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 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育問題沒有解決,究其原因是在國家改革創(chuàng)新的同時課程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記,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是聽話的學生,不會思考的學生,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關鍵詞:主動性;自主性;思維;學習方法
語文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積累語言和語言運用的能力,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越多的培養(yǎng)也沒有感覺學生有很大的進步,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學生對知識本身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通俗地說是沒有把大腦的思維打開,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學生對于怎么樣提高自己學習語文能力成了一種定義式概念,也就是死記硬背,對學生以后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鍛煉,所以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思維,下面就在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主動性談一些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豐富的想象力,并且讓學生把這種想象力充分釋放出來
大家知道想象的力量有多么偉大,比如,牛頓就是因為從樹上掉下來的一顆蘋果而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如果沒有想象,人類就無法美妙地認識世界;沒有想象,也就沒有今天這么輝煌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類社會也會停滯不前。我們也知道正是科學家運用想象把人類帶入了這個奇妙的嶄新的科學領域。傳統(tǒng)教學只在乎教師教什么,把學生的想象力當成是跟知識沒有關系的瞎操心,時間久了學生的思維會被無形地禁錮,認為什么是對的,應該的,什么是錯的,不該想的。這個時候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甚至教學態(tài)度,放開自己的腳步,用一種瘋狂式的心態(tài)去支持學生的想法,讓他們盡情地在想象的空間馳騁。這正是給了他們一只杠桿,去讓他們撬動地球。
二、欲擒故縱式的激勵方法,讓學生在艱難中嘗到甜頭
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思考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去讀書,進而使得他們能夠有問題提出來。當學生提出問題,在正確與錯誤之間要有個權衡,比如某個學生從來不思考,突然對一個問題很感興趣,當他說出來的答案不是很理想時,我們就要考慮先激勵的方法,未到火候,千萬別說他的錯誤,我們收起拳頭是為了更好地出擊,這無形中給他一種自信,進而在以后提出更多的問題。所以,當我們遇到學生的艱難時倒不如偃旗息鼓、暫時撤退,等到適當?shù)臅r機,用你的誠懇和善意對他進行指導。
三、利用語文本身成劇的特點因素,讓學生自編自演
這種體驗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意想中體驗文本的自由,能讓學生在大膽發(fā)揮想象的同時塑造學生獨特自主的思維個性,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比如,在《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那一節(jié)里,我讓學生在扮演主人公林黛玉時,首先注意她應該說的話,除此之外,還讓他充分體會主人公的內心,從而在臉上表現(xiàn)主人公進賈府時的那種寄人籬下的不自然,然后帶領他走進這本書所闡述的社會意義。這種表演學生在一目了然地了解了主人公心態(tài)的同時,還添加了自己的感情因素,不但讓他對本節(jié)課記憶猶新,而且充分鍛煉了他自身的積極主動性。
四、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會思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是很重要的,首先我們得培養(yǎng)學生問問題的意識,我們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第一讓學生明確提問的種類。關于一個問題該怎么問,是問他本身存在的表面知識,還是更深層次的拓展,比如就課文題目《與朱元思書》,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問問題,有的同學會說,“這是寫給誰的信?信里是什么內容?是報平安,還是訴苦楚?”這就是表面的問題,當學生充分掌握了課文內容,就會產生一系列挖掘性、拓展性的內容,比如,“這是書信,為什么要給朋友介紹風景?”再比如,“作者說桐廬在富春江上游,富陽在富春江下游,作者此番乘舟出游既是‘從流飄蕩,則當云‘自桐廬至富陽而信中說‘自富陽至桐廬是否筆誤?”這些問題就屬于拓展性的問題了,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在文字上、方法上、還有問題中教給學生問問題的技巧。在學習《與朱元思書》一課時,學生對于書信,尤其是古時候的書信的所有知識,都應該掌握,好奇產生的問題也應該有一個認真的解答。
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切的教學都是為了學生,一切的教學也是為了學生的一切,所以無論出發(fā)點是什么,我們都要把自己的立場放在為學生服務的基礎之上。教師應當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形成一種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可以沒有壓力、自由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當課堂成為一種快樂,課堂有了民主,任何的問題都可以沒有限制地提出來,從而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說話的自由。可以肯定的是師生之間這種和諧民主關系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
總之,課堂教學要注重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給學生合理恰當?shù)募记桑詫W生為主題,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中掌握知識,鍛煉自己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性思維習慣。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