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萍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可見,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多樣化活動;探究活動;合作活動;互評活動
在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下,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得到轉變,以往“以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已經不再適合現今的發(fā)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基本理念,要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所以,本文就從多樣化活動的構建入手,對有效數學課堂的實現進行概述,以期能夠促使學生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fā)展。
一、探究活動的開展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睂W有疑,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可見,一定的問題意識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已知經驗出發(fā),有效地組織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逐漸促使學生提高“疑”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導入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②思考:等腰三角形兩底角之間的關系,在已知頂角的度數時,能否求出其他兩角的度數?③試著在等腰三角形中畫出底邊的中線、垂線和角平分線?讓學生先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將遇到的問題和結論提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意事項:在實施探究活動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設的問題不能過難或者過易,否則都將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甚至還會阻礙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進而確保探究活動的高效開展,同時也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合作活動的實施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主要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能夠給課堂注入活力,而且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活動的價值,要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互相合作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加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例如,在解題時,我會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從多角度、多方面解決問題,進而找出不同的解題思路和答案,這樣的過程對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已知實數x,y,z滿足x+y=6,z2=xy-9,求證:x=y。該題是有關代數的證明題,學生可以從多角度進行證明。此時有小組提出,通過計算出x與z的值來證明x=y;還有小組提出了:通過對已知條件的變形,并借助(x-y)2來進行證明。
還有小組提出用判別式的解題方法來進行解答,在此不再詳細介紹;但是從整個過程來看,這樣的小組討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而且對拓展學生的思路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注意事項:實施小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分組,部分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常常采取的是簡單的前后桌分,這樣的分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小組合作價值的體現。所以,教師要想保證分組學習的高效,可以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從而實現兵幫兵的教學效果,也促使課堂面向全體學生。
三、互評活動的組織
這里所講的互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之間互評試卷或者是練習題;二是互相評價,明確自我。有效地開展互評活動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對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互評試卷和練習題
眾所周知,做練習和試卷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一直以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但是,以往的講評課基本上都是教師一道題一道題地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訂正,導致部分學生只是注重了答案,往往忽略問題的實質。因此,組織互評活動,可以讓學生向同學講解試卷,然后在相互學習中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解題能力。
2.互相評價
如果問:“和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應該是誰?”答案不言而喻,是同學,他們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甚至上廁所都在一起等等。他們可以說是最了解彼此的人。所以,組織學生進行互評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還能從其他同學身上找到自我發(fā)展的方向,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注意事項:教師要真正將展示的平臺交給學生,避免出現互評活動流于形式。
總之,素質教育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趙榮麗.如何構建多樣化高效初中數學課[J].新課程:下,2013(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