大公雞頭飾一起做游戲,體現(xiàn)游戲角色的樂趣。教“e”時,教師戴上小白鵝頭飾,扮成鵝媽媽,發(fā)著輕松的音,請小朋友扮成小白鵝,學著小白鵝走路的樣子,這就給了小朋友一個鮮明的印象——來了一個小客人——小白鵝。接著小白鵝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
在認識拼音“小白鵝”之后,教師接著讓小朋友找出“小白鵝”鍵在鍵盤上的位置,并給小朋友示范敲擊的指法。這一過程進行指法訓練。由于教學始終是以一種玩的氣氛出現(xiàn),幼兒的注意力才能保持集中,從而輕松地學會了字母鍵。
三、突出幼小銜接,為幼兒進小學“四結合”教學打下基礎
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上電腦課,盡管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內容不同,但我們所依據(jù)的理論基礎,運用教學手段及教育目的是相同的,能否借鑒小學語文“四結合”的成功經驗,通過自己的摸索與討論,走出一條適合我園發(fā)展的多媒體電腦教學的路子呢?
調查大班幼兒上電腦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幼兒認為喜歡,當同樣的問題問另外一個班時,有百分之百的幼兒說喜歡電腦課。這說明多媒體電腦教學能夠幫助孩子構建知識,提高興趣,找到學習的樂趣。為了進一步調查電腦教學的效果,我們向孩子家長調查,大多數(shù)家長都認為好,現(xiàn)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電腦教育,也了解到電腦教育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增長幼兒的見識,幫助幼兒養(yǎng)成自強自立、獨特的綜合判斷能力。
實踐證明,在幼兒園開展多媒體電腦教學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我園初步試行電腦教學,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為他們上小學后進一步學習電腦做好充分的準備。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