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友
摘 要:語文是一門靈活性較強的學科,始終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初中語文中的閱讀環(huán)節(jié)更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總有一種對牛彈琴、詞不達意、幫不上忙的挫敗感,學生呢,總是覺得自己不能透徹理解文章內容,即使老師講解了,自己也聽不懂,理解不深。在教學中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走出師生不能思想共通的障礙進行了探索,并得出幾點經(jīng)驗,希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閱讀基礎;閱讀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感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老師也帶著學生做了很多的閱讀,講解了很多的例題,卻仍然沒有感覺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成為當務之急,以下是我個人總結的幾點經(jīng)驗:
一、閱讀基礎
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為了能夠對文字有更為敏銳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老師要做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千篇一律地做閱讀,而是要從基礎抓起,將作為基礎的字詞句段訓練讓學生掌握好,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篇”。因此,在日常授課中,要時刻注意對于每個漢字、每個詞語、每個句子、每個段落的詳細解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對這些構成篇章的基礎內容有著良好的理解,才能對文章有整體上的把握。例如,“財”這個詞為什么是以“貝”作為偏旁呢?我會告訴同學們,在遠古時代,冶金業(yè)技術沒有發(fā)展之前,貝殼作為等價物存在于貿易中,第一次貝作為錢財資產(chǎn)的象征,出現(xiàn)在很多漢字里。在講“無邊落木蕭蕭下?!边@句詩時,我會問學生,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葉?因為落葉輕飄飄的沒有落木的沉重感,不符合整首詩沉郁的情感,通過類似的問題和思考,逐步掌握句子的含義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水平的效果。
二、閱讀內容
閱讀內容要新穎有趣,老師在為學生找做閱讀訓練的閱讀材料的時候,要找適合學生閱讀、吸引學生眼球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要避免找過于枯燥、沒有主旨、遠離生活的文章。例如,假如你找一篇《論黑洞技術與理論》學生肯定沒有耐心讀完整篇文章,因為這種高深的,對于閱讀者的知識水平和邏輯思維都有一定的要求,初中生很難達到這個要求,這樣肯定不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思考與分析。但是,如果你拿出一篇《小狗包弟》學生就會根據(jù)文章產(chǎn)生疑問,包弟和作者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為了得到答案,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閱讀,并對文章進行思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我們要找好閱讀材料,把握閱讀內容,提升課堂效率。
三、閱讀思考
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后,要讓學生對文章主旨和大意有一定的了解,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比如,在《皇帝的新裝》一課中,就裁縫的做法和其他觀眾的做法進行比較和評論,就小男孩為什么能夠勇敢地揭穿謊言做出討論,另外,這一故事折射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小男孩有一天也會長大,他長大后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是否能做出和小時候一樣的做法?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拋出一個一個問題促使學生不斷對文章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并不做出固定答案,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學習《我的母親》一課時,我會問同學們,你們對胡適描述的母親哪一點印象最深?結合本文說說你們母親做出的最讓你們感動的事,有的同學甚至在回憶自己母親時感動得熱淚盈眶。通過這些思考和互動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文的印象和理解,使學生深入挖掘文章內涵,體會作者感情,從而使文章把握起來更容易,老師講解起來更輕松,從而提高課堂閱讀效率。
四、閱讀方式
為了讓學生更樂于閱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學習《鄉(xiāng)愁》一課時,我會問同學們,海峽、船票、新娘、墳墓這些東西放到一起,你們會想起什么?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然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詩人的鄉(xiāng)愁、滄桑之感朗誦出來,通過朗讀這一方式達到閱讀的結果,以朗誦的方式來接近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從而達到理解文章情感的結果。另外,我還會組織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表演一些舞臺劇,例如《皇帝的新裝》,我會讓學生分成幾組分別表演,然后評判出哪一組更好一些,在評價的過程中無形就加深了對文章的朗讀、理解和思考。
五、課外閱讀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僅僅依靠課堂的四十分鐘是不行的,因為時間畢竟有限,在課上進行培養(yǎng)訓練之后,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后閱讀,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語感和對文字的感悟力。我定期舉行“我的閱讀大家享”的讀書活動,要求學生做3分鐘的讀書推薦,推薦一本最近讀的好書,概括主要內容談談讀后的感受,并說出推薦理由,這樣給同學們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大家對讀書更為活躍。同時將大家的好詞好句摘抄到本子上,互相傳閱抄寫,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
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改革探索,加強課堂的靈活性與多變性,同時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蘇永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陜西教育,2011(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