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們討論的重要課題,也是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诖?,參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內(nèi)容,進而分析影響課堂有效性因素,提出了加強課堂有效性的積極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概述;對策
人們普遍認為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要多背多記,從某個角度來講,這種看法是正確的。語文的學習,背誦和記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種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多背多記是可行的,但對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就失去了原有的效果。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學生擁有較強的感受能力和較高的鑒賞水平。語文學科的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目前的高中語文學習情況來講,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教師討論的重要課題。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概述
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其表面意義來講就是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按照現(xiàn)代理論的理解,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是檢驗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教學的有效性不是體現(xiàn)在教師教的教學內(nèi)容上,而是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準。教學有效性就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學生能夠取得較大的進步,提升學習效果。因此,有效性教學要以有效的學為落腳點。
影響課堂有效性因素分析:
1.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生思維、能力、興趣和性格等,因此,教師很難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對語文學習毫無興趣,認為語文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枯燥無味,甚至產(chǎn)生了厭煩或抵觸情緒。
3.師生關系不融洽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應改變以往不融洽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然而,目前仍有許多教師沒有轉變觀念,不能正確看待師生關系,也就無法靈活地化解師生的沖突,如此就極大地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課堂有效性的積極對策
1.了解班級學生學情
班級學情的分析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班集體中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必須具體、全面地了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效果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判斷,而學生的學習情況通常以考試成績作為參考。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其原因頗為復雜,有可能是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強,有可能是教學內(nèi)容沒有新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可能學生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等。教師只有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并有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因此,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當其沖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據(jù)目前的情況看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特別是理科生,他們對語文的學習幾乎沒有興趣。因而,教師要盡一切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加深學生對語文學習必要性的認識;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設備并發(fā)揮其作用。
從改進教學方法來講,在學習小說的時候,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小說里的角色進行評價,就以《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篇小說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章,看完文章后讓學生對其主要人物進行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還可以加深教師對學生個性思維的了解。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對語文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語文課程要與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相符合,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性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認為師生關系是教與學的關系,其實不然,師生關系還有交流的內(nèi)涵,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情境。教師應該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他們的想法。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有沖突,教師要靈活地化解,不要自毀形象,否則就會使課堂氛圍更為緊張,師生之間的感情受到傷害。
例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有學生可能會認為荊軻勇氣可嘉,正義凜然,但也有學生認為荊軻不識時務,不能審時度勢,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他不明白只有統(tǒng)一六國才能使國家安定。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贊同前者的評價,反對后者的評價,這樣就容易起沖突。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讓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看法。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加強課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極為重要的,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影響課堂有效性的因素,因此,教師應該把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學的重要議題,尋求行之有效的對策,從而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智銘.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教學研究,2011,47(15):187-188.
[2]孫朝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科學,2013,37(20):201-202.
注:本文為山西省教育規(guī)劃《基于主題的中學學科課堂教學設計》課題(課題批準號:GH-12207)。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