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
齊白石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提起大師的藝術(shù)道路,可謂幸運有加,一路上貴人不斷。
周之美師傅應(yīng)算作其中一位分量不輕的“貴人”。因家境貧困,年僅九歲的齊白石便輟學,每日幫家里挑水、種菜、砍柴、放牛。十五歲那年,家人擔心一向體弱的他難以承受田里的重活,遂讓他拜本家叔祖學習木器制作,不料,本家叔祖嫌他體力不濟,很快便把他打發(fā)回家。后來又跟了另一位性情溫和的木匠師傅學習房屋大件、桌椅、農(nóng)田工具等粗木器活。沒學多久,細心的齊白石便發(fā)現(xiàn),粗器活遠不及細器活吃香,且細器活師傅更受人尊重,于是改學細器,并投身于雕花匠周之美師傅門下。周師傅的雕花技術(shù)極好,是遠近聞名的手藝人,人亦和善,看這徒弟聰明伶俐、勤奮好學,為人本分厚道,也就格外用心栽培,到哪里都帶在身邊。
他這一栽培,農(nóng)家少年齊白石的命運第一次發(fā)生轉(zhuǎn)變。原本身無所長的齊白石因此有了營生的本領(lǐng),并且在學習、從事雕花工作時,因事先需把所刻圖案描繪出來,這讓平日里就愛好涂涂畫畫的齊白石有了臨摹的機會。跟隨師傅外出做木器活時又認識了蕭薌陔、文少可兩位畫像高手,得到學習畫人物像的機會。時間一長,齊白石在雕花技術(shù)和描畫人像上受到鄉(xiāng)鄰們的喜愛,逐漸成為家鄉(xiāng)一帶有名的木工師傅兼畫匠。
如果沒有胡沁園,齊白石充其量就是位出色的木匠、鄉(xiāng)間畫師。胡沁園,湘潭名士,擅長書畫,為人慷慨大方。聽聞鄉(xiāng)間有位青年木匠手藝好、人品佳、畫也不錯,起了愛才心的他使人把齊白石喚來,一番詳談下來,竟然主動招為門生,教其書畫,又讓齊白石拜湘潭另一名士陳少蕃為師,學習詩文。天資極佳的齊白石在兩位老師的悉心教育、鼎力幫助下,書畫詩文得到飛躍性的提高,不僅能以畫養(yǎng)家,還逐漸成為湘潭有名的書畫家,整個生活環(huán)境、社交圈子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轉(zhuǎn)變。
后來齊白石定居北京。只身在京的齊白石可以用“凄慘”二字形容。往日在家鄉(xiāng)受人追捧的畫作到了北京卻備受冷落,潤格一降再降亦無人問津。生活拮據(jù),數(shù)度借居寺院,靠刻章賣印營生。落魄之際,幸運之神再度眷顧,又一大貴人適時出現(xiàn)。這次的貴人是赫赫有名的陳師曾。有著顯赫家世的陳師曾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書畫家,在當時被譽為“北京畫壇之首”。
一次,陳師曾在琉璃廠偶然看到齊白石所刻的印章,贊賞之下竟親自前往法源寺拜訪,兩個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對于齊白石的困境,陳師曾是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享有盛名的他極力提攜齊白石,并數(shù)度攜其作品參加國外畫展,最終將齊白石的作品成功推向國際。在國外有了知名度,國內(nèi)的畫商自然也就關(guān)注起齊白石來,他的作品價格一路飆升。已暮之年的齊白石改變畫風,自成風格。這一改變,直接成就一代藝術(shù)巨匠,陳師曾可謂功不可沒!
說來也奇,除了上述幾位重之又重的“貴人”外,齊白石一生的貴人可以說多不勝數(shù),就連黎松安、樊樊山、徐悲鴻等名流大家也曾給予齊白石很大的幫助。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這些名人雅士們不約而同地去主動幫助一沒背景二沒關(guān)系的齊白石呢?其實人們幫助他的理由很簡單。天資聰慧的齊白石幼時生活條件極差,卻從不抱怨生活,即便輟學家中,一有空閑便抱著書本自學,勤奮好學的本性跟隨齊白石一生,這也是他藝有所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淳樸厚道的他一向?qū)θ硕Y謙有加,品行端正,人緣極好;出身卑寒,卻從不肯趨炎附勢,猶為可貴。你想想,一個有才華,品德、行為、情操皆好的人,怎能不受人們歡迎?鼎力相助也就很好理解了。
原來,在人生當中,內(nèi)在的美好品格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強的吸引力,有它的存在,何愁無貴人!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