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瑞芳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愈發(fā)增大,因此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也應更加重視。當前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目的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長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全方面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生;教學
信息技術引入中學課程之后,已成為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例如,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電視等,以更加豐富生動的方式展示課程內(nèi)容,將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
一、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更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信息技術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現(xiàn)代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其問題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不重視,教學方法老套
在現(xiàn)代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初中教師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不夠重視,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仍是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通過演示操作方法,然后讓學生自行練習,但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也沒有很好地掌握,課堂效低。
2.信息技術的使用程度不高
雖然社會在大力倡導信息技術,但是信息技術在學校的應用程度并不高,這與學校的硬件水平、師資水平都存在一定關系。例如,在一些較為偏僻的地區(qū),學校本身的硬件水平較低,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這樣就使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率不高。
3.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不重視
在初中階段,家長與學生過多的重視語、數(shù)、英的學習,忽略其他科的學習。同時,部分學生認為信息技術就是上網(wǎng)、打游戲,這樣使得學生不重視信息技術的學習,僅僅關注游戲以及上網(wǎng)。這樣就導致現(xiàn)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種種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初中信息技術中普遍存在,并且亟待出現(xiàn)解決,針對上述存在的典型問題,筆者通過查閱資料與實踐,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
二、高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方式
1.注重初中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教師在初次上課時應該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情況,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教授課程。有部分初中生在上小學的時候并沒有接受過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也有一部分初中生本身基礎比較好,對于這種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教師不能夠有教無類。教師在了解學生情況之后,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教授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識,對于之前基礎不佳甚至沒有基礎的學生,教師應該耐心對待,應該先讓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循序漸進引導他們學習。
2.將學生作為信息技術課程的主體,豐富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的課程應當打破單一的由老師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老師在介紹完基本知識之后可以根據(jù)分組讓學生進行組內(nèi)討論,讓學生在互助的過程中共同提高。例如,在學習PPT的制作時,教師可將班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特定主題的PPT,這個主題要貼近校園生活,迎合初中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請一些同學上臺介紹自己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和應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同學們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全班共享,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達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3.給予初中生足夠的時間去實踐與應用所學知識
信息技術是一門應用范圍很廣的學科,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動手操作能力大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將操作方法演示,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舉辦各種小型比賽,例如,PPT制作比賽、網(wǎng)頁制作比賽等,讓初中生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提高操作能力,從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愈發(fā)增大。因此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也應更加重視,而在現(xiàn)代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務必快速的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而構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學校的硬件設備,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教師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和總結,這也能夠讓初中生對今后的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并且能有效的提升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燕.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現(xiàn)代閱讀,2011(11).
[2]曹犇.初中信息技術之教學策略探究[J].成功(教育)2011(14).
[3]陳國宏.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興趣激發(fā)之我見[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10).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愛物學校)
編輯 徐 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