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六年級教學重點逐漸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文章結合教學經(jīng)驗,針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39-01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全而發(fā)展?;谛W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來分析,最終口標是“加強綜合,突出重點”,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需要注重語言方而的感悟、積累與應用,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調整方案,改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與感受閱讀文本,進而提升綜合素質。
一、讀寫整合,活躍思維
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內容中,閱讀與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兩者關系緊密,相輔相成。學生唯有大量閱讀才能積累更多的素材,才能保障寫作順利進行。從某種角度來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則是閱讀體驗的一種延伸與表現(xiàn)。小學六年級閱讀教學可以加強讀寫整合,以此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閱讀過程中必定會有一些典型的句子、一些自己的感想以及一些親身體會等,這樣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到啟發(fā)與應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讀寫相融合開展,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摘抄一些好詞好句;歸納閱讀文本的類型;書寫感想或者體驗、對文本閱讀進行評價等,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學生深化閱讀,加強學生的體驗。另外,讀寫結合能有效刺激學生深入閱讀的欲望,促成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拓展空間。其中有的學生是以評析的方式來閱讀的,閱讀的過程中在空白處進行批注;也有一些學生通篇閱讀提出自己的閱讀心得;還有的通過對這篇課文的閱讀來指導自己在親情方而的寫作等,強化閱讀的同時也訓練了學生寫作與口語表達等能力,這也是閱讀教學的本質意義所體現(xiàn)。
二、個性閱讀,加深理解
語文新課標指出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與審美情趣.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促進閱讀教學目標要將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放在重要的位置。這也指明閱讀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定位教學的起點與終點。要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加強學生作為個人對文本的不同感受與體驗,以及對語言的積累與應用等。個性化閱讀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與文本進行獨立的對話。這是當前比較推薦的一種閱讀方式,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性格都會不一樣,因此,他們閱讀體驗、感悟也會存在差異性。教師可以在高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自主閱讀探究模式來實現(xiàn)學生個勝化閱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綜合能力來選擇閱讀的方式,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客觀真實的認識到自我,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并嘗試提出自己對文章的感受。有的學生側重體會到當時歲月的艱苦;有的學生體會戰(zhàn)友之間的真情;有的學生側重分析課文中對人物語言、神態(tài)以及動作方而的描寫等。在這種方式下開展閱讀教學,學生可以自由交流與討論,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突出學生個體對閱讀文本的情感,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理解能力。
三、網(wǎng)絡閱讀,促進飛躍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推動了教學設備與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轉變。當前,人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網(wǎng)絡,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而閱讀拓寬了收集信息的途徑,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基于網(wǎng)絡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對網(wǎng)絡進行靈活運用,加強網(wǎng)絡閱讀教學,即以網(wǎng)絡環(huán)境為主要平臺,讓學生從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大量的信息,在形式豐富多樣的資源中獲取情感體驗。
例如,學習《蛇與莊稼》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蛇與莊稼之間關系相關的資料,尤其食物鏈方而的內容,進而再引導學生對動物與莊稼之間的奧妙關系進行分析與感受。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相關信息畫出貓、田鼠、土蜂之間的關系圖,并嘗試獨立總結事物之間有哪些關系,并掌握這些事物關系的作用是什么等,盡可能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獨立掌握相關閱讀信息,隨之教師再開展閱讀信息之間的交流活動,保障學生之間的閱讀信息可以實現(xiàn)共享,拓寬學生的視野,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由此可見,通過網(wǎng)絡閱讀教學方式,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閱讀教學實現(xiàn)質的飛躍。
四、課外閱讀,突破積累
基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特征.對于課外閱讀文本選擇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促進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打開閱讀的范疇。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以我國的紀念日活動閱讀文本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總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內容的中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寫作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分析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征,通過各種途徑探究閱讀教學的新模式,讓學生在良好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喬宏權.開展課外閱讀,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Jl.新課程學習(上),2011.21廖葉.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l.學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