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超
近期經濟犯罪新趨勢:銀行卡犯罪仍高發(fā),尚未發(fā)現(xiàn)芯片銀行卡被克隆的案件,但出現(xiàn)有黑客技術竊取銀行卡信息的犯罪新特點。與此同時,傳銷和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犯罪出現(xiàn)眾多新“變種”,通過網絡的方式,打著“理財、投資”的幌子來發(fā)展下線和非法集資。
“銀行卡犯罪主要有三類”,經偵局的警官介紹說,一是偽卡犯罪,即克隆銀行卡盜刷案;二是涉網類,利用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漏洞竊取客戶資料實施犯罪;三是信用卡套現(xiàn)、惡意透支等。
針對偽卡犯罪,相關警官表示,犯罪分子利用釣魚網站及黑客技術竊取客戶銀行卡信息及密碼,實施網上轉移、竊取持卡人賬戶資金的犯罪漸趨活躍。
分析傳銷犯罪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趨勢:以前多為聚集型,如在廣場拉人,講課洗腦,喊口號等,近年來則轉為分散型,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網絡傳銷。
“往往打著投資理財、消費返利的名義,以介紹銷售產品為名,發(fā)展下線累計計酬方式”,其特點就是通過下線交納的費用來獲得利潤。警方提醒,市民要合法理財,千萬不要誤聽誤信所謂低風險高回報的宣傳。
相關鏈接
5大傳銷新手法
1.以介紹職業(yè)、招聘兼職、從事新型項目經營、低成本創(chuàng)業(yè)為名,欺騙他人在本地或異地非法聚集,以面對面集中授課“洗腦”的形式,誘導他人參與。
2.以所謂合法公司為掩護,假借高科技、新產品的幌子,以產品直銷為名,宣傳增設專賣店概念店等,通過發(fā)展加盟商按層級收取加盟費吸引他人參與。
3.以互聯(lián)網、報刊等媒介發(fā)布“外匯交易”、“股票投資”、“新能源開發(fā)”、“風險投資”、“經營模式創(chuàng)新”、 “純資本運作”、“1040工程”、“境外債券”、“網絡資本運作”、“網絡點擊廣告”等所謂致富信息,或推銷“教育培訓”、“個人理財”、“遠程教育”等虛擬產品,引誘他人參與。
4.以親屬、朋友、同鄉(xiāng)身份介紹 “新型營銷”、“全新致富利潤”、“網絡營銷”、“合法直銷”、“消費聯(lián)盟”、“網絡倍增”、“加盟連鎖”等信息,組織所謂“成功”人士現(xiàn)身說法或招商會、推薦會、免費旅游并送紀念品等活動誘騙他人參與。
5.以互聯(lián)網和電子商務網站為載體,極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預期收益,并通過一定方式展示已參與人員的姓名、業(yè)績、獎勵、分紅等情況,刺激他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