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們開辟了《問》欄目,在這里可以問校長、問老師、問學生、問家長……通過“問”與“答”,建立良好的溝通,展開互動,增進了解。如果您有想問的問題或能提供相關的線索,請投至郵箱:wangtingpeng@126.com。
本期主持人:王廷鵬
本期嘉賓:葉開,本名廖增湖,文學博士,著名作家,《收獲》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多部。2011年,他出版了《對抗語文》一書,深刻反思中小學語文教育;2014年編著《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讀者·校園版》:從《對抗語文》到《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以下簡稱《最好的語文書》),您在用一種“建設”的方式“對抗語文”,構(gòu)建一種理想的語文教育的狀態(tài),請問您理想中的語文教學是什么樣子?
葉開:“理想中的語文教學”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總把“理想中”下意識地理解為“完美”。我希望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能以人道主義為基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并且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展開研究式、討論式的課堂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想象、討論和表達能力。中國下一代面臨的國際競爭不再是基礎生產(chǎn)力的競爭,而是想象力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力的競爭,這要求我們充分重視基礎教育,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讀者·校園版》:有了《最好的語文書》,還需要好的語文老師,引導學生熱愛閱讀,從閱讀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好,您心目中“好的語文老師”是什么樣子?
葉開:好的語文老師有很多,我對有反思精神的一線語文老師非常尊敬。一名好的語文老師,首先要有愛,愛孩子,尊重孩子,與他們一起學會離開現(xiàn)行語文教材,閱讀經(jīng)典作品,豐沛他們的內(nèi)心,呵護他們的靈魂,激活他們的想象力。
《讀者·校園版》:中國的基礎教育,被詬病最多的一項是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時下,教育管理者們很愿意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如何培養(yǎng),少有明確的說法。您認為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閱讀文學作品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作用嗎?
葉開:閱讀文學作品是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閱讀虛構(gòu)作品,例如,小學階段多讀兒童小說,包括幻想小說、動物小說等,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而到了中學階段,需要對歷史、哲學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和思考,要讀一些入門類的優(yōu)秀歷史和哲學作品。另外,社科、科普類的文章,也要適當?shù)亻喿x。
《讀者·校園版》:您的“對抗語文”,一定程度上是在看到自己女兒的語文教材后有感而起的,能聊一下您女兒對她自己的語文課本的感受嗎?
葉開:我對女兒語文教材的不滿,使我開始系統(tǒng)地分析那些“虛假”課文、低劣課文,這也是我編寫《最好的語文書》的動力。實際上,對語文教材的反思,在專業(yè)教材編寫人士那里也一直進行著,但苦于各種原因,他們很難有施展的空間。我剛剛收到一位語文教材總編的來信,他說:“現(xiàn)行語文教材的編寫,由于外部體制的嚴格限定,一定要把道德、思想和政治的教化放在第一位……其他還有許多條條框框,如情感必須‘健康、風格必須明朗等等。”由此可見,現(xiàn)下的語文教材被有識之士批判為“第二道德讀本”,實在不虛。所以,我一直呼吁語文教師要學會離開教材,帶領學生閱讀經(jīng)典作品。
《讀者·校園版》:這套《最好的語文書》,您的女兒喜歡嗎?她給這套書的評價是什么?
葉開:在這套《最好的語文書》中的“綜合分冊”的編寫過程中,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與女兒一起討論過的,其中《宇宙盡頭的餐館》的章節(jié)還是她選定并幫我錄入電腦的。她自己很熟悉這些作品,也很喜歡。
《讀者·校園版》:您如何評價當代中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中國學生與歐美學生相比,閱讀能力上的差距有多大?這種差距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葉開:閱讀能力包括諸多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閱讀積累、閱讀量。如果沒有一定量的優(yōu)秀作品閱讀積累,就談不上有什么閱讀能力。而且,我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用“標準答案”等方式,過分地壓制學生的個人思考,打擊他們的想象力。這樣,很難提升閱讀能力。只有擁有了足夠的閱讀積累,才能真正地談到獨特思考、推理和想象等各方面。中國學生的聰明才智與國外學生相比毫不遜色,小學三年級之前他們比歐美學生強很多。但之后就因為現(xiàn)行學校的壓制性教育、共性化教育等原因,受到了打擊,到中學階段,閱讀量不夠,思考也沉寂下來,就被拖了后腿。
《讀者·校園版》:在編《最好的語文書》的過程中,您有沒有了解過其他不滿語文教材現(xiàn)狀的老師們編著的語文閱讀材料,比如,嚴凌君老師的《青春讀書課》?您對他們的努力有什么評價?
葉開:我知道有不少閱讀材料,如嚴凌君、錢理群和王尚文幾位老師的,但我沒有細讀過。我尊重所有“離開教材”的努力,不過我的編寫方法跟他們不一樣。
《讀者·校園版》:身為一名寫作者,您是否了解當今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您如何評價他們的寫作現(xiàn)狀?
葉開:現(xiàn)行語文教學對虛構(gòu)寫作并不提倡,語文教材幾乎是排斥兒童文學的,也很少收入現(xiàn)代小說類作品,更多是推薦散文類作品。但是,在學生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虛構(gòu)類寫作尤其重要。而虛構(gòu),恰恰是寫作中最重要的訓練。
《讀者·校園版》:在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葉開:最大的遺憾是在學習的黃金時代,沒有足夠的好書可讀。
《讀者·校園版》:您最厭惡自己的哪個缺點?
葉開:我身上有很多缺點,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我一個也不厭惡。缺點是讓我們不完美的一種方式,也讓我們學會謙卑。
《讀者·校園版》:除了您現(xiàn)在的職業(yè)之外,您最喜歡的職業(yè)是什么?
葉開:我一直想當一名教師。
《讀者·校園版》:您最近讀過的書是什么?您每年大概能讀多少本書?
葉開:我每天都在讀書,我剛剛讀完唐宋筆記叢書中的《封氏見聞錄》《安祿山事跡》和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中的《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對那段歷史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按照我的閱讀速度,我一年有近200本書的閱讀量,但每年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