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甲強龍對小兒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將120例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被隨機分為三組,治療組和對照組A,對照組B,每一組患者40例。在常規(guī)基本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加用甲強龍,對照組A加用地塞米松。對照組B加用氫化可的松。結果治療組40例患者,癥狀及體征緩解率為95%;對照組A40例患者中,癥狀及體征緩解率為65%,對照組B40例患者中,癥狀緩解率為80%,三組緩解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各項血氣指標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患者的PaO2和PaCO2均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治療組的改善更為明顯,三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強龍對于小兒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有較好的療效,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甲強龍;小兒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炎癥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和肥大細胞等)參與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該慢性反應常可引起患者氣道反應性增加,出現可逆性的氣流受限,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的喘息、氣急、咳嗽以及胸悶等癥狀,在夜間或者清晨常發(fā)作或者加劇。近2年多來我科應用甲基強的松龍(簡稱甲強龍)治療重癥哮喘40例,取得較好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治療的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120例,進行前瞻性研究。全組120例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均符合[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2008版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重癥病例診斷標準,排除氣道異物和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在臨床表現上,全部患者均有喘息、吸氣性三凹癥,氣急的癥狀,大多數患者伴有咳嗽癥狀,雙肺均可聞及大量的哮喘音,少數患者可聞及小量濕噦音。
1.2方法 三組患者均常規(guī)靜點茶堿類藥物、三代頭孢菌素、補液、吸氧,心電血氧監(jiān)護,吸人B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同時加用靜脈激素。治療組應用甲強龍2 mg/Kg/d,靜脈點滴q 12 h,對照組A應用地塞米松0.5 mg/Kg/d,靜脈點滴q 12 h,對照組B應用氫化可的松10 mg/Kg/d,靜脈點滴q 12h,觀察3 d。
1.3觀察指標 ①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肺內羅音消失。②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肺內羅音明顯減少。③無效:臨床癥狀好轉不明顯,肺內羅音無明顯變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的觀察指標為檢測三組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的人數,以及測定三組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氣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用SPSS 13.O軟件來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定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及f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治療情況,見表1。
2.2治療前后三組患者動脈血PaO2,PaCO2的比較三組患者正在治療之前各項的血氣指標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5);治療后,三組患者的PaO2和PaCO2均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治療組的改善更為明顯,三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包括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甲潑尼龍、潑尼松[1,8]。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是治療兒童重癥哮喘的一線藥物,早期使用可以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給藥后3~4 h可見明顯的療效[4]。嚴重支氣管哮喘應該盡早使用糖皮質激素[2]甲強龍屬中效糖皮質激素,在體內由膽堿酯酶將其水解為游離的甲潑尼龍,其血漿半衰期為2.3~4 h,起效快、療效確切、副反應輕,水鈉潴留作用弱,對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抑制tj;tN短呤J[7]。甲強龍抗炎作用強于潑尼龍和氫化可的 松[4,7-8]國內大量文獻研究結果表明:甲強龍起效時間快于各類激素藥物約1.5~2倍,且脂溶性強,能達到血漿高濃度,以快速控制癥狀。HPA抑制作用弱。生物半衰期適宜,無藥物蓄積。鹽皮質激素作用弱,安全性好[8]。氫化可的松為短效糖皮質激素,半衰期T1/2為100 min。Tmax為1 h。兒童用藥5~10 mg/Kg,1次/6 h[4,8]。嚴重哮喘是一種危險情況,絕對不要因為擔心激素的副作用而對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有所猶豫,條件較差無甲強龍的地區(qū)可使用地塞米松,每次0.25~0.75 mg/Kg,但是效果不如甲強龍。
總之,對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來說,在常規(guī)基本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甲強龍,其療效比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更佳,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修訂)[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
[2]馮濤,周詠梅,盧彥呂.甲潑尼龍的臨床應[J].天津藥學,1998,10(2):3l-32.
[3]戈升榮.甲潑龍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1,12:15-18
[4]陳育智,趙京.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及治療[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68-170,228-237.
[5]陳育智,沈淑謹兒童哮喘管理和預防的袖珍本指南[S].2006.
[6]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解讀[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22(9):643-645.
[7]沈剛.新編實用兒科藥物手冊[M].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657-660.
[8]趙京,陳育智.社區(qū)兒童哮喘病例管理(試用)[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67-73.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