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玉
摘 要:為了使語文課堂高效而有活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思想靈光,在學生心中樹立真正的大語文觀。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豐富多彩的課堂會對中學生人生價值取向起到引領作用,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就會水到渠成地延伸到更廣闊的空間,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好語文課就要找到正確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興趣;語文課堂;教材;教學環(huán)境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具備以下特征:(1)體現(xiàn)《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教學計劃中有教師自己的亮點,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思想。(3)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地完成任務,有較濃的興趣,有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能力強,學習效果好。(4)教師駕馭課堂能力強,操作靈活,課堂流暢。
怎樣上好語文課?我想借用一些教學案例,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粗淺地談談這個問題。
一、準備于課前
語文課程其知識含量大,涉及面廣,包含著許多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博覽群書的優(yōu)秀品質。語文教師要通過博覽群書,鉆研教材,對自己所教學的語文課程的內容以及教學基本方法全面把握,做到教學起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信心百倍,促使學生學習好語文課,從而提高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在講授劉禹錫的《陋室銘》一課時,聯(lián)系到當時的寫作背景,作者是遭到貶謫時才有這種情懷,其他的文章如以后要學習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等古文名篇,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留下的不朽之作,我們語文教師通過博覽群書,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那么讓人信服,才會對我們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才有信心學好語文課。
每次上課前,對于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于胸,絕對不打無準備之仗。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單課文都是和戰(zhàn)爭有關的題材,但課文所涉及的一些歷史知識學生并不熟悉,一是先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二是教師自己也必須把課內外的歷史了然于心。從國內到國外,從近代到現(xiàn)代,教師對這些歷史知識都要運用自如、信手拈來。我還大量閱讀并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圖片以及其他介紹,去粗取精,選擇對教學有用的材料。教學《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時,我從《熱土》中選取聞一多先生演講的片段,讓他們感受到聞先生不怕犧牲的精神氣概。這都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此外,教師課前處理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更體現(xiàn)在教材的整合上,我們不能總是去遵循陳舊的教學模式,按老套路去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文言文教學上,我先把學習文言文的諸多要求滲透給學生,然后每篇文章我都結合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分別找準突破口進行教學。各有訓練側重點的幾篇古文學完后,學生就能觸類旁通,完成知識的遷移,比較全面地掌握文言文的學習要領。
二、決勝于課堂
當前我們正在全面推廣高效課堂,加大課堂密度,讓45分鐘達到最優(yōu)化,提倡“三講、三不講”: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易漏點。在講授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時,我用這樣的導入方法吸引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山海經給同學們看,讓學生看其中“驚嘆的插圖”——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這些插圖符合學生追求新奇的心理,一下子興趣就上來了,熱情高漲,非常想得到這本書,我適時說到:“魯迅先生當年也和你們一樣懷著急切的心情想得到它,現(xiàn)在讓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是誰用什么方法把《山海經》帶給他的”,自然地引出課文中的經典情節(jié)“阿長送書”。
教師要善于調控課堂,課堂之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和激活學生思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有效地增加思維量。在教學朱自清的《春》一課時,我先請同學們聽范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然后我給學生配上精美的畫面,優(yōu)美的音樂,重點進行朗讀訓練,個人賽,小組賽,比賽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么美的散文,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們自然能領悟文章內容,感受到春的氣息。“偉大的行動只為偉大的目的而產生?!苯處熞獞{借語文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韻律美、鏗鏘美、情感美、修辭美、跌宕美、意境美、語言美和精神美,喚醒學生學好語文的強烈愿望。
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語文的課堂散發(fā)著學生的靈性。教師選擇的知識切入點應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這樣才能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比如,綜合活動課《我也追星》,這是個學生非常關注的熱門話題,和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從大家熟知的影視明星及體壇明星入手讓學生猜明星,這些人都是他們生活中崇拜至極的偶像,立刻引起他們的興趣;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地追星,那些政界偉人、科學先鋒、文學巨匠才是熠熠生輝的恒星。更可以把焦點集中在那些我們身邊的人,在課堂上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表達,學會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延伸于課外
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更能體會到延伸的妙處,懂得怎樣去延伸,向哪個方向延伸,延伸的目的是什么,繼之以自覺地、津津有味地向課外不斷擴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尋覓。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向課外延伸的興趣,另一方面要進行合理指導。如:摘抄精彩片段、評析佳作、記錄有意義的事、主持辯論會等各種有益的活動。長此以往,積少成多,語文的課外學習資源豐富,生活中處處要用到語文,時刻牢記“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
總之,只有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不斷地在教學中摸索,從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快樂、和諧、有趣的教學氛圍,才能事半功倍,讓自己的課堂閃爍著學生積極渴求知識的靈光,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和學生共同成長!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