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輝燕,馮冬冬,于偉娜,丁陳波,李靜,馮繼紅#(.重慶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腫瘤科,重慶 40004;.壽縣中醫(yī)院心內(nèi)科,安徽 壽縣 00;.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腫瘤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00)
結(jié)直腸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常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全球范圍內(nèi),CRC分別位居男、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三、四位,導致每年61萬人死亡[1-2]。在中國,近年CRC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發(fā)病年齡提前,每年約有40萬新增病例,目前在我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列第二位[3]。
槲皮素是黃酮類化合物重要的一員,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可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能力,具有較為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槲皮素具有明確的抗腫瘤作用,對乳腺癌、前列腺癌、結(jié)腸癌和肺癌等都具有預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療作用[4]。槲皮素抗腫瘤作用涉及多種機制,但對結(jié)直腸癌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槲皮素對結(jié)直腸癌SW480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對其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達的影響,探討其抗腫瘤作用機制,為槲皮素在結(jié)直腸癌化療中的應(yīng)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CKX31型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CJ-2 F型超凈工作臺(蘇州馮氏實驗動物設(shè)備有限公司);MCO175型CO2培養(yǎng)箱(日本Sanyo公司);Spectra Mr型全波長酶標儀(美國Dynex公司);聚合酶鏈反應(yīng)(PCR)擴增儀、垂直電泳槽、凝膠成像分析儀(美國Bio-Rad公司)
L-15培養(yǎng)基(Leibovitz’s L-15 Medium,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美國Hyclone公司);兔抗人Bcl-2單抗、兔抗人C-myc單抗(美國Epitomics公司);兔抗人β-actin單抗(北京中衫金橋公司);槲皮素(純度≥98.5%)、MTT、二甲亞楓(DMSO)購自美國Sigma公司;Trizol、實時熒光定量反相(qRT)PCR(qRT-PCR)試劑盒、Premix Taq酶、Marker均購自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凱基全蛋白提取試劑盒(南京凱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定量試劑盒、SDS-PAGE凝膠配制試劑盒、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瓊脂糖(Agarose)、TAE(50×)均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ECL發(fā)光試劑盒(美國Millipore公司)。
人結(jié)直腸癌細胞株SW480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
SW480細胞培養(yǎng)于含10%FBS的L-15培養(yǎng)基中,在5%的CO2飽和濕度、37Ⅸ恒溫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SW480細胞呈單層貼壁生長,每2~3 d用0.25%胰酶消化,以1∶2傳代。SW480細胞生長狀態(tài)穩(wěn)定,呈對數(shù)生長期時用于試驗。
槲皮素用DMSO制備成貯備液,-20Ⅸ貯藏,備用。試驗時用L-15培養(yǎng)基稀釋,DMSO的最終質(zhì)量分數(shù)<0.1%。試驗分3大組,即空白對照(200μl L-15培養(yǎng)液)組、溶劑對照(200μl L-15培養(yǎng)液+150μl DMSO)組、試驗(200μl L-15培養(yǎng)基+不同梯度濃度的槲皮素,槲皮素的終濃度分別為5、10、20、40、80、160 μmol/L)組。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SW480細胞懸液,以每孔3×103個細胞接種于96孔培養(yǎng)板,每孔加含10%FBS的L-15培養(yǎng)液200μl,于37Ⅸ、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8 h,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貼壁后按“2.2”項下方法給藥。繼續(xù)培養(yǎng)24、48、72h,每一濃度設(shè)5個復孔,于各時間段前4h每孔避光加入MTT(5g/L,PBS稀釋)20μl,培養(yǎng)終止后棄上清加入DMSO 150μl/孔,振蕩溶解10min,待結(jié)晶完全溶解后于酶標儀570nm波長處檢測各個濃度的光密度(OD),計算細胞增殖抑制率。細胞增殖抑制率(IR)=[1-(試驗組OD-溶劑對照組OD)/(空白對照組OD-溶劑對照組OD)]×100%。
