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國
摘 要:數(shù)學學習整體是比較抽象與枯燥的,不少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如何把枯燥的變成有趣的,是擺在每個教師眼前的重要課題,通過引領學生對課本中一道習題的變化,讓學生經(jīng)歷題目從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地延伸,及對條件的不斷前移、植入,產(chǎn)生新的題目,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深入,拉長了學生的思維鏈,既摒棄了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也促進了學生數(shù)學思維向深層發(fā)展,讓學生在變化中體會到數(shù)學內(nèi)在美的魅力,從內(nèi)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一題多變;思維深度;類比;聯(lián)想;配方法;內(nèi)在美
在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經(jīng)常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來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如果能經(jīng)常讓學生體會一題多變,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數(shù)學方法,拓寬學生的思維。下面僅以初一一道練習題為例給予說明。
原題:已知a-2b=4,ab=8,求a2+4b2的值。
解:a2+4b2
=(a-2b)2+4ab
=42+32
=48
分析:原題就是直接利用配方法求代數(shù)式的值。
變式1:條件不變,求(a+2b)2的值。
解:(a+2b)2
=a2+4b2+4ab
=(a-2b)2+8ab
=80
分析:此題的結論是在前一個基礎上增加一個先展開,然后再配方,有一個公式的正逆運用,比原題更進一步。
變式2:條件不變,求a4+16b4的值。
解:a4+16b4
=(a2+4b2)2-8a2b2
=[(a-2b)2+4ab]2-8a2b2
=1792
分析:此題是在原題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次配方,顯然離條件更遠,引導學生思維進一步深入。
變式3:若把條件前移,結論不變,則此題可變?yōu)椋?/p>
已知│ab-8│+(a-2b-4)2=0,求a2+4b2的值。
解:根據(jù)題意得:a-2b=4,ab=8
(其余做法同原題)
分析:此題與原題相比,是把條件隱含了,需自己創(chuàng)造求值的條件。
變式4:已知│ab-8│+(a-2b-4)2=0,求a4+16b4的值。
解:(是變式2與變式3的結合)
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此題的變化實際是條件與結論向兩邊延伸,把思維鏈拉長,拓寬了思維空間,考驗學生的思維深度,是我們數(shù)學題變化的主要方法。
變式5:已知│ab-8│+(a-2b-4)2=0,求(a2-4b2)(a2b+2ab2)的值。
解:根據(jù)題意得:a-2b=4,ab=8
(a2-4b2)(a2b+2ab2)
=(a-2b)(a+2b)·ab(a+2b)
=ab(a-2b)[(a-2b)2+8ab]
=2560
分析:此題實際是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結論中植入了乘法分配律和平方差公式兩個知識點,使整個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通過以上幾例可以看出,變式1、2都是結論的不斷深入,變式3是條件前移,變式4是把以上二者相結合,而變式5是在原題的基礎上植入新的知識點,他們無論怎樣變化,歸根結底都需要配方法來解決問題。
以上幾個小題通過把條件前移與結論延伸相結合,由淺入深,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到數(shù)學內(nèi)在的變化美,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教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類比、聯(lián)想,找出題目之間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從深層去理解問題,學會思考。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