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儀毅
莫干山,為天目山之余脈,位于浙江省北部德清縣境內(nèi),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因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派干將、莫邪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是中國著名的度假休閑旅游及避暑勝地。莫干山雖不及泰山雄偉黃山神奇,卻以獨(dú)具魅力的江南山水神韻,以竹、云、泉而“三勝”;清、靜、涼、幽“四優(yōu)”而馳名中外。它與廬山、雞公山、北戴河齊名,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有風(fēng)景秀麗的蘆花蕩公園、清幽雅靜的武陵村、蕩氣回腸的劍池飛瀑、雄氣逼人的怪石角、還有旭光臺(tái)、名家碑林、滴翠潭等30多處景點(diǎn)。
七月,我搭乘當(dāng)?shù)匦“瓦M(jìn)入莫干山景區(qū)。我們首游旭光臺(tái),它位于高山頂,上面有座亭臺(tái)樓閣,放眼展望,群山綿延逶迤,是莫干山觀看日出的最佳點(diǎn)。站在旭光臺(tái),能把莫干山的秀姿倩影盡收眼底,山風(fēng)拂來,周身清涼通透。那種舒適欣悅,是無法用語言確切表達(dá)的。在莫干山,有許多名人別墅,毛澤東、蔣介石、陳毅等都曾在莫干山上住過。別墅建筑風(fēng)格各異,有中國古典式、現(xiàn)代式、歐洲中世紀(jì)城堡式、西歐鄉(xiāng)村田園式等掩映于茂林修竹中,別具寧靜幽遠(yuǎn)之情趣。
人言不到劍池,等于沒到莫干山,劍池是莫干山的精華所在。那劍池約五米見方,周有鐵欄,靠峭壁處有亭。 劍池景點(diǎn)的主體是四疊飛瀑,而景象最為壯觀的屬第三疊。越往下走,瀑布越大,景致愈美。在觀瀑亭,我們還看到石壁四周的摩崖題刻。坐在半亭下的木椅上,看三股飛流騰空襲下。兩股小的,順著崖壁流入溪谷。最大的一股徑直垂落,如同纖細(xì)柔滑的發(fā)絲,把底下的劍潭、與上邊的高崖連接了起來。下到第三疊的石道邊,有一巨石,上面刻有“劍氣沖天”四大字。
游完劍池,我們轉(zhuǎn)去蘆花蕩公園。公園位于中華山東北,原為金鐘寺,后寺毀于戰(zhàn)火而蘆葦叢生,便改為“蘆花蕩”。進(jìn)入園內(nèi)我們拾級(jí)而上,迎面看到的是“清涼世界”四個(gè)大字,走過這條林蔭小道,就走到位于蘆花蕩最高處白云山館。白云山館最早是英國人為了避暑而修建的,后被蔣介石的拜把兄弟黃郛收購。整個(gè)白云山館有13幢別墅組成,1928年蔣介石與宋美齡曾在此度蜜月。
之后我們來到莫干山的“怪石角”景點(diǎn),它下臨深不見底的淵谷,崖前有“千峰夕照”亭。據(jù)說這里黃昏的景色最美,到夕陽西下,霞彩漫天,映照群山……我們觀眼望去,周遭視野空闊,群山綿延無盡,頗有“一覽眾山小”的高遠(yuǎn)之感。 旁邊石壁刻有“聽濤”二字,巖石上長滿大片蓊郁的松林。在奇異的怪石堆前,長有一叢蘆葦,舒展的枝條在陽光的映射下泛出金光,在陣陣山風(fēng)里搖曳輕晃。 我們靜靜地欣賞連綿的青山,耳聽蟲鳴鳥叫,只覺得,人與山、樹、草,融為一體。
第二天我們繼續(xù)搭乘小巴士,來到離武康不遠(yuǎn)、恬淡幽靜的江南濕地——下渚湖。一下車,撲面而來的是沁人心脾的絲絲涼風(fēng),映入眼簾的是幽深野逸的翠綠湖水。凌空遠(yuǎn)眺,煙波浩淼的碧湖,令人忘卻世俗煩惱,沉浸在這無邊的美景中。登上游船,年輕的女導(dǎo)游一口吳儂軟語為我們講解。此塊濕地為沼澤河汊草灘相連的水域,素有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之稱。隨導(dǎo)游的介紹,我們把頭扭向兩邊低矮的墩島,見島上的蘆葦,滿眼鮮翠欲滴,那些蘆葦均有一人之高,是名副其實(shí)的“青紗帳”。在濕地,我們觀蘆葦飄蕩、賞荻花泛光的絕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