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輔導與轉(zhuǎn)化工作一直是一個大難題。學習上困難的學生,是教學工作中非常突出的一個難點。尤其是農(nóng)村初中的“學困生”,更具有自由散漫性、學習目的的盲目性,在教育過程中,更為困難,從而使得教學質(zhì)量普遍偏低。為此,現(xiàn)階段學困生的轉(zhuǎn)化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廣大教師普遍關(guān)注的問題,又是不太容易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農(nóng)村;學困生;轉(zhuǎn)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105-01
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班級同學們的語文知識水平和能力共同進步,教師就要做好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尤其要抓好班中學困生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多年的語文教師生涯讓我認識到:班級中的學生就像教師的十個手指頭一樣,雖然不一邊齊,但無論哪個都讓老師心疼。學生雖然是具有可塑性的,但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培養(yǎng)工作并非易事。每一名學困生的身上,都凝聚著教師的很多艱辛。下面現(xiàn)結(jié)合本人農(nóng)村教學工作實際,淺談語文教學中學困生轉(zhuǎn)化的一些認識。
一、促成家長與學生、家庭與學校的溝通
農(nóng)村初中學生家長外出經(jīng)務工的較多,這些家長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管,全盤交予學校教育,其結(jié)果多數(shù)是爺爺、奶奶照管不了,學生缺少應有的家庭教育、關(guān)愛、監(jiān)督,他們養(yǎng)成了任性偏狹、愛玩逃課的個性;還有的家長根本不重視子女的學習,他們認為只要子女讀完了義務教育就可以了,將來根本不去考慮,學生回家后就向家長開口要錢,至于要錢干什么,家長根本就不過問,孩子幾天幾夜不回家他們也不管;要不得錢,學生自己覺得在同學面前沒面子,與其這樣還不如不上學;更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干脆不讓他上學了,還不如去打工呢,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學生哪里還考慮如何進取。我堅信促成家長與學生溝通,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必然會對學困生成長帶來良好的影響。我通過電話保持與后進生家長的聯(lián)系,要求他們控制孩子的零花錢,落實好監(jiān)護人,我也時常把學生的在校情況通報給家長,共同擔負起轉(zhuǎn)化工作。如本班的吳檔紅、袁鳳、牛元飄等。
二、樹立學困生自信心
學困生往往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嚴重,總以為自己低人一等,他們常常遭受到好學生的歧視、家長的打罵,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從而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學越差。要想轉(zhuǎn)化學困生,首先要樹立他們自強的信心。作為教師,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對學困生用心要精、要細,不可打擊、挫傷,要像慈母一樣,把全身心用在他們身上,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間接喜歡你任教的學科,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學習上,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要善于抓住他們身上一個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表揚,切忌訓斥、恐嚇、體罰。還可安排他們做教師的小助手,幫助教師收、發(fā)作業(yè)本,也可安排他們跟好學生交朋友,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生活上,教師要關(guān)心、體貼他們,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
三、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學困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
愛因斯坦說:“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有了這位“最好的老師”,學生才有可能學得好。語文教學應著力促進學生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fā)展,使他們逐步獲得盡可能穩(wěn)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學困生記憶庫中表象的穩(wěn)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具有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教學生學會去“愛”,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制作等等……正是由于在語文教學中貫穿這些,學生有物可愛了,有話可說了,有情可抒了。就會熱愛生活,用自己筆去書寫生活。
四、采取“低標準、寬要求”的教學方式
對待學困生我們不能“一刀切”,應因人而異,適當降低教學要求,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等教學目標分化成一個個學困生通過努力能夠達成的中小目標,然后和他們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約定,鼓勵他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目標,繼而爭相脫困。比如閱讀中的朗讀課文,在實際操作中,聯(lián)系每一篇課文,讓學困生確定爭取的目標,當覺得可以過關(guān)時再到老師那朗讀,獲取相應的積分。這樣能讓學困生感性地看到自己進步的過程,享受達成目標的喜悅,在目標達成中產(chǎn)生爭取更大目標的動力。但這兩項工作是十分復雜而又難以操作的,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妨以“寫好每一個字,讀好每一篇課文”為突破口,扎扎實實地幫助學困生脫困。如本班段拉、陳堂虎等,字越寫越好,語文成績提高也很快。
五、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首先,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只有做好課前預習,才能讓學生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提高聽課的效率。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習慣,以便提高預習質(zhì)量。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的課堂講授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堂聽講中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記好要點,形成合作探究的科學學習方法與習慣。再次,幫助學生做好課后復習。及時鞏固復習是消化、吸收知識的重要一步,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堂要點及時整理、分析、鞏固,從而更好地打好基礎。最后,引導學生在平時做好閱讀和積累的工作,為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以便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友仁.淺談差生形成原因及轉(zhuǎn)差措施.教學研究.199.2.13-15
[2] 程亞煥.數(shù)學教學觀與數(shù)學差生《數(shù)學教育報》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