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盆炎湯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符合診斷的患者分為按其意愿分為治療組35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予盆炎湯保留灌腸,對照組予抗生素靜滴7d,口服7d。觀察兩組療效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 ①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②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有明顯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③兩組治療后癥狀評分比較,治療組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盆炎湯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療效確切,價格低廉,胃腸負擔小,不良反應少,值得在基層推廣應用。
關鍵詞:盆炎湯保留灌腸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療效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是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發(fā)生的慢性炎癥。隨著現(xiàn)代人性觀念的日益開放,人流等宮腔操作手術的大量開展,本病發(fā)生日漸增多,屬于婦科門診常見病、多發(fā)病。本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反復、纏綿難愈的特點,對婦女生殖系統(tǒng)影響較大,增加不孕、宮外孕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目前西醫(yī)治療多以抗生素為主,但療效欠佳。中醫(yī)對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中藥內治、外用及物理治療。結合本病的發(fā)病特點,筆者認為,單純使用抗生素不僅降低患者免疫力,且易產生耐藥性;口服中藥加綜合治療雖能有效改善癥狀,但大多數(shù)患者不能長期堅持,而且長期服藥加重胃腸及肝腎負擔,并且經過肝臟首過效應后,有效成分降低,并不能直達病灶。所以,筆者單純使用中藥保留灌腸觀察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及臨床療效,探索一條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簡單實用、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南京市溧水縣中醫(yī)院門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患者65例。診斷符合《婦產科學》(第七版)[1]診斷標準?;颊呔邢赂共繅嬐础⒀静克崦浲?、帶下量多或經前下腹痛加劇等臨床癥狀。經充分醫(yī)患溝通,尊重患者本人意愿及要求,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5例,對照組30例。兩組年齡、職業(yè)、病程、癥狀積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癥狀積分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子宮壓痛程度、活動情況按輕中重分別記3,4,5分,附件按增厚、壓痛、包塊程度記0,1,2,3分(雙側×2),病程每增加1a加0.5分。積分5~9分為輕度,10~15分為中度,15分以上為重度。
1.3方法觀察組采用盆炎湯濃煎于非經期保留灌腸,具體方藥組成:紅藤20g、敗醬草20g、毛冬青15g、丹參15g、赤芍15g、三棱15g、莪術15g、路路通15g、皂角刺15g、川牛膝10g、薏苡仁20g。第1w中藥濃煎100ml,無特殊不適第2w中藥濃煎200ml保留灌腸。使用前加溫至37℃~39℃,睡前將灌腸袋導管端插入直腸內15~20 cm,15 min內灌完,灌完后休息30 min,保留8h以上,每晚1次,非經期連續(xù)使用20~25d為1個療程,經期停用。連用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對照組經期開始治療,具體用藥:頭孢硫脒,2.0g,ivgtt,Bid×7d;奧硝唑250ml,ivgtt,Bid×7d。7d后口服頭孢地尼0.1g,po,Tid×7d;奧硝唑分散片0.5g,po,Bid×7d。
1.4觀察指標治療期間觀察兩組癥狀變化以及體征改善情況,每月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療程結束后重新評定癥狀積分,判定兩組的治療效果。療程結束后做生化指標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觀察不良反應。
1.5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療效評定標準擬定。痊愈:癥狀消失,婦科檢查恢復正常,積分降低>95%,B超檢查盆腔包塊及積液消失;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婦科檢查有明顯改善,積分降低70%~95%,B超檢查包塊縮小、積液減少2/3以上;有效:癥狀減輕,婦科檢查有改善,積分降低30%~69%,B超檢查包塊縮小,積液減少1/3以上;無效:癥狀及婦科檢查均無改善或有所加重,積分減少<3%,B超檢查包塊縮小、積液減少1/3以下或增加。
1.6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數(shù)據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2.3兩組治療后復查肝、腎功能均未見明顯異常。
3討論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屬祖國醫(yī)學\"婦人腹痛\"、\"帶下病\"等范疇,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痛經病\"、\"不孕病\"、\"癥瘕\"等疾病中多有論述,近代中醫(yī)總結出本病的病因主要為\"熱、毒、濕、瘀、寒\",病性虛實夾雜,病位在沖任、胞宮[3]。治療上,目前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治療多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綜合療法?;诒静〉闹虏√攸c,筆者認為,無論是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還是口服中藥,在基層醫(yī)院患者的依從性總體偏差,大多數(shù)患者不能堅持足療程、足劑量用藥,且中藥長期口服,也容易影響胃腸蠕動功能,加重肝腎負擔。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推薦的《盆腔炎癥性疾病診治規(guī)范》[4]一直在提高對盆腔炎性疾病的認識,及時規(guī)范治療,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有文獻報道中藥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療效優(yōu)于西藥組[5]。筆者認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病程遷延,病情纏綿難愈,久病及瘀,本病總體以\"瘀血\"為主要致病環(huán)節(jié)。故探討單純使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療效。
中藥\"盆炎湯\"中,敗醬草、紅藤、毛冬青為主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配伍丹參、赤芍、三棱、莪術、皂角刺、路路通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牛膝長于活血行氣,引藥直達病所,佐以薏苡仁健脾土、祛濕邪,又有厚腸止瀉之功,緩解灌腸液對腸道的刺激,增加灌腸液在直腸的保留時間?,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這些藥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并可增強人體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能力。如敗醬草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一定的殺菌和抑菌作用。另有研究顯示,SPI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變學改變,采用丹參,對于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炎癥吸收,松解粘連,加速修復與再生有一定作用[6]。
本研究顯示,單純使用中藥\"盆炎湯\"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不僅減少藥物的首過效應,減輕肝腎負擔,而且中藥經過直腸粘膜吸收,直達病灶所在,可謂一舉兩得。同時,療效確切,價格低廉,胃腸負擔小,不良反應少,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251-252.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9-141.
[3]何文娟,周惠芳.中醫(yī)藥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1,28(3):144.
[4]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感染性疾病協(xié)作組.盆腔炎癥性疾病診治規(guī)范(草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8,43(7):556-558.
[5]周麗娜,候娜娜.中藥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文獻系統(tǒng)評價和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7):102-103.
[6]歐陽霞,李莉.結腸透析合盆炎清瘀湯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2,35(3):16-18.編輯/哈濤