Bcl-2引物序列 ,上 游 :5′-TGTGGCCTTCTTTGAGTTCG-3′,下游:5′-ATCCCAGCCTCCGTTATCC-3′,擴增片段長度為137bp;C-myc引物序列,上游:5′-CGAGGAGGAGAACTTCTACCAGC-3′,下 游:5′-CGAGAAGCCGCTCCACATACAGTCC-3′,擴增片段長度為471bp;β-actin引物序列,上游:5′-ACAGAGCCTCGCCTTTGCCGATC-3′,下游:5′-TGGGTCATCTTCTCGCGGTTGG-3′,擴增片段長度為 417 bp。分別培養(yǎng)細胞24、48、72h后,收集細胞,Trizol法提取RNA,鑒定完RNA純度和完整性后,反轉(zhuǎn)錄制備cDNA;PCR反應(yīng)條件為:95Ⅸ預變性lmin;95Ⅸ變性15 s,58Ⅸ退火20 s,72Ⅸ延伸20 s,循環(huán)40次;72Ⅸ延伸5min終止反應(yīng)。qRTPCR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定量分析PCR獲得的熔解曲線和擴增曲線結(jié)果的可靠性并設(shè)定循環(huán)閾值(Ct),以Bcl-2/β-actin、C-myc/β-actin比值分別代表各自相對表達水平,計算Bcl-2、C-myc mRNA的相對表達強度。各組設(shè)3個復孔,試驗重復3次。
分組收集用藥物干預SW480細胞48 h后的細胞,加入適量細胞裂解液,冰浴30min,高速離心后取上清采用BCA法測定蛋白濃度,調(diào)整到標準濃度后分別取50μl樣品進行SDS-PAGE電泳,半干轉(zhuǎn)膜法轉(zhuǎn)至PVDF膜。5%的脫脂奶粉封閉1 h,分別加一抗稀釋液(兔抗人單抗)4Ⅸ孵育過夜,再用辣根酶標記山羊抗兔IgG二抗37Ⅸ孵育1 h。PBST緩沖液洗膜10min×3次。ECL熒光顯色后在暗室中進行X片曝光,結(jié)果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分析拍照并對凝膠條帶的信號強度進行半定量分析,以Bcl-2/β-actin、C-myc/β-actin的比值作為各自蛋白的相對表達強度。試驗重復3次。
不同濃度的槲皮素對SW480細胞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由于OD可間接反映活細胞的數(shù)目,槲皮素濃度范圍為20~160 μmol/L時,隨著槲皮素濃度的增加,SW480細胞在各個時間點的OD均降低,說明抑制率呈上升趨勢,顯示抑制作用呈劑量依賴關(guān)系。槲皮素在作用不同時間時對SW480細胞增殖抑制有不同作用,當槲皮素濃度<20 μmol/L時,與溶劑對照組比較,作用24、48、72h后的抑制率均無明顯變化(P>0.05),但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當槲皮素濃度在20~160 μmol/L時,隨著時間的延長,對SW480細胞增殖的抑制明顯增強(P<0.05),顯示抑制作用呈時間依賴關(guān)系。槲皮素對SW480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見圖1。
圖1 槲皮素對SW480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Fig 1 Inhibition of quercetin on the proliferation SW480 cells
槲皮素(40 μmol/L)作用SW480細胞0、24、48、72h后,與溶劑對照組比較,試驗組SW480細胞Bcl-2、C-myc mRNA表達強度隨槲皮素作用時間的延長而減弱,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l-2、C-myc mRNA的表達見圖2。
圖2 Bcl-2、C-myc mRNA的表達Fig 2 mRNAexpression of Bcl-2and C-myc
槲皮素(40μmol/L)作用SW480細胞48、72h后,與溶劑對照組比較,試驗組Bcl-2、C-myc蛋白表達強度隨槲皮素作用時間的延長而減弱,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l-2、C-myc蛋白的表達見圖3。
圖3 Bcl-2、C-myc蛋白的表達Fig 3 Protein expression of Bcl-2and C-myc
CRC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國呈逐年上升趨勢。肝轉(zhuǎn)移是導致結(jié)直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國內(nèi)外有關(guān)CRC轉(zhuǎn)移已有很多研究,但仍無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成果[4]。目前CRC的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多采用中藥聯(lián)合化療、放療和手術(shù)。中藥及其有效成分的對CRC作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部分已應(yīng)用到臨床,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6]。