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超
葛可佑,中國營養(yǎng)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已過八十大壽的老人,狀態(tài)有如正當年的小伙兒,他到底是怎么養(yǎng)生的呢?
葛可佑是誰?用營養(yǎng)界“大拿”這個稱謂形容或許稍帶戲謔。但他是制定中國人營養(yǎng)標準第一人,被譽為營養(yǎng)界“葵花寶典”的平衡膳食寶塔亦是出自他的手筆。他用接近一生的時間與科研,告訴百姓怎么吃更健康。而他自己,也堪稱不折不扣的養(yǎng)生模范樣板兒——年已八十,血脂不高,體重不超,健康達標、狀態(tài)不老。然而,當筆者頗感好奇并欲對“好身體是怎樣煉成的”進行一番打探后,卻頗感失望——生活中的葛可佑,才沒有那些條條框框的養(yǎng)生標準約束,談笑中,他那“吃的隨意、動的興起,玩的開心”的養(yǎng)生狀態(tài)展現的一覽無余。
食之有道——把吃飯當成一種享受,別太多約束
筆者采訪那天正值圣誕,葛可佑開會的第三天,剛用完中餐,話匣子便自然從吃聊開來。
“連吃幾天會議自助餐,很豐盛,不擔心營養(yǎng)攝入超標?”筆者欲打探葛老的養(yǎng)生吃法。“不會啊,這頓吃得多了,下頓少吃點就是了?!备鹄匣卮鹌饋磔p松隨意。
還真是出乎意料。筆者原以為,營養(yǎng)專家大多對清淡飲食、食物搭配頗為講究,不說照本宣科,至少也要遵循原則而來。但葛可佑還真是個例外。
他認為,快樂飲食對健康最有益。“吃飯就是一種享受,吃飯不是吃藥,不必太過恪守規(guī)范。要學會總量平衡,今天吃多,明天就吃少;中午吃肉多,晚上多喝粥多吃菜。不爭一朝一夕的合理膳食,只要總體上,在某個時間段內營養(yǎng)均衡就足夠了?!?/p>
葛可佑并不主張老年人對營養(yǎng)要求太過嚴苛。按照營養(yǎng)膳食寶塔,谷物、蔬果、肉蛋、油脂類,攝入量依次遞減,但也沒必要每餐都嚴格要求具體攝入量。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隨意搭配而來。
他“無肉不歡”,并不抗拒肥甘厚味。自己燒的“東坡肉”堪比大廚水準。每次一鍋肉新鮮出爐,香味四溢,“感覺真是幸福極了?!比缓笮⌒囊硪淼貖A出幾塊夠一頓,余下的,放在保鮮盒里冷藏起來,過幾天再吃?!澳阏f過量么?超標么?不啊。但是還享受了美味。不過就是限量而已?!?/p>
他也是典型的蔬菜主義的推崇者。最愛各種蔬菜搭配著做沙拉,既有營養(yǎng)又能防止進食過多其他能量大的食物。“做法很簡單。將黃瓜、西紅柿、生菜、西芹、洋蔥、紫甘藍等蔬菜切絲,放入橄欖油、白醋、少量食鹽,攪拌均勻即可?!备鹂捎臃Q之為懶人營養(yǎng)法。
飲食結構?聽起來也頗為單調?!盎旧厦款D就是一葷一素一湯?!惫P者一盤算,皺了皺眉,“照您這樣說,一天才吃幾樣?您不一直說飲食上量少而樣多么,哪有那么多。”
葛老哈哈一笑。手放在嘴邊,傾身往前靠了靠,天真的像個孩子,一邊竊喜一邊悄悄補充,“還有沒說到的呢。我每天還吃很多零食啊?!?/p>
簡直是貪戀零食不自控。他家的茶幾下層,放著各式零食、杏仁、榛子、花生等各類干果。正餐之外,何時嘴巴寂寞了,就伸手抓一把。干吃不夠味?就著小酒來。
革命小酒天天有,五十年來從不醉。
“喝酒講究的是氣氛和愉悅,喝酒是助興的,可不是傷身的。”平日里,紅酒一杯、白酒一盅,啤酒一瓶,每天不落。十幾年前,他還自己自制藥酒,藥酒的搭配,也不是特別講究。枸杞好,就抓把枸杞,配點西洋參、兌上二鍋頭和純凈水泡著,后來人家送了些鹿茸,也一并放進去。經年累月的泡著,每天來點。
愛好養(yǎng)生的,都對事物相生相克頗為禁忌,葛可佑對此毫無芥蒂。
“食物成分間相互作用是客觀存在,不必過分計較??茖W實驗證實,食物相克根本沒有依據。”葛老的回答斬釘截鐵。
如今,很多人過于注重飲食調養(yǎng),寄希望于飲食治病延壽。葛老研究營養(yǎng)五十多年,在他看來,頗不得法?!帮嬍硨】档挠绊懲皇嵌唐谧饔?,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不要期望合理營養(yǎng)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必須持之以恒。”
愉快地享受每一頓美食,既要講營養(yǎng),又要講口味,不要偏頗。太講營養(yǎng),就會損失生活享受,太偏重口味,又會損失營養(yǎng)。但口味可以取舍,口味是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
動之有節(jié)——把運動當成一種習慣,要量力而行
葛老在吃上隨意,在運動上,也隨性隨喜。到了這般年紀,多數老人都謹慎運動,休養(yǎng)生息??伤?,運動項目多著呢。