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槲皮素對多種惡性腫瘤如胃癌、乳腺癌、肝癌、宮頸癌、結(jié)腸癌、卵巢癌、膽囊癌等均有抑制其生長的作用,并可促進惡性腫瘤細胞的凋亡[7]。槲皮素可通過多途徑來發(fā)揮抗腫瘤效果、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分裂增殖,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其凋亡,抑制腫瘤細胞遷移及侵襲,降低其耐藥性,在臨床抗腫瘤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近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槲皮素可抑制SW480、結(jié)腸癌細胞HCT116、結(jié)腸腺癌細胞Caco-2等CRC細胞的增殖,誘導其凋亡[9-11]。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濃度的槲皮素對SW480細胞的生長和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并呈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由此可見,槲皮素在體外對結(jié)直腸癌細胞的增殖具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為闡明槲皮素誘導的細胞凋亡機制,筆者進一步研究了SW480細胞中Bcl-2和C-myc mRNA和蛋白表達的變化,且二者的表達隨作用時間延長而減弱。已知Bcl-2是抗凋亡基因,可穩(wěn)定細胞內(nèi)質(zhì)膜系統(tǒng)、抑制線粒體內(nèi)離子及細胞色素C的釋放,從而抑制凋亡的發(fā)生;能抑制許多抗腫瘤藥物誘導細胞凋亡,降低其細胞毒性;還可與其他癌基因如C-myc和抗癌基因p53相互作用,間接地調(diào)控細胞程序性死亡[12]。C-myc癌基因具有促進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雙重作用。槲皮素是否通過抗凋亡基因Bcl-2作用于C-myc導致其表達變化尚不得而知,其關(guān)聯(lián)調(diào)節(jié)作用尚需證實。綜上所述,一定濃度的槲皮素在體外能誘導SW480細胞中Bcl-2和C-myc的表達下調(diào),說明槲皮素可能通過Bcl-2和c-myc基因?qū)毎鲋称鹨种谱饔貌⒄T導其凋亡,具體作用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A.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
[2]American Cancer Society.American Cancer Society:Colorectal cancer facts&figures 2011-2013[R].Atlanta,2011.
[3]王錫山.結(jié)直腸癌綜合治療的規(guī)范化實施[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4):260.
[4]劉明學,魏光輝.槲皮素的藥理學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前景[J].中國藥房,2010,21(27):2581.
[5]朱淑珍,張紅河,來茂德.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與結(jié)直腸癌轉(zhuǎn)移[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3,42(7):490.
[6]周喜漢,黃贊松,向發(fā)良.中藥抗結(jié)直腸癌作用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18):1720.
[7]孫涓,余世春.槲皮素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25(3):85.
[8]王惠麗,胡子有,苑召虎,等.槲皮素抗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3,12(1):126.
[9]林增海,馬濤,孟勇.槲皮素對人結(jié)腸癌SW480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5):699.
[10]Kim HS,Wannatung T,Lee S,et al.Quercetin enhances hypoxia-mediated apoptosis via direct inhibition of AMPK activity in HCT116colon cancer[J].Apoptosis,2012,17:938.
[11]Dihal AA,Woutersen RA,van Ommen B,et al.Modulatory effects of quercetin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uman colorectal cell line Caco-2[J].Cancer Lett,2006,238(2):248.
[12]王海燕,郭良淼,陳勇,等.槲皮素抑制人胃癌MGC803細胞增殖并誘導其凋亡的研究[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6,22(5):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