“動則有益,量力而行?!备鹂捎诱f,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結合自身情況,盡量做些幅度不是特別大的活動項目,身體會受益很多。做家務也是動,遛彎也是,隨時隨地動起來,身體就不會發(fā)僵發(fā)硬,肢體活泛了,血流也通暢起來,人也精神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別間斷。
空氣不好,他就在家壓壓腿,玩玩啞鈴,年輕時能舉起8磅的,如今玩5磅的,負荷減少。但從未間斷。天空碧藍如洗,便走到戶外,時間短,在周邊公園走上一圈,時間充裕,就去郊區(qū)爬爬山。
“那遇到開會,半天都沒時間動,怎么辦?”筆者故意刁難。“這不叫事兒。”說到這,葛老還頗感不好意思地說起開會間隙忙運動的囧事——
一次去上海出差,連續(xù)在酒店開會三天,一坐就是半天,可憋壞了。下午散會,索性自己走出酒店,準備轉上一圈。“誰知這個街區(qū)不方正,走著走著迷了路,越繞越找不回來。”葛老饒有興致地邊比劃路線,邊解釋。
找不到路?不信自己的方向感這么差,堅決不問路、不打車。就這樣,走過幾條街,在陶醉于上海繁華夜景中,不知不覺又回到原點。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倒也頗有成就感?!安还茉鯓影炎蛱鞗]走的6000步又走回來了,雖有些被迫的成分!”
開會不耽誤,下雪也照樣不誤事。人家下雪都躲在家里不出門,他老人家越是下雪越閑不住,開車就得往外跑。他的理由是,“雪天路況差,但車少,司機都很小心,出事幾率不一定比平時大,雪天空氣好,景致好,開車去郊區(qū)透透氣,心情特別舒暢?!边@位80歲的精干老頭兒,不光自己,還扛著沉重的單反相機,雪天郊外,美景美物,悉數收入鏡中。
清朝戲劇家李漁,可謂講究生活情調的小資們的鼻祖。他主張“以步趨為樂”,可攬山水之勝,可逢花柳之妍……葛可佑的步行鍛煉,就頗有這個意味。邊走邊看,邊看邊發(fā)覺有意思的新鮮事兒,何樂而不為?徒步為歡,是身心共娛。
玩之有法——把樂趣當成一種鍛煉,應學無止境
中國的老年人,到了七八十歲,大多蝸居家中,讀書看報,含飴弄孫。但和葛可佑聊天,完全感覺不到是和一位老者交流,反而隨時被他那種狀態(tài)所感染,那是一種頗為陽光向上、正能量爆棚的“少年心態(tài)”,隨時發(fā)現,隨時投入,隨時好奇,隨時樂觀。
玩,比年輕人更認真投入,并孜孜以求。拿攝影來說,葛老玩單反,有七八個年頭了。那會單反熱潮還剛剛興起。
“剛開始玩,很舍得投資,買的都是比較高端的設備?!备鹂捎诱f,操作復雜,也從不怵頭。買本攝影書,自己邊看邊學邊實踐。電子產品更新快,他的教材也隨著推陳出新,如今早已對光圈、景深等操作駕輕就熟,設備也一代代鳥槍換炮。這不,最近又流行起微單,他也早早置辦了一個。
去年微博火爆,他也應景地開了個賬號,寫?zhàn)B生心得,營養(yǎng)解讀。有時也搞些小情調,與博友們來個親密互動——隨手拍的不知名植物,微博求助“枝頭是葉子還是果實?”
“努力學點新玩意兒,了解一點年輕人的事情,好像真能幫助自己感受到一點時代的脈搏呢!”葛可佑如是說。
他學打高爾夫,也是如此這般,堅決“自學成才”。朋友勸他,可以花三千元請個教練教一下,他偏不?!拔夷萌畨K錢買了一本書,自己學,照著書做動作。一點點模仿,還真學會了,你說多劃算。動作學得標準,自己還開心啊,多有成就感。”
“大腦是個永動機。人老是個自然過程,你既要承認它衰老,又要不斷調動它鍛煉它,延緩衰老?!备鹂捎诱J為,老而無用,這種看法使老年人失去自信而消極悲觀,認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行了。其實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老年人在認知方面雖然思維速度慢一些,但多數老年人頭腦清晰,可以不斷學習新東西。而他自己,就是在不斷學習中,豐富自我,激發(fā)調動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讓自己永葆活力。
對于我國近2億的老年人群來說,如何讓這垂暮之年過得更有品質更有意義,葛可佑的經驗不失為一種良好參照。
老年人,看似閑,實則閑中大有可為。而養(yǎng)生,不過就是保持一種愉悅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合理安排這閑下來的時光。讓這種閑,變成一種健康、歡愉的養(yǎng)生之“閑”,它不是恣意的歡虐,而是寧靜悠遠的心境;也不是富貴者的特權,而是每一個熱愛生活、善于思考的人都應該享有的心靈的自由與舒展。它并非遙不可及,而就存在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里。
于老者如是,于青